在全總文工團的群星譜中,有葛優、陳思思、薩日娜、鄭詠、趙亞玲、金少剛、尚大慶等蜚聲海内外的明星大腕;有高英培、範振钰、孫寶貴、宋麗華、曹培昌、孟凡貴、婁乃鳴、蘇紅、博林等老藝術家;也有霍敬、曾黎、周知、陳印泉、侯振鵬、太陽部落等一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道具師,他可是保障着原創大型情景歌舞史詩《奮鬥者之歌》的300多件道具呢!作為幕後從業人員,可能很多人對他的名字沒什麼印象,但是相信你一定看過他作為演員出演的作品,他就是全總文工團舞美制作中心的道具師張紅偉。

情景喜劇《閑人馬大姐》中的張紅偉(右三)
張紅偉
張紅偉出生于首都北京,1983開始随團工作,1987年正式調入全總文工團。他不但憑借着自己的設計和制作,服務于演員和導演,創作出一部部讓人印象深刻的藝術作品,而且多次走到台前,在影視作品中精彩亮相,用戲劇藝術的魅力征服觀衆,可謂主業副業雙豐收。(上圖為張紅偉擔任情景喜劇《巴哥正傳》道具師時拍攝的花絮照片。)
下面還是一起欣賞一下他的部分作品視訊片段吧——
“我看咱們不罰他們款了,把他們直接送到精神病院,檢查檢查大腦是否正常!”
張紅偉曾負責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2001)道具設計工作。他為這部情景劇設計制作了經典場景“院中雪景”,并出演了工商部門的執法人員。除此角色之外,他還參與了大量影視劇的拍攝。
“孫掌櫃,您那兒還有什麼别的謠言嗎?”
張紅偉不但為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2005)設計道具,而且飾演了劇中角色。上面的視訊中,開場整條街的街景是通過他的設計制作,搭建裝飾完成的。
2015年全總文工團歌舞詩《絲路情歌》首演,以國内頂尖的創作團隊、經典的情景再現、炫麗的舞台特效、永恒的主題旋律,帶領觀衆穿越時光,進行了一次浪漫而壯美的絲路之旅,張紅偉負責了這部經典作品的道具設計,每一個道具都凝結着他的心血。
對于自己的工作,他的了解是:“舞台道具是舞台藝術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有效烘托舞台氛圍,為觀衆提供更為立體的視覺感受,而且能夠幫助導演進行舞台布景,配合演員開展舞台演出活動,提升舞台藝術表演的整體效果,也讓觀衆得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賞劇情。”
他向中國文藝報道記者介紹為《奮鬥者之歌》設計的道具
有衆人面前的精彩,也有默默無聞的堅守與付出。
個人簡介
張紅偉,中共黨員,主任舞台技師,專職道具制作,1987年調入全總文工團,現就職于全總文工團舞美制作中心,任裝置道具服裝科科長。
1.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全總文工團的各類演出中擔任舞台裝置制作、道具制作的主要劇目有;
話劇類:《二百五小傳》《職守》《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路上雨蒙蒙》《所有人反對所有人》《雙人浪漫曲》《格桑花》《紅岩魂》。
影視類:《本家兄弟》《封鋸以後(又名<>)》《工商銀行裡的女職員》《銀河春曉》。
歌舞類:舞劇《三聖母》、大型歌舞晚會《中華樂舞》、大型史詩歌舞劇《絲路情歌》、央視中國夢?勞動美“五一”文藝晚會、“共和國的脊梁”專題晚會,以及《奮鬥者之歌》等全總文工團近年來絕大部分大型演出活動。
2.在社會上公演的影視劇作品中擔任道具設計、制作的作品有:
電視情景劇:馬大姐系列如《閑人馬大姐》《黨員馬大姐》《心理診所》《中國餐館》《東北一家人》《候車大廳》《候車室的故事》《地下交通站》《巴哥正傳》。
電視劇:《情錯》《家有父母》《奧運在我家》《帶着孩子結婚》。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猜拳》。
話劇:《居裡夫人》《波音波音》《棋人》《浮士德》《理查德三世》《紅孩子》《肖關道》《科諾克》。
歌劇:《圖蘭朵》《愛上鄧麗君》《大魔術師》。
芭蕾舞:《過年》《大紅燈籠高高挂》《吉賽爾》《唐吉坷德》。
歌劇《圖蘭朵》(2005)
2005年5月28日晚,張藝謀執導的大型景觀歌劇《圖蘭朵》歐洲巡演首站在巴黎成功舉行。圖為張紅偉在法國為歌劇《圖蘭朵》造景,制作出可以移動的仿古式舞台建築布景。
《快樂電信街》(2006)
這條街的故事從上世紀90年代初西直門内後半壁街54号院展開。張紅偉負責該劇道具設計,圖中的他正在制作道具,身後送牛奶的小車也是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