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叢集

負載均衡叢集    (LB:load balancing)

    負載均衡叢集為企業需求提供了更實用的系統。如名稱所暗示的,該系統使負載可以在計算機叢集中盡可能平均地分攤處理。該負載可能是需要均衡的應用程式處理負載或網絡流量負載。這樣的系統非常适合于運作同一組應用程式的大量使用者。每個節點都可以處理一部分負載,并且可以在節點之間動态配置設定負載,以實作平衡。對于網絡流量也是如此。通常,網絡伺服器應用程式接受了太多入網流量,以緻無法迅速處理,這就需要将流量發送給在其它節點上運作的網絡伺服器應用。還可以根據每個節點上不同的可用資源或網絡的特殊環境來進行優化。

高可用性叢集(HA: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叢集的出現是為了使叢集的整體服務盡可能可用,以便考慮計算硬體和軟體的易錯性。如果高可用性叢集中的主節點發生了故障,那麼這段時間内将由次節點代替它。次節點通常是主節點的鏡像,是以當它代替主節點時,它可以完全接管其身份,并且是以使系統環境對于使用者是一緻的。

高性能叢集(HP :High Performance )

    通常,第一種涉及為叢集開發并行程式設計應用程式,以解決複雜的科學問題。這是并行計算的基礎,盡管它不使用專門的并行超級計算機,這種超級計算機内部由十至上萬個獨立處理器組成。但它卻使用商業系統,如通過高速連接配接來連結的一組單處理器或雙處理器 PC,并且在公共消息傳遞層上進行通信以運作并行應用程式。是以,您會常常聽說又有一種便宜的 Linux 超級計算機問世了。但它實際是一個計算機叢集,其處理能力與真的超級計算機相等,通常一套象樣的叢集配置開銷要超過 $100,000。這對一般人來說似乎是太貴了,但與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專用超級計算機相比還算是便宜的。

    在叢集的這三種基本類型之間,經常會發生混合與交雜。于是,可以發現高可用性叢集也可以在其節點之間均衡使用者負載,同時仍試圖維持高可用性程度。同樣,可以從要編入應用程式的叢集中找到一個并行叢集,它可以在節點之間執行負載均衡。盡管叢集系統本身獨立于它在使用的軟體或硬體,但要有效運作系統時,硬體連接配接将起關鍵作用。

本文轉自 meteor_hy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uoshou/1741108,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