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衆“黃金動力”1.4TSI發動機釋出以來,海外車企把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玩得風生水起。自主品牌選用更大排量發動機填補動力差距,但排量大了、油耗就成了劣勢,一直這麼“錯位競争”不是回事。

近兩年,頭部自主車企如吉利、長安、傳祺相繼研發出了動力水準行業一線的小排量發動機,東風集團“馬赫動力”家族位列其一。
馬赫動力家族目前擁有兩款發動機,一款正常動力、一款混動動力,均為1.5L渦增發動機,其中正常燃油版本機頭以190匹最大馬力、滿足國6B排放同時為92粗糧就能好好幹活的幾大特點,成為國産小排渦輪機前排玩家。
作為東風集團長子的東風風神,獲得了列裝“馬赫動力”的優先權。九月一日上市的奕炫MAX成為風神旗下首款搭載全新動力的緊湊轎車,第一個嘗鮮的SUV車型就是本次我們體驗到的全新AX7馬赫版。
注:本次體驗車輛尚處試裝狀态,感受無法完全等同實際商品車。
·更大動力承載更多需求
東風風神AX7(圖檔|配置|詢價)在2014年底正式上市,頂配動力分别選用過來自PSA的2.3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1.6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對于一台緊湊級SUV來說隻夠日常代步,不要有更多非分之想,白瞎了一副還挺不錯的底盤。全新AX7馬赫版新增的1.5T發動機全油門開度下最大馬力190Ps/最大扭矩300N·m,比對格特拉克7速雙離合變速箱,補足老款AX7的短闆。
雖然動力遠超老款車型,但全新AX7馬赫版在Normal模式下還是繼承了老AX7的溫柔性子。積極升擋的變速箱邏輯把發動機轉速一直壓在一個較低轉速,目的是換來更好的油耗表現。新發動機低扭充沛,即使變速箱在正常模式下非常不愛降擋,也能保證在城市車流中保障足夠動力輸出。
全新AX7馬赫版的前懸标定稍硬,前排乘客能體驗到更多路面回報;方向盤稍大同時手感和曠量調校都比較偏日用,屬于輕松愉快的駕駛風格。後懸架相對更軟行程也較長,大小颠簸化解柔和,即使長時間乘坐後排乘客也比較舒适。
鋪裝路面高速行駛有驚喜。新車應該是優化了前機艙與底盤的隔音材料,較高車速下發動機與路噪抑制得不錯,傳遞到廂内更多的是SUV車身造型帶來的、不可避免的A柱風噪。
馬赫動力的賦能,讓新AX7的Sport Mode成為真正“運動模式”。在此模式下變速箱會盡力保證發動機轉速在2000轉之上——這是這台1.5T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平台起始點、大開度油門工況下超過5000轉以上最大馬力爆發點不會執行升擋動作,配合更敏感的油門響應讓平時很莊重的車子變得非常靈動。老款車上找不到的激情,馬赫版給到了。
如果吹毛求疵地往更高要求,全新AX7馬赫版運動模式下能做到變速箱換擋更有沖擊感、方向盤指向更精準,那就再好不過了。
·年輕與科技是内外更新主題
全新AX7馬赫版外觀延續PRO版整體設計,更多針對細節優化以提升新車運動感。進氣格栅尺寸更大,新前照燈組設計與格栅細節聯系感更強,紅色細節飾件保留。優化後的前臉整體性更強,風格更符合當下消費者需求。輪圈造型也有更新,更符合激進的新設計語言。
尾部調整更少一些。隐藏式D柱、貫穿式尾燈和雙邊雙出排氣裝飾設計均繼承自AX7 PRO,更激進的細節調整讓尾部觀感更貼合更符合全新AX7馬赫版的激進前臉。
内飾布局無變化,座椅新增一款更清爽的藍白配色。新款車型主被動安全配置、全車舒适配置對标競品不落下風,特别是主駕駛座,加熱、通風、按摩功能一應俱全,車内C位在哪一目了然。雙12.3寸螢幕成為前儀表台視覺重心,将内飾科技感烘托得更足。
更新到WindLink6.0系統的中控車機界面視覺效果現代很多,車内提供5G蜂窩網絡,日常用車更加便利。實際使用時整個車機的界面邏輯和操作響應層面需要多斟酌,卡頓與延遲也會偶發出現,現場工程師表示實際上市時整體車機還會進行一輪優化。
·年輕的心能否找回曾經的時光?
東風風神AX7也有過月銷萬台的時候,隻是近兩年聲量跌得較快。究其原因除了動力系統不堪大用外,太過樸素的整車表現也導緻了酒香不出巷——老車主口碑不錯,新購車人群很少把它作為備選名單。
馬赫動力的加持,一次補足了東風風神AX7動力總成老舊與整車難找耀眼亮點的兩大劣勢,整體産品力介于自主品牌緊湊SUV陣營一二梯隊之間。全新AX7馬赫版能否幫助這位東風老兵重歸主流視野,9月底實際上市時售價多少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