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昨天熬夜,那麼一定是為兩件“喜事”,要麼是年輕化的關注焦點EDG獲得了全球總決賽的冠軍,另外一件喜事,則可以稱得上是全國14億同胞乃至整個地球的,便是我國的神舟十三号乘組完成了首次出艙任務。

除了持續很久的時常之外,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出艙進行太空操作工作的女宇航員王亞平,也是重要的焦點之一。實際上,看了直播的朋友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整個過程全國人民都知道空間站上洞幺(01号航天員翟志剛)和洞兩(02号航天員王亞平)的全部行動,也可以聽到在空間站内負責輔助工作的洞三葉光富,向地面以及全國人民彙報,“我準備下次出艙,我的狀态也良好”的太空相聲。
經過了直播時相關專家的解說,大家對這幾位一出差就半年的英雄們在太空艙外所進行的動作、以及所要解決的問題,基本上都能夠了解的一清二楚。
甚至于在兩位專家的解說下,還有許多有關空間站下一步發展的動向。這……真的可以用自信來形容!因為就在短短的幾十年前,就在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在西北荒漠戈壁灘上的羅布泊綻放出巨大的蘑菇雲團之前,我們甚至于差點要去面對蘇聯和美國的聯合“外科手術式打擊”。
而在那之前,包括鄧稼先老先生在内的二機部九局(後來更名為二機部九院,也就是我國的核武器研究院)的所有成員,自己到的機關是高粱地,需要所有的成員都親自動手,将農作物清理掉,然後蓋房子、進行高标準的實驗室等建造,還要修路等。
最為重要的是,所有的成員都不能向任何人甚至于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兒透露自己工作的地方以及工作的内容!如果大家看過《橫空出世》的話,從影片裡面以鄧稼先老先生為原型的“陸光達”博士,因為在機場和自己的同學好友、從國外回來通路的“夏世忠”見面,然後就忽然遭受到了隔離的情況類似,整個國家無數部門的幾十萬人,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齊心協力才造出原子彈,而且,當時也是在60年7月份,蘇聯決定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将所有的援華專家全部撤走。
而當時抗美援朝也是剛剛結束沒有幾年,外加上那幾年的天災,環境不所謂不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在十分機密的情況下完成原子彈的研制等,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我們當時真的是窮得一無所有!
反觀現在,對于投射到太空中的空間站,這可以說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将會成為整個地球唯一的空間站上,我們可以通過電視直播,清晰地看見内部的構造,可以接觸到很多很多正奮鬥在航天一線上的專家以及他們的解說。
如果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朋友,這幾年尤其是今年可能都感覺到麻痹了,一支接一支的火箭升空、各類型農漁業等使用的衛星接二連三進入預定軌道等等。
這些可不就是那些當初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手工用算盤一算就是幾天幾夜的科研人員,這不就是因為“吃劑量”、輻射過多而導緻身體受損的鄧稼先老先生,以及當初從抗美援朝戰場上直接拉到大西北去的特種工程兵部隊,還有面對西方想要大罵一句“去他星的”、以陳士渠将軍為原型的影視人物。
1964年,10月16日,當第一顆原子彈塔爆成功之後,并不僅僅隻是代表我們國家站立起來了,而是所有的華夏子孫在世界各地,都挺起了胸膛!而這,真的是無數人、齊備整個國家的力量,完成得幾乎不可能的壯舉。
接下來一段時間,将會更新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以及鄧稼先老先生相關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留言,并且将你了解到的曆史,通過留言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