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國科學院宣布,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該線路開通後,實作了連接配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和合肥全長 2000 多公裡的量子通信骨幹網絡,将推動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務、國防、電子資訊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雷鋒網了解到,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總長度超過2000公裡,沿線一共設定了北京、濟南、合肥、上海等32個大大小小的中繼站點,單個量子在無中繼站的情況下極限傳輸的距離大約為100公裡,而量子通信“京滬幹線”每兩個站點的平均距離是62.5公裡。
最新開通的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全線路密鑰率大于20kbps,目前,這條“京滬幹線”已實作北京、上海、濟南、合肥、烏魯木齊南山地面站和奧地利科學院共6個點間的洲際量子通信視訊會議,并已在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京滬間遠端應用。
本文作者: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