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波西學東漸的艱辛和啟示——從《西學東漸》到《師夷長技》
地點:西城區文津街7号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二層
主講人: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劉大椿用《西學東漸》和《師夷長技》兩部作品分别記叙和分析了兩波西學東漸的曆史故事。11月23日,他将在現場,分享這一段漫長的、頑強的、充滿曲折和驚喜的、時而痛苦時而輝煌的鳳凰涅槃過程。

北京│理智與情感——《告别的儀式》新書分享會
地點:朝陽區三裡屯路19号院南區2号樓PageOne書店二層VIP
主講人:李旻原(導演)
11月23日下午,我們邀請導演李旻原從他的創作經驗出發,與大家聊聊《告别的儀式》,聊聊波伏瓦,以及現代意義上的理智與情感。
北京│千禧一代的自我注視與情感困局——《聊天記錄》巡回分享之北京站
地點:朝陽區新源南路8号啟皓大廈西塔一層中信書店
嘉賓:淡豹(專欄作家)、蘇更生(作家)、彭倫(出版人)
寄寓着社會未來的千禧一代——這個詞語對應中文語境裡的“85後”、“90後”、“95後”三代人——如何看待自我,又如何思考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世界的關系?這個周六,上海譯文出版社邀請出版人彭倫和作家淡豹、蘇更生做客中信書店,與年輕讀者們共同探讨這些值得思考、關涉自身的話題。
北京│一枝一葉總關情——《一枝一葉總關情》新書分享暨簽售會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号朝陽大悅城9層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嘉賓:孟繁之(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項目負責人)、金誠(文史學者)、趙允溪(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軟體工程系前系主任)、趙明(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工程師)
11月23日,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邀請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孟繁之先生,禮親王代善的後人、文史學者金誠先生,努爾哈赤長孫杜度第七子薩弼後人、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軟體工程系系主任趙允溪先生,努爾哈赤長孫杜度第六子杜努文後人、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工程師趙明先生,來舉辦《一頁一枝總關情》新書分享暨簽售會,深度揭秘曆史,講述後金努爾哈赤長子長孫杜度家族人物史,揭開微觀一角,解讀曆史細節,講述一個家族的生命史!
北京│《徐志摩全集》的命運——從小曼胡适的心願談起
地點:東城區王府井大街36号涵芬樓書店二層
主講人:韓石山(作家、學者)
陸小曼、趙家璧、張幼儀、梁實秋、胡适等徐志摩生前的親友及當今學者都為整理、出版《徐志摩全集》做出過怎樣的努力?2019年商務印書館版《徐志摩全集》又是如何編訂、出版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小故事發生?徐志摩研究專家、《徐志摩全集》編者韓石山先生,将為您一一道來。
北京│中國古代都城景觀的衍變
地點:朝陽區光華路5号院1号樓世紀财富中心東座2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唐曉峰(北京大學曆史地理中心教授)
都城的建設景觀是一段漫長演進的曆史。那麼,在一段段的王朝更疊中,是什麼使城市景觀和建築在擴張與修葺中保持着文化與形式的連續性?為什麼不同的統治者會采取相似的方式建設都城?回顧古代都城景觀變遷的曆史,即可從中得到打開這些疑問的鑰匙。11月23日,我們邀請唐曉峰教授親臨建投書局·北京國貿店,給大家帶來JIC講堂2019“城市的更新與轉型”系列第二講,以曆史和地理的雙重視角,理出中國古代文明空間、地域社會、環境人文、王朝變遷等曆史發展的脈絡,為大家講述古代都城景觀的衍變之路。
北京│我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王石《我的改變》新書分享會
地點: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号首都圖書館A座報告廳
嘉賓:王石(企業家)、李三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是王石的最新著作,從人生低谷到做出改變,從堅定走現代化之路到對于這條道路的深化了解,從學習西方到重新了解中國……在這本書裡,王石以一種平等的姿态、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他“個人的現代化”故事,并嘗試探求他40年來的實踐經驗之上的意義,從中尋求更多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本場活動,王石将攜新書到現場與讀者面對面,通過講述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深入剖析他們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并以此呈現他對人生、文化、商業以及社會的最新思考。
北京│愛爾蘭短篇小說:傳統與潮流
嘉賓:羅布·道爾(小說家)、保羅·林奇(小說家)、雙雪濤(小說家)、亞可(譯者)、
愛爾蘭短篇小說在愛爾蘭現代文學傳統中具有獨特地位。許多愛爾蘭最傑出的作家,都曾是這一領域的先驅和開拓者。從中國讀者熟知的詹姆斯·喬伊斯的《都柏林人》,到弗蘭克·奧康納、約翰·麥加恩、威廉·特雷弗,到如今活躍于世界文壇的埃德娜·奧布萊恩、科爾姆·托賓、安·恩萊特、克萊爾·吉根以及更年輕的一代。愛爾蘭短篇小說的特别之處在哪裡?愛爾蘭作家為何熱衷于寫作短篇小說?面對偉大的文學前輩和傳統,今天的年輕作家有何壓力和挑戰?我們邀請身處其中的愛爾蘭年輕作家羅布·道爾、保羅·林奇,和小說家雙雪濤、譯者亞可一起分享他們對愛爾蘭短篇小說的了解和短篇小說創作心得。
北京│追捕祝融星——科學需要想象的翅膀
地點:朝陽區酒仙橋路18号頤堤港商業中心B1PageOne書店
主講人:高爽(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講師、科普作家)
11月24日下午,得到APP《天文學通識》主理人高爽(河馬老師),将與大家相約Page One·頤堤港店,帶大家一起走入一場曆時50年的獵星傳奇。
北京│好唐詩就是好老師——六神磊磊《給孩子的唐詩課》西西弗書店新書分享暨簽售會
地點: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号國貿商城北區地下二層西西弗書店
嘉賓:六神磊磊(作家、自媒體人)、尹建莉(作家、教育學者)
自媒體大V六神磊磊攜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在北京舉行首場讀者見面會和簽售會。屆時,現場磊磊将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老師過過招,兩位嘉賓一起和家長們聊聊,怎樣通過讀唐詩培養和引導孩子的學習能力。
北京│喵星人來襲:如何養出一隻健康的高顔值貓咪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号朝陽大悅城5F單向空間
嘉賓:劉波(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張莉(貓行為治療師)
11月24日,日刻将在單向空間·大悅城店舉辦一次科學養貓、技巧撸貓的現場交流活動。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醫生、獸醫博士劉波老師以及犬貓行為治療師、犬貓行為門診醫生張莉老師将與資深“貓奴”活字日刻品牌負責人王恺一起現場讨論:如何養出一隻健康的高顔值貓咪。
北京│看見看不見的愛——埃裡克·施米特《看不見的愛》分享
嘉賓: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劇作家、小說家、導演)、車琳(北京外國文法語語言文化學院教授)、鲸書(作家、導演)
11月27日晚,施米特先生将與車琳教授、青年作家鲸書一起在中信書店·北京啟皓店跟我們探讨:究竟人類的情感是不是共通的?你是否也曾躲在陰影裡,仍熱烈地愛着?這些無法言說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轉瞬即逝的、毫無道理的情感,又是如何讓我們直面最真實的自己,并不斷沉澱和成長?
上海│養貓狗能緩解單身青年的孤獨嗎?
地點:靜安區延安中路839号澎湃新聞12樓澎友圈
嘉賓:玥玥&NiNi(城市女青年和她的克隆狗)、顧駿(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張崇子(萌寵視訊自媒體部落客)、鄭詩亮(《上海書評》執行主編)
年紀輕輕養貓逗狗,都是孤獨惹的禍?我們想與你一起聊一聊。
上海│人工智能時代的罪與罰——《人工智能時代的刑法觀》新書分享會
地點:浦東新區浦城路150号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主講人:劉憲權(華東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于AI技術可能導緻的社會、法律及倫理問題,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或接觸過,但對于如何應對這些問題與風險可能并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本期陸家嘴讀書會邀請了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全國知名刑法學家、華東政法大學劉憲權教授攜其新作《人工智能時代的刑法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來到現場,為大家答疑解惑。
上海│通往夢幻之地的鑰匙:《培養想象》
地點:徐彙區複興中路517号思南書局3樓
主講人:胡桑(詩人、譯者)
諾思羅普·弗萊是加拿大文學領域的傑出代表,從弗萊的《批評的解剖》開始,文學批評真正被當作一門獨立的學科,對其自身進行比較系統的探讨。而認識諾思羅普·弗萊,不妨從《培養想象》這本小書開始。本周五晚,我們邀請到詩人、譯者,來自同濟大學中文系的胡桑老師,帶領讀者從文學中滋養想象。
上海│漫談詩與人生
地點:徐彙區淮海中路1555号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張烨(詩人、作家、上海大學教授)
講座中,張烨将根據自己的創作經曆、體驗、感悟與聽衆分享交流;與此同時還将圍繞長詩《鬼男》的創作動因、背景及有關手稿的一些話題作深度解讀。
上海│三毛漫畫形象與上海城市文化标志
嘉賓:張慰軍(張樂平幼子、設計師)、王龍基(演員)、孫紹波(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副會長、漫畫家)、黃顯功(上海圖書館曆史文獻中心主任、研究館員)
三毛是中國最著名的漫畫形象之一,自誕生之後的80多年以來,從報刊、圖書到電影、動漫、舞台,具有巨大的文化傳播力。如今的三毛從中國走向了世界,已成為上海的城市文化标志之一,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本講座邀請三毛漫畫形象創始者張樂平之子張慰軍,電影《三毛流浪記》三毛扮演者王龍基,漫畫家、《新民晚報》“三毛穿越記”作者孫紹波與上海圖書館黃顯功共話三毛的昨天與今天,讓親曆者講述有關三毛的故事。
上海│《駱一禾情書》讀書分享會
地點:徐彙區漕寶路33号日月光中心2樓新華書店
主講人:張玞(駱一禾妻子)
11月23日下午,著名詩人駱一禾的珍貴遺稿、私人書信集《駱一禾情書》将在新華書店(日月光店)舉行首次新書釋出分享會。本次活動特邀收信人、駱一禾的妻子張玞女士,與我們一起共讀共享《駱一禾情書》。
上海│八股文與情思的翅膀——陳維昭
地點:長甯區長甯路1139号來福士廣場T1幢16樓會議室
主講人:陳維昭(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主要文體,在人才選拔方面曾經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弊端。在中國近代化的過程中,八股取士制度與“重實學”的科學精神格格不入,其所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能适應時代的需要,不能應對嚴峻的國際環境,因而八股取士制度為曆史所淘汰,八股文的弊端也受到了普遍的指責,這種指責有時到了妖魔化的地步。本次講座,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維昭将和讀者聊一聊八股文與情思的翅膀。
上海│新老上海 飲食男女——《家肴》新書分享會
地點:黃浦區複興中路505号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唐穎(作家)、湯惟傑(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王雪瑛(上海報業集團進階編輯)
長篇小說《家肴》刻畫了大時代裡的“上海一家門”,是兩代普通上海人的家族故事。上海的一個普通家族,偶爾在紅白喜事時聚一下,既有親情也有疙裡疙瘩的隔膜。隐瞞讓家族充滿秘密,也是以成了他們人生中的隐患。在時代風雲的變幻中,書中的“上海一家門”,如一葉小舟在激流中飄搖;曆史留下的傷痛在後代身上蔓延。他們在黯淡的命運裡烹制家肴,雖然普通,總是入味,他們品嘗家肴,也品嘗團聚、悲歡、離散。
上海│從文玩到文化——收藏的價值發現:陳鵬舉和祝君波對話暨《祝君波再談收藏》簽售會
地點:徐彙區東安路562号綠地缤紛城西區1層鐘書閣
嘉賓:陳鵬舉(上海市收藏鑒賞家協會會長、記者、文史專家)、祝君波(拍賣人、出版人)
11月23日,上海市收藏鑒賞家協會會長陳鵬舉,資深出版人、拍賣人祝君波将來到鐘書閣徐彙店,與我們分享新書《祝君波再談收藏》,以及藝術收藏的經驗。
上海│荷蘭國家概況與中荷交往史
地點:虹口區水電路1412号虹口區圖書館三樓采虹書房
主講人:陳琰璟(上海外國語大學荷蘭語教師)
這裡有燦爛陽光下,絢爛的郁金香花海、天盡頭如麥田守望者般悠然轉動的古老風車,這裡有縱橫交錯的河道,繁忙的港口,形如小船的木鞋,硬如磚塊的奶酪,以及遠離塵世靜谧的羊角村……“科普知音”讀書會将邀請專業講師帶您一同走進荷蘭這個國度,并向您剖析中荷之間的交往史。
上海│《四十二年,我的“惡鄰”李敖大師》圖書分享會
地點:楊浦區長海路366号楊浦圖書館二樓報告廳
主講人:林恒範(執筆人)
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李敖,一個平凡的、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李敖,11月24日,我們将在楊浦區圖書館舉辦《四十二年,我的“惡鄰”李敖大師》的讀者分享會。活動将邀請本書的執筆、來自台灣的林恒範擔任嘉賓,介紹該書的寫作過程,展示一些書上未收錄的照片,講述“惡鄰”李敖大師的日常,介紹一個不為大陸熟知的李敖的“底細”。該書的編輯也将介紹圖書出版幕後故事。
上海│新書分享會:吉祥鳥朱鹮的死與生——譯文紀實《朱鹮的遺言》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号8号樓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嘉賓:陳歆耕(作家)、何鑫(動物保護專家)
11月24日下午,作家陳歆耕、動物保護專家何鑫将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讀者分享吉祥鳥朱鹮的故事以及對“自然與人和諧共生”這一理念的了解。
上海│竹林創作漫談
主講人:竹林(作家)
本場講座,作家竹林将從自己長期從事文學寫作的過程和經驗入手,講述對文學創作事業的目的和價值的了解,與讀者分享長篇小說等文學作品靈感的捕捉和生活素材拮撷取的體會和寫作方法。
上海│我譯《法國詩選》
主講人:程曾厚(翻譯家)
《法國詩選》是我國第一部大型的法國詩選,入選詩人134家,選詩近400首,包含五部“法國詩歌”的史論。本次講座,程曾厚老師将分享他翻譯這部大型詩選的曆程和心得體會。
上海│另一種聲音——《靈魂兄弟》新書分享會
地點:徐彙區衡山路880号衡山·和集Dr.White 3F
嘉賓:達維德·迪奧普(作家)、高方(南方大學法語系教授、譯者)
達維德·迪奧普,與著名的西非詩人David Diop同名同姓,1966年出生于巴黎,在塞内加爾長大,目前在坡城大學擔任18世紀法國文學講師。《靈魂兄弟》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也是2018年唯一部入圍了法國所有重要文學獎的作品。最終,這部作品獲得了龔古爾中學生獎,理由是“對一戰、對非洲與歐洲、理智與瘋狂具有非凡的視角”。《靈魂兄弟》這部小說究竟具有怎樣的特性和魅力?作者和譯者将與我們共同走進這部複雜而迷人的小說。
上海│中國手稿學的現狀與未來展望
主講人:王錫榮(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通路特聘教授)
講座中,王錫榮将從手稿學的概念、範圍與理念入手,闡釋手稿學在中國的起步和目前中國手稿學研究的新進展,展望中國手稿學的研究前景。
上海│最撩人春色是什麼——探尋心靈深處的漣漪
主講人:王小鷹(作家、上海文史館館員)
講座中,王小鷹将圍繞中篇小說《點绛唇》、《解連環》、《懶畫眉》,分享她在從素材原形到藝術人物的小說創作過程中所經曆的冥思苦想,百轉回腸和靈光閃現的心得體會。
上海│君子慎所守——朱東潤先生的生平志業與學術成就
地點:徐彙區漕溪北路41号4樓社會科學會堂學術沙龍
嘉賓:駱玉明(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尚君(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東潤先生(1896-1988)是我國著名的傳記文學家、中國文學史家、教育家、書法家。他幼受傳統教育,十七歲赴英國留學,歸國後教授英語十五年,方轉治中國文學。他是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創始者之一,在《詩經》與古史研究取得突出成就後,轉治傳記文學,努力将英國傳記文學的方法引入中國傳記文學的研究與人物傳記創作,特别關心在社會劇變與複雜沖突中人物的事功與命運。平生著作逾二十種,皆能融貫東西,縱橫古今,獨出機杼,新見紛呈。兩位講者都是朱先生晚年的門生,不僅曾親炙學術,更曾領略人格風範,道德文章。大師往矣,精神長存,願與諸君分享。
廣州│那城 那人 那事——英國夫婦眼中的晚清廣州城
地點:天河區珠江東路4号廣州圖書館北4樓
嘉賓:李國慶(叢書主編、譯者)、周鲒(動漫藝術家、策展人)
這個周日,《遺忘在西方的廣州記憶》叢書主編、《廣州來信》《廣州七天》譯者李國慶與動漫藝術家、策展人周鲒将在廣州圖書館舉行新書分享會,我們誠邀你遊覽這對英國夫婦眼中的晚清廣州城,品味羊城風韻。
廣州│UN默讀日
地點:越秀區北京路314号聯合書店五樓UN Space
有多久,你沒有靜下來好好讀一本書了?本周日,我們将聯合樊登讀書會和你度過一個隻有閱讀和分享的晚上。
武漢│說水浒人物(上)
地點:武昌區公正路25号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潘知常(南京大學城市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教授)
本次講座,南京大學城市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教授潘知常将和大家聊一聊《水浒傳》中的人物。
成都│跨題材寫作:一個作家的文學疆域
地點:錦江區中紗帽街8号遠洋太古裡M68-70号方所
嘉賓:阿來(作家)、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作家)
一個作家的文學疆域究竟有多寬廣?來自法國的文學大拿埃裡克-埃馬紐埃爾·施米特,将與著名作家阿來,文學翻譯家同時兼任傅雷翻譯出版獎評委的餘中先一起,分享他們在跨題材創作時的竅門與秘訣。身為作家,施米特和阿來二人的作品類型可謂豐富多彩:從小說到詩歌,從戲劇故事到電影劇本,甚至還有科幻作品。11月24日,方所成都店,期待他們關于文學創作的答案。
成都│文學知音:分享法國文學
嘉賓:大衛·狄奧普(作家)、李克勇(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甯虹(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本場活動由北京大學法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傅雷獎組委會主席董強主持,他将和《靈魂兄弟》的作者大衛·狄奧普、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李克勇以及四川大學法語教授甯虹一起暢談心中的法國文學。大衛·狄奧普在小說中對法語的運用尤其精妙,作為語言學家的李克勇對法國文學和語言的關系也深有體會,而獲得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學位的甯虹也會談一談她鐘愛的法國文學。聆聽四位知音的對話,領略法語語言與文學中的高山流水。
深圳│音樂與現代性,文化與民族
地點:南山區汕頭街華僑城創意文化園2期A5棟120号舊天堂書店
主講人:特賈斯維莉·尼南賈納(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
這場新書講座主張,在後殖民社會中要厘清“文化”和“現代性”這兩種訴求之間的獨特關系,就需将其放置在翻譯的問題上來思考和探讨。這雙重訴求——如果我們可以這麼來指稱的話——往往包含第三個術語,即民族或民族性。
杭州│何以中國——器物背後的時代氣象
地點:餘杭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莫角書院
嘉賓:齊東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蔣衛東(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齊東方教授将與良渚遺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蔣衛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劉斌開講“考古版锵锵三人行”。
杭州│作文的真相——蔣方舟媽媽尚愛蘭寫給7-12歲孩子的作文課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号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1F
主講人:尚愛蘭(作家)
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第一本書,16歲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20歲獲人民文學獎,23歲就任《新周刊》副主編。一系列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媽媽尚愛蘭的教導和鼓勵。11月23日下午,尚愛蘭攜新作《作文課》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和朋友們一起,探讨寫作的奧秘,現場解答孩子、家長對于國小生作文的困惑。
杭州│言說與沉默·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十周年——杭州站暨第八屆大運河國際詩歌節
地點:拱墅區橋西直街1号舒羽咖啡2F詩人客廳、拱墅區麗水路58号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1F
嘉賓:弗羅斯特·甘德(詩人)、路易絲·杜普蕾(詩人)、張逸旻(詩人)、四元康佑(詩人)、江弱水(詩人)等
言說與沉默·2019香港國際詩歌之夜杭州站暨世界的平衡之要素·第八屆大運河國際詩歌節,特邀世界著名詩人共聚杭州,進行交流研讨和詩歌朗誦。本次活動分為兩個部分:1.詩歌朗誦——世界的平衡之要素;2.詩人對話——言說與沉默。
西安│憤恨與正義暨《打開》新書簽售會
地點:雁塔區興善寺西街66号三樓知無知空間蘇格拉底大廳
主講人: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學者周濂将帶着新書《打開: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學課》來到西安知無知空間,為讀者簽售并分享這部新書。
西安│天氣變冷怎麼辦——從災害社會學到氣候史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号西安SKP購物中心10樓RENDEZ-VOUS書店
主講人:張經緯(上海博物館館員、作家、譯者、書評人)
天氣變冷怎麼辦?社會學家和曆史學家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應對方式。天氣變冷就一定導緻人口遷移嗎?其中或許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環。11月24日,上海博物館館員、作家張經緯老師将做客西安SKP RENDEZ-VOUS,從他獨特的視角,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人類與極端自然現象之間的互動關系。
南京│島嶼的聲音——廖偉棠×零雨詩歌分享會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号先鋒書店
嘉賓:廖偉棠(詩人、作家、攝影家)、零雨(詩人)
11月22日,詩人廖偉棠和詩人零雨将來到先鋒書店,以“島嶼的聲音”向詩歌緻敬。
南京│師生三人對談:衣冠古丘裡的金陵與中華
地點:鼓樓區金銀街8号萬象書坊
嘉賓:趙益(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明揚(專欄作家)、賈葭(作家)
如何在荒煙蔓草裡尋找我們的中國、我們的南京?三位南大人——南京大學趙益教授、曆史作者張明揚、曆史作者賈葭——邀您一起在曆史的場景中重讀南京故事、重讀南京的建築與城市。
南京│我們如何找到被拒絕的幻覺——楊海崧新書分享會
嘉賓:楊海崧(詩人、作家)、曹寇(作家)
他是兵馬司唱片CEO、搖滾樂隊主唱、作家、詩人、譯者。他擔任主唱的樂隊P.K.14被評價為“中國最好的後朋克樂隊”、“公認的對年輕的北京音樂場景最有影響的樂隊”。他曾翻譯搖滾明星尼克·凱夫的文集《嘔吐袋之歌》,完美還原了作者陰郁而充滿幻想的風格。11月23日,在他的新詩集《生活筆記,以及我們如何找到被拒絕的幻覺》上市之際,我們邀請到這位搖滾老炮、文學創作者楊海崧,做客先鋒書店,與先鋒小說家曹寇暢談音樂與文字創作。
鄭州│馬笑泉長篇小說《放養年代》分享會
地點: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嘉賓:馬笑泉(作家)、喬葉(作家)
“70後”實力派作家馬笑泉最新長篇小說《放養年代》,緻敬生命的來路,緻敬人之初的單純與複雜。那裡封存着永恒的少年時光,無拘無束,自在舒展。那裡歧路重重,孩童的王國,有成人所不知道的驚心動魄。本周日,他将帶着新書來到紙的時代書店,與作家、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喬葉一起,分享那個“放養的年代”。
長沙│那些無法被命名的夜晚——《夜的命名術》新書分享會
地點:嶽麓區銀盆南路155号綠地缤紛荟二樓卡佛書店
主講人:汪天艾(譯者)
《夜的命名術:皮紮尼克詩合集》是漢語語境裡首次譯介出版皮紮尼克的作品,涵蓋了她以“阿萊杭德娜·皮紮尼克”署名創作的全部詩作。本書譯者汪天艾是西語詩歌的資深譯者,翻譯的塞爾努達、洛爾迦等詩人的詩作深入人心。她翻譯的皮紮尼克詩歌精準地再現了詩人詩歌中的精度和烈度,讓皮紮尼克的詩歌得以完美地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11月24日,汪天艾将攜《夜的命名術》來到長沙卡佛書店·麓山新店,講述皮紮尼克的生平與寫作風格,自己在譯介時的所感所得,與久别的讀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