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自古就有了,一直以來人們都在不斷地發展它與完善它。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好處與壞處都有。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部充滿了哥特風格的暗黑系動畫電影《科學怪狗》。這部電影是純黑白的定格動畫,有一些“辱貓”情節,好像導演對貓充滿了厭惡,也有人說,影片裡的“貓”其實是在影射什麼。不過在觀影過程中,有一些讓貓與老鼠合體、慘遭虐殺等的情節,是以還是感情易受傷害的貓奴謹慎觀看吧!

在一個名為“新荷蘭”的小鎮上,那的人自大與愚昧。主角維克多熱愛科學與冒險。這天他們學校來了一個新的科學老師李可魯斯基先生,他教學獨特,總是能把一些複雜的自然現象與道理講的十分透徹與易懂。同時,維克多的同學,一個怪女孩對他說,他不久後發生厄運。維克多不以為然,直到一場棒球比賽。維克多養的狗“火星”,在馬路上被車撞死了。
維克多十分悲傷,終日郁郁寡歡。但當他上科學課時,老師用電刺激青蛙屍體,結果動了。這個實驗讓他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小鎮每天都會有閃電與暴風雨。維克多挖出了火星的遺體後,縫合與修複它那破損的屍體。在閃電強大的能量刺激後,火星複活了。維克多十分高興,但他也害怕火星被人發現。
于是他就将火星鎖在閣樓上。但還是被他的同學埃德加發現了,他以此為脅,要求維克多為他示範一遍點選過程,這次是一條死魚,試驗成功了。魚也變透明了。
李可魯斯基先生要求學生們制作一些科學作品以此參加科學展覽。但鎮長的兒子是以受傷了。在小鎮人的指責與質疑中,他還是離開了這個小鎮。在他走之前,維克多曾找過他,問他實驗失敗的原因,他說科學本無好壞之分,就看人們怎麼去做,在他的國家,人人都是科學家。
雖然李可先生走了,但科學展覽并沒有被暫停。但埃德加還是說出了維克多的秘密,他們一邊挖出了各種動物的屍體,一邊電擊它們,但不料它們發生了變異,刹那間小鎮怪物橫行。火星也跑了出去,被人當做怪物追殺。
維克多在解決了怪物之後。但一隻蝙蝠貓綁架了艾爾莎,飛到了風車那。此時火星也跑到那了。一場戰鬥開始了,艾爾莎首先獲救。火星與蝙蝠貓展開死鬥,但最後風車塔倒塌了。慶幸的是火星還是被複活了。
本片是導演蒂姆·波頓的作品。說起蒂姆·波頓,我們就能想到《僵屍新娘》。兩部片子都是暗黑風格,就連畫風也一模一樣。但小編覺得這部作品比前者更有深意。這應該就是蒂姆導演作品地魅力之處。
曾經被人批判過于黑暗與驚悚,小編認為這恰恰就是影片的亮點之處。首先來說說人物形象。維克多是一個典型的科學怪才,但性格孤僻,極少與人主動交流。他有一條小狗,他把它視作朋友或者是親人。
在它死之後,悲痛欲絕,于是才有了後面的故事。另一個就是李可先生,他是一個好老師,面對小鎮上的人指責時,他憤怒了,因為他受不了鎮上的人的愚昧與自大。
他曾對維克多說過,你們鎮上的人隻會享受科學帶來的便利,卻不會解決科學帶來的問題。另外他的國家很注重科學的教育與發展,這與小鎮截然相反。如果你覺得這是一部科幻片,那你就錯了。
小編認為它在折射一些其他的現象,比如,那幾個怪物,起因是那些孩子們想要獲得科學展的冠軍,實則諷刺了社會上的一些不公平競争,那些怪物就是人的欲望心理的展現。還有的就是權力,鎮長的兒子因為科學受傷了,是以科學老師才被趕走。而群眾也在鎮長的煽動下紛紛把錯推到科學老師的身上,這也說明現在社會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出了問題以後,隻會指責他人。
再來說說人們對于複活的火星的态度,首先是害怕與恐慌,為什麼會害怕,因為他們無知,對于陌生的事物隻有抵觸。後來鎮上怪物橫行,他們卻把火星當做怪物追殺,這更加展現了一些人對于未知事物的态度。影片在一定程度上,緻敬了《科學怪人》。就像小編開頭說的那樣,科學并無好壞之分,在于人們怎麼去使用。
這部片子很多人看過都說惡心,是以它也從未在中國上映過,但小編認為這樣的影片有它的獨特魅力。無論畫風與劇情如何,你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一部好影片,隻是因為它是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