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握2億美金,專挑“硬骨頭”?The Engine公布第一批“改變世界”的被投公司名單

美國東部時間9月19日,由MIT發起的風險投資機構The Engine公布了首批投資的7家高科技創業公司名單。“The Engine”去年底在MIT成立,旨在探索由高校科研到創業、為行業帶來變革性影響的創新新途徑。第一批初創公司涉及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可再生能源、生物學、醫學等。

(The Engine一期七家創業公司全家福,iSee是其中唯一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七家創業公司分别是:

Analytical Space:通過小型衛星擷取不間斷高速資料,以應對精确農業、氣候監測和城市規劃等全球挑戰;

Baseload Renewables:以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在全球範圍内成功減少碳;

C2Sense:開發食品,農業和勞工安全等工業用途的數字嗅覺傳感器,并将氣味轉化為可遠端通路的實時資料;

iSee:為無人駕駛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

Kytopen:基因工程細胞技術公司,該技術将微生物的微生物比目前最先進的方法快10,000倍;

Suono Bio:能夠跨組織超聲靶向遞送治療劑和大分子,而不需要重新配制或包封;

Via Separations:開發用于工業分離過程的材料技術,其使用比傳統方法少10倍的能量。

與矽谷的投資基金和孵化器相比,The Engine更偏重于需要長時間獲得商業化驗證的突破性想法,如機器人、制造和材料、健康、生物技術、能源等領域,而這些領域正是MIT的科研強項。The Engine總裁兼CEO Katie Rae表示,The Engine的企業的商業周期比起一般VC要長1-4年,即通常需要4-7年(這也被稱為創業公司從實驗室轉型的“死亡谷”)的時間來變現,本批七家公司在技術上有颠覆行業的巨大潛力,創始人的素質和創業激情令人敬佩。

“我們不會投資消費類APP産品——我們認為這在技術上并不具有挑戰性。”Katie Rae稱。

(在The Engine 3樓拍攝的馬薩諸塞大道,出門右轉即為Central地鐵站,圖檔來自雷鋒網祖傳拍照)

The Engine位于劍橋市馬薩諸塞大道501号,位于兩大高校MIT和哈佛之間,門口就是Central地鐵站,交通便利。目前The Engine已籌集到2億美元的創業基金,用于支援入駐The Engine的創業企業。在這裡入駐The Engine的創業企業不僅可以得到比一般風險投資更充足的資金,更是可以借助MIT的平台,推進從研發到産品的轉化。

另外,盡管MIT是The Engine的發起機關,第一批7家公司中有6家也是由MIT校友創辦,但Katie Rae稱,The Engine是一個開放的、面向全社會的投資基金,首批募集的2億美元基金将會投資于40-50家公司。

入駐The Engine的初創公司已經開始從中受益。The Engine第一批項目公司iSee.ai聯合創始人、CEO趙一彪告訴雷鋒網,大多數VC對創業公司的幫助一般在資金或者場地上,但The Engine不僅給予投資項目充足的資金支援,還配備了十幾個人的服務團隊以及專業的機械,電子,生物和材料試驗室, 讓入駐團隊可以更集中精力在産品研發和商業拓展上。 

趙一彪博士畢業于UCLA,師從著名計算機視覺專家朱松純教授;之後進入MIT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Science Lab,在人工智能頂級學者、MIT教授Josh Tenenbaum指導下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重點在“如何建立一個認知計算模型去了解實體世界以及人的行為和意圖”上。

認知計算在無人駕駛上的應用正是一個有待突破的前沿領域。目前無人駕駛很熱,創業公司也很多,但短闆同樣明顯。大多數無人駕駛公司集中在傳感器、地圖、物體檢測方面,他們很容易做出酷炫的示範Demo,給投資者以直覺的印象, 再加上基本的路徑規劃,就能做出一個“可以在路上跑”的Prototype,拿到一筆不錯的投資。但實際上,車輛“可以在路上跑”離實際應用差得太遠。即便是業内公認技術最成熟、擁有數百萬英裡無人駕駛路測實際資料的Waymo,也不敢言稱能真正落地做出實際應用産品來。

趙一彪告訴我們,自動駕駛落地應用的難度在于:“不論是推動第一波AI浪潮基于規則的複雜決策算法,還是推動現階段第二波AI浪潮基于大資料的深度學習算法,都在處理現實世界中無窮無盡的edge cases的時候捉襟見肘 。”而iSee 緻力于開發新一代的預測性人工智能,該人工智能有類人的常識推理能力,與其他智能體agent博弈的能力,以及泛化到處理edge cases的能力。“這些在我們看來是無人駕駛領域乃至現階段的人工智能真正缺失的能力”。

迎難而上,iSee的目标與The Engine的宗旨不謀而合:“A home for tough tech founders build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orld-changing companies.” 

雷鋒網注意到,在AI産學研一體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學術機構正在尋求利用其專業知識和校友網絡來推進創新科技公司的孵化并從中得到經濟上的回報,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如多倫多大學成立的“向量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SkyDeck加速器,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學術機構的孵化項目尚未有一個成功的案例。現在,The Engine公布第一批孵化公司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之後是否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新孵化機制,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也會繼續關注。

本文作者:岑大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