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沙南站啟動臉部識别驗證驗票;奔馳和美國無人機物流公司公司合作用無人機配送商品

雷鋒網 AI 掘金志消息,人臉識别系統最近已經應用在濟南的長途汽車站和各大酒店等地。如今在濟南的各大景點,也有了人臉識别系統。

在大明湖西南門入口處,記者見到了這個人臉識别儀器。民警們正在利用它時刻篩查入園的遊客。

曆下公安分局天下第一泉景區派出所民警介紹,人臉識别儀器是動态捕捉,不斷對焦。這個系統叫多元感覺一棟綜合作戰平台,凡是從重要出入口經過的,機器會自動采集人臉資訊并在資料庫中進行比對。

如果碰撞出可疑人員,儀器就會發出報警。如果是逃犯,警方将立刻抓捕。如果是可疑人員,也便于上前盤問。目前在趵突泉東門、大明湖西南門等人流集中地都進行了布設。

美國無人機物流公司 Matternet 正在瑞士跟奔馳合作,以奔馳的廂式貨車作為流動中轉站,為線上下單的顧客用無人機配送咖啡等商品。

這項帶有試驗目的的合作為期三周,奔馳和 Matternet 找來了瑞士當地電商 Siroop,在蘇黎世用無人機完成部分訂單配送任務,其中就包括合作咖啡店提供的咖啡豆等商品。

奔馳的這些廂式貨車全部由電力驅動,車頂有平台可供無人機起飛和降落,還有專用的電池更換通道。打開車頂門,從業人員可以站在車裡為無人機裝載/卸下貨物。

按照官方資料,Matternet 的無人機最多可承載 2 公斤重的物品,最大單次飛行裡程也隻有 20 公裡。

對于奔馳而言,這次合作也是它打造更快捷城市快遞網絡計劃的一部分。去年 9 月,奔馳宣布要投入 5 億歐元建成這個網絡,進而為電商平台或零售公司提供服務。

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 AI 掘金志消息,長沙南站啟用自助驗票通道,持二代身份證和藍色車票的旅客可以“刷臉”進站。這是湖南地區高鐵車站首次使用臉部識别驗證驗票,不僅有效保證票、證、人合一,而且比人工識别效率更高,将更好地服務即将到來的國慶客流高峰。

目前,長沙南站僅在東廣場驗證口安裝了自助驗證機,雖然機器有語言循環提示,但是仍有從業人員在旁負責引導。對于這個新鮮的系統,很多旅客都願意嘗試一下。旅客使用自助驗證機最快僅需3至5秒即可進站,相比人工驗票,大幅壓縮了時間。

自助驗票的旅客必須持二代身份證和火車票,身份證在下,車票在上重疊,車票二維碼朝前,一起插入視窗一台白色機器的卡槽裡,然後站在機器前等候,這時機器的取景框裡會出現旅客的影像,記錄完成後,機器驗證票、證、人合一即可通過。需要提醒旅客的是,自助驗票需要旅客摘掉口罩、墨鏡、帽子等,保持面部無遮蓋。

适用車票:二維碼清晰的火車票(藍票、紅票都可以),非12306官網訂的票不能識别,必須取票;

不适用車站:邵陽、永州等沒有閘機的車站必須取票;

不适用人群:小孩超過1.2米,沒有身份證不能過。

在現實生活中,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的專家日前向記者介紹了這種生物識别技術,隻看走路的姿态,50米内,眨兩下眼睛的時間,攝像頭就準确辨識出特定對象。

自動化所副研究員黃永祯介紹,虹膜識别通常需要目标在30厘米以内,人臉識别需在5米以内,而步态識别在超高清攝像頭下,識别距離可達50米,識别速度在200毫秒以内。

此外,步态識别無需識别對象主動配合,即便一個人在幾十米外帶面具背對普通監控攝像頭随意走動,步态識别算法也可對其進行身份判斷。

步态識别還能完成超大範圍人群密度測算,對100米外1000平方米1000人規模進行實時計數。這些技術能廣泛應用于安防、公共交通、商業等場景。

記者從中科院自動化所了解到,我國目前在步态識别技術領域位于世界前列。以該所孵化的銀河水滴科技公司為例,在步态資料和算法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戶外步态資料庫超過第二大資料庫近100倍。

雷鋒網 AI 掘金志消息,Google的 AI 子公司 DeepMind 正在認真對待人工智能的倫理道德問題,這普遍被看成是這一領域最為棘手的問題。這些AI帶來的問題包括自動化對未來經濟的影響以及人類開發的智能系統需要符合倫理道德價值觀。DeepMind倫理與社會研究小組(縮寫DMES)将在明年年初開始對這些課題進行研究,該小組目前有8名全職員工,并準備發展一些來自外部的對此類課題有研究的無薪酬顧問。

 DMES 的職能是幫助 DeepMind “探索和了解AI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其實這些問題現在就已經遇到了不少,比如人工智能對于無人駕駛車輛在發生事故時選擇沖撞的點、種族主義調查中的司法算法等等。

 DeepMind 是在去年與英國國民健康服務局(NHS)的工作受到批評之後,才意識到這些挑戰。 DeepMind在2015年與三家倫敦醫院進行了交易,其中處理了160萬名患者的醫療資料,今年被英國的資料監督機構判定為非法,公司未能通知個人他們的資料被使用。 DeepMind後來表示,它“低估了NHS的複雜性以及關于患者資料的規則”,并聘請了新的獨立倫理審查員來審查未來的任何交易。

在比利時的一個溫室裡,一個小型機器人瞄準了懸挂在地面托盤上生長的一堆草莓,使用機器視覺來定位成熟并且無瑕疵的草莓,然後用3D列印出來的機器手輕輕地揪起每個目标草莓,并将其精準的放在一籃子裡完成打包工作。

此外,如果覺得某個草莓還沒有到收獲的最佳時間,機器人就會估算出它将成熟的時期并選擇下次摘取的日期。這是一個正在測試的系統,該公司是農用智能機器人的設計研發公司,并深信可以取代傳統的草莓種植和收獲方式。

新機器人每5秒可以挑一個草莓;而一個人可以做得更快一些,每3秒鐘挑選一次。“我們有點慢,但是我們已經在經濟上有利可圖,因為每個草莓的成本是相似的,”Coen說。

該公司開始根據成本限制和草莓的其他具體要求設計機器人。

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系統竟然學會了障眼法來欺騙使用者:當完成摘草莓動作進入包裝環節時,機器人自動将紅色比綠色多的莓果更優先顯示出來放在上面,以吸引顧客。

機器人旨在與“桌面”生長系統一起工作,其中草莓生長在托盤中,而不是在田地,因為行業正朝着這個方向發展。随着公司與比利時Hoogstraten研究中心合作進行測試,這款草莓機器人目前正在接近最佳的狀态。

本文作者:李雨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