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各國都有一支屬于自己的精銳部隊,而最早這樣做的人是曹操,他在三國初期就成立名震天下的“虎豹騎”,雖然這支部隊在史書上鮮少留名,也不常出現在蜀、吳的戰争中,還被諸葛亮譏笑是“強弩之末”,但曹操仍極度重視這支軍隊,隻交由曹家人管理,虎豹騎也沒讓曹操失望,不但數度打敗劉備的軍隊,面對外族烏桓時也不落下風,甚至斬下單于蹋頓的首級。

曹操自從年少時被人背叛後,他就養成多疑的個性,由于曹操十分重視虎豹騎,也怕這支精銳被被異姓将領掌控,是以統領曆來都是曹氏将領,分别是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由于曹操的父親原本就是夏侯家的人,是以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等人才有機會統領這支部隊,這8人也就成為“八虎騎”。這支軍隊在正史《三國志》有所記載,小說《三國演義》則是沒有提及。
《三國志·魏書》記載,“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骁銳,或從百人将補之”能成為虎豹騎的士兵,都必須是百裡挑一的好手,或者是其他部隊的将領,也就是說曹操重質不重量,雖然虎豹騎人數不多,卻是他手下最精銳、最值得信賴的部隊。
建安十年(205年),袁紹長子袁譚從聯曹轉為叛曹,曹純率領虎豹騎包圍南皮并斬殺袁譚,是為南皮之戰。同年與袁譚争權的兄弟袁熙、袁尚投奔北方民族烏桓,之後曹純在白狼山之戰率領虎豹騎北征三郡并俘獲烏桓的首領蹋頓。
建安十三年(208年),主掌荊州的劉表去世,劉備率十餘萬人、辎重數千輛,日行十餘裡欲攻取江陵;為此曹操派遣曹純帶領五千虎豹騎先行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餘裡,奔至當陽引發長坂坡之戰,最終擊敗劉備,獲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軍與西涼馬超等關中十部在潼關的對峙時有虎豹騎參與的迹象,斬殺了西涼大将成宜、李堪。
至于這支部隊的戰力有多強,據《魏書》和《三國志》記載,公元204年,虎豹騎的首戰就是在南皮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虎豹騎斬殺袁紹的長子袁譚,取得首勝。
3年後,虎豹騎在公元207年,北征異族烏桓,在白狼山之戰中斬落單于蹋頓的首級,隔年虎豹騎,發展成5000名騎兵的規模,和曹操大軍一同南下追擊逃跑中的劉備,并在長坂坡之戰中大獲全勝。
公元211年,虎豹騎攻克馬超的西涼鐵騎,斬殺成宜、李堪,虎豹騎最後被史書記載的時間點是西元218年,當時這支精銳擊殺劉備手下将領吳蘭。
據《後漢書》記載,虎豹騎沒有出兵時會分成2隊,一隊是負責保衛曹操和軍隊最高指揮機關叫“霸府”,另一隊則負責留守皇宮,雖然孔明曾說虎豹騎是強弩之末,不過這支軍隊常把劉備軍殺得差點全軍覆沒,如果關羽沒有趕到,曆史上可能就不會出現蜀漢,曹操死後,曹丕稱帝,他把虎豹騎并入中央禁軍,才讓這支傳奇軍隊,慢慢淡出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