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愛玲和徐靜蕾的隔世遙望

作者:Vivi的紅塵筆記
張愛玲和徐靜蕾的隔世遙望

女子的愛多如張愛玲的那句相片背書“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這是她初見胡蘭成的愛戀,此後兩人的感情幾經展轉,最終勞燕分飛,各自嫁娶。初時那句“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竟成了一場空談,讓人唏噓不已。在張胡的婚姻上,胡所受的指責多過張。基于這個問題上的執着,我才看完胡蘭成所著的《今生今世》,畢竟是位中文系終身教授,文中對于二人戀情的描寫無疑是懷着真誠之心完成的。裡面當然也寫了護士小周和範秀美以及後來的妻子。看完後卻并不覺得胡蘭成誤了張愛玲。都是一樣的真誠,隻是人物變換而已。張胡二人雖都有着世外人的冷漠,胡卻更實際一些。才子颠沛流離的時候總是會出現無私奉獻的紅顔,而彼時依然是男權社會占主導地位,故朵朵花兒灑春雨也是難免的了,久不見蓮花開始覺得牡丹美。癡情的張愛玲如世俗女子一樣一路追随胡蘭成想要挽回和胡蘭成的愛情,但離别後的挽留太過蒼白和乏力。最終也因戰事和對愛情的絕望義無返顧地離去。然而誠如張自己所說她将隻是枯萎了,從此以後再也沒寫出如《金鎖記》和《18春》等撼世美文了。

張愛玲的小資情調與後來的社會現實也是格格不入的,縱然她依然執筆也是難以幻化出她所在的那個特定時代的輝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種曾經被遺棄的小資情調豁然開啟,作為新一代的文化人,徐靜蕾當之無愧是第一承接者,代表作品《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沒有看過原著,暫時也不想去看,因為原著的背景和電影裡是大不相同的。不記得自己到底看了多少遍,隻記得當音樂想起的時候總是淚流滿面。女人始終仰望着的愛慕總是遊離在男人的思想之外,在男人的記憶裡這個女人像是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如同一支抽過的煙,缭繞後隻剩下灰燼。

男人是個滿腹才華活在當下的戰地記者或是時局評論員,身邊的花樣女人絡繹不絕。女人還是女孩的時候就清楚知道這一切卻還是無可救藥地暗戀着他。一次次的重逢和别離交替演繹,男人卻總也記不起她。女人獨自帶着他們的兒子靠交際謀生活。重逢後也沒有告訴男人他們曾經愛過并有個兒子。女人這麼做隻是想同他所經曆的女人們不一樣,因為她對他是最純淨的,最初的愛,這種愛并不帶有任何附加條件。最終因為兒子的離世讓女人用一封信道出了這一切。影片最後沒有交代男人看完信後的表現,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畫面外是女人娓娓道來的凄涼和決絕,兒子的去世讓女人最後一絲的眷戀也随之消失了。她,自殺了。

張愛玲的愛情和徐靜蕾的影視愛情隔着世紀遙望着,總也道不完癡情女子的洶湧愛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