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标題: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研究把握未來發展中的關鍵性問題,把應該幹、能夠幹、必須幹好的事情辦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全面回顧中國共産黨筚路藍縷、栉風沐雨的百年曆史程序,科學展望中國共産黨開拓進取、走向未來的百年宏偉藍圖,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上海市楊浦區把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作為目前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九個必須”的具體要求,切實将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去。

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提出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産黨的特質,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風範,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也是全面認識和準确把握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的“精神密碼”。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論述,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不斷書寫中國共産黨人新的精神史詩。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是中國共産黨人經受住無數考驗、戰勝千難萬險的精神支柱,也必将繼續照亮中國共産黨人的奮進之路。踏上新的偉大征程,必須堅信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牢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把握守初心、擔使命這個總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産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隻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堅持站在人民立場想問題、作決策、幹工作,才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擁護。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殷殷囑托,始終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聚焦“老小舊遠”和“急難愁盼”等突出問題,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幹攻堅,用黨員幹部的無私奉獻赢得人民群衆衷心擁護。始終保持自我革命品格。堅持不懈地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成功的秘訣,也是中國共産黨保持生機活力的關鍵所在。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時刻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始終堅持自我革命,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把黨的紀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釘釘子”精神抓好作風建設,堅決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確定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曆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條打破正常、創新突破之路。這是從理論和實踐結合、曆史和現實貫通、國内和國際關聯的視角做出的,對浦東非凡實踐、發展經驗的高度凝煉、精辟概括,飽含着對上海未來發展的殷殷期許、諄諄囑托。堅定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曆史方位,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不斷進行思想解放,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點,堅定不移把改革向縱深推進。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必須深刻認識肩負的重大使命、面臨的重大機遇、承擔的重大責任,不斷加強系統內建、注重協同高效,勇于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探索,鞏固和深化這些年來在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勇探路、善開路、走新路,争當改革試驗田,不斷形成新經驗、深化新認識、貢獻新方案。堅定走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走好擴大開放之路,是順應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曆史要求,順應經濟全球化曆史潮流的必然選擇。要推動更大範圍對外開放,利用好進博會、國際賽事、會展等重大活動的溢出帶動效應,向國際社會展現楊浦優質形象;推動更寬領域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不斷拓展開放對外合作交流的新空間;推動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在規則、規制、管理、标準等方面加大探索開放創新力度,努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定走打破正常、創新突破之路。科技自立自強是主動求變識變應變、因時因勢而動的戰略選擇,是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推動經濟轉型更新的最有力支撐。楊浦要一如既往聚焦創新不動搖,在創新服務的過程中全程發力,打通從科學到技術、再到産品的創新鍊條。聚焦科技創新策源,加快建構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互相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深度支援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實作關鍵核心技術從0到1的質變。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充分利用好一批國家級技術服務平台和服務機構,推動科技成果的就地交易、就地轉化。聚焦科研技術産業化,圍繞創新創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建構更為系統完善的創新創業服務鍊。

推進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在邁向新的奮鬥目标的征途中,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牢牢把握“九個必須”的精髓要義、實踐要求,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研究把握未來發展中的關鍵性問題,把應該幹、能夠幹、必須幹好的事情辦好。心懷“國之大者”。要胸懷“兩個大局”,在紛繁複雜的現象中看清本質和規律,既要居安思危,統籌發展和安全,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又要保持戰略定力,用自身工作的确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要堅持“四個放在”,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更大範圍内優化整合創新鍊、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更大範圍提升區域輻射帶動力。服務“上海戰略”。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及對上海工作的重要訓示,市委市政府謀劃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為楊浦找準定位、展現擔當提供了戰略基點。要提升“人民城市”精神感召力,努力打造“五個人人”的生動圖景。要提升區域文化影響力,堅持将百年大學、百年工業、百年紅色工運、百年市政四個百年文明的曆史文化底蘊深植于城市肌理。要提升區域發展創新力,堅持将緻力變革、質疑權威、包容失敗、敢為人先的創新基因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彰顯“楊浦情懷”。要立足建設高标準人民城市實踐區的目标要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奮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穩住經濟基本盤,培育發展新動能,形成競争新優勢。加快實作高效能治理,以經濟數字化形成新供給、以生活數字化滿足新需求、以治理數字化優化新環境,既注重資料賦能,又突出群衆所需,既注重整體推進,又突出率先突破。全力創造高品質生活,不斷強化民生保障與公共服務,努力讓人民生活更有品質、更加幸福,奮力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建設新篇章。

(薛侃,作者系上海市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

責任編輯:王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