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作者:碧眼貓貓在讀書

鳥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答案是——恐龍。早在1.6億年前,最早的鳥類就已經出現了。

在我們印象中,恐龍可是個大家夥,龐大的阿根廷龍身長可達40米,它的一截腿骨就有2.5米高,把它的大腿骨豎直放在家裡,差不多就能夠到房頂啦。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進化成鳥類的當然不是這些大塊頭,而是一些身上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科學家發掘出了很多遠古化石,這些化石就是那些帶毛恐龍留下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确實是由它們進化而來的。

說到羽毛,這估計是鳥類最顯著的特點了。鳥類的羽毛五彩斑斓,把鳥兒裝點的非常美麗。從形态上區分,鳥類的羽毛有片狀的正羽和蓬松的絨羽兩種。

在鳥類身體表面、翅膀以及尾巴上,覆寫着片狀的羽毛就是正羽。

正羽中間有一根軸,叫做羽軸。在羽軸上,有一端沒有長毛,叫做羽端,就像植物埋在土裡的根一樣,是羽毛和鳥類身體連接配接的部分,隻有羽毛脫離鳥兒身體的時候,你才能看得到。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而在羽端的上面,羽軸兩側生長了并不對稱的細長的毛,叫做羽枝。如果用放大鏡觀察你會發現,在每一根羽枝兩側還生長着細小的羽小枝,在羽小枝兩側還有更加細小的羽纖枝,而在羽纖枝的頂端有小小的分叉的鈎子,它們将附近的羽小枝鈎住連在一起,就組成一片羽毛。

正羽的羽枝就像樹幹的主幹與一級一級分化下去的樹枝一樣,這樣的羽毛結構,不僅排列規則,還增加了羽毛的彈性,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還能扇動空氣,幫助鳥類飛行。

在正羽的下面就是絨羽。絨羽也有羽枝和羽小枝,但沒有羽軸,羽枝和羽小枝的細絲呈放射狀,就像根部連在一起的彩帶,蓬松、柔軟,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那麼,鳥類的恐龍祖先也都長有這樣的羽毛嗎?

科學家通過研究帶毛恐龍的化石發現,有些恐龍身上的羽毛跟現在鳥類的羽毛相似,而更早一些的恐龍,它們的羽毛跟現在鳥類的羽毛不同,是一種更原始的羽毛。

比如,生活在距今1.6年的中華龍鳥,它們身體上的羽毛與鳥類的羽毛有很大不同,既沒有羽軸也沒有分叉的結構,跟北票龍的絲狀羽毛類似,被科學家認為是比較原始的羽毛形态。

而生活在1.5億年前始祖鳥,它們體表的羽毛形态就跟現在鳥類非常相似。始祖鳥因為它的頭部像鳥,生有翅膀,身上長有羽毛,一度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經将它劃定為一種小型的恐龍,很有可能是恐爪龍類的祖先。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而與現在鳥類姻緣關系較近的馳龍類,它們身體羽毛的形态就跟現在鳥類更加相似。比如,在我國發現的中國鳥龍,身體羽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原始的羽毛,主要起保溫作用。它們翅膀和尾部的羽毛非常接近現在鳥類的正羽,有羽軸和不對稱的羽枝,是以中國龍鳥可以滑翔,比如從一棵樹滑落到另一棵樹上,或者從樹上滑翔降落到地面。

和中國鳥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也屬于馳龍類的顧氏小盜龍,不僅前肢生長着羽毛,它們的後肢也長有羽毛,這樣,小盜龍就可以借助四個翅膀進行滑翔。而在顧氏小盜龍的飛羽中,科學家們清晰的分辨出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還在它們的第一指上發現了更小的片狀羽毛。分化的飛羽以及不對稱的羽毛結構,可以幫助小盜龍更有效的滑翔。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很顯然,早期帶毛的恐龍是不會飛行的,它們的羽毛主要起到保溫作用和裝飾作用。

比如屬于攀龍科的胡氏耀龍,是獸腳類中與鳥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恐龍,它們不僅生有絲狀的羽毛,尾部還有四條細長的帶狀尾羽。耀龍的尾羽就像孔雀的尾羽一樣,是一種裝飾性羽毛,可能具有炫耀或求偶的作用,還能幫助耀龍在樹枝上行走時保持平衡。

說到這兒,你們可能要問了,那些不會飛的恐龍是怎麼一點一點演化成能在天空自由翺翔的鳥類的?

其實,這也是科學家一直關注并努力攻克的難題,為了解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提出了兩種假說。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一種假說叫"地栖起源說",這種假說認為,生活在地面上的恐龍,在奔跑、跳躍、飛翔的過程中發展出飛行的能力。也就是說,恐龍就像飛機一樣,一邊奔跑跳躍着加速,一邊拍打翅膀,然後成功起飛。

另一種假說叫"樹栖起源說",這種假說認為,那些演化成鳥類的恐龍原本是生活在樹上的,他們在樹枝間跳躍滑翔的過程中演化出了飛翔的本領。

雖然對于恐龍如何進化出飛行的本領這個問題,科學家還沒有給出一緻的答案,但已有的證據更傾向于支援第二種假說。

比如,孔子鳥和始祖鳥的腳趾骨骼,與栖息在樹上的鳥類更加相似,而那些與鳥類是近親的恐龍,胡氏耀龍、中國鳥龍和顧氏小盜龍等都是生活在樹上的。并且,科學家們發現,在鳥類進化的過程中,鳥類的前肢和肩部明顯比後肢和腰部發育的更好。前肢和肩部的發育說明,鳥類的飛行能力勝過它們的奔跑能力,也就說,鳥類從一開始就更擅長滑翔飛行,而不是跑步,也就進一步支援了"樹栖起源說"。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我們都知道,在白垩紀末期的大災難中,恐龍以及很多其他生物都滅絕了,現代鳥類一支卻存活了下來。不得不說,鳥類的生存能力還是很強大的。

在此後的曆史長河中,鳥類不斷繁衍進化,又分化出許多不同的種類,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知道的鳥類已經達到了10000多種。

好了,關于鳥類的恐龍祖先,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接下來一,讓我們一起回顧下今天的内容吧!

首先,我們知道鳥類的祖先是一些小型的帶毛恐龍。這些帶毛恐龍的羽毛,在形态上跟現在鳥類的羽毛不太一樣,與鳥類親緣關系較遠的早期恐龍,它們的羽毛比較原始,是絲狀的羽毛。而與鳥類親緣關系較近的恐龍,它們的羽毛分化出更多的形态,也與現在鳥類的羽毛更相似,包括類似絨羽的絲狀羽毛和片狀的飛羽。

而這些恐龍祖先的羽毛也有不同的功能,原始羽毛大多隻具備保溫作用和裝飾作用,隻有具有不對稱羽枝的片狀羽毛,才能起到輔助飛行的作用。

關于鳥類飛行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了"地栖起源假說"和"樹栖起源假說"。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支援"樹栖起源假說",認為是樹栖恐龍在滑翔中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然而,關于飛行起源的問題,科學家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給出比較确切的結論。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收獲呢?歡迎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