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作者:老高聊科學

1、 神秘的格陵蘭睡鲨

格陵蘭睡鲨對于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是“神物”般的存在,3/4百年的壽命使得它們成為愛斯基摩人祖輩相傳的“不死鲨魚”。80/90年代對北極系統考察曾火爆一時,期間科研工作者捕獲了28頭睡鲨,通過對最大一條睡鲨眼部充斥着的晶狀體碳年份測定,實錘了這種低調的長壽鲨魚:這條體長5.02米的睡鲨至少活了392年,出生日期大約在1637年。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無獨有偶,近年來科研人員再次在格陵蘭島發現了一條格陵蘭睡鲨,該睡鲨體長6米左右、體重有900公斤。經對眼球處的晶狀體放射性同位素測定,這條睡鲨年齡大約為517歲,出生在1505年。要知道這一年處在我國明朝中期,明孝宗駕崩、明武宗即位;也是這一年,《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出生。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那麼格陵蘭睡鲨為何如此長壽,無疑成了科研人員、群眾最感興趣的問題。

格陵蘭睡鲨體長2.5~7.5米、體重800~1100公斤,是繼鲸鲨、姥鲨、大白鲨後的世界第四大鲨類,主要分布在挪威、冰島、格陵蘭島等北大西洋海域。格陵蘭睡鲨體表呈棕、紫、黑或藍灰色,胸、背、尾的鳍較短,有點像個肉墩;體積碩大但牙齒細密而尖利,眼睛圓小、視力差,攝食主要依靠嗅覺和觸覺,日常活躍在水下200~2200米的深海裡。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格陵蘭睡鲨之是以被命名為“睡鲨”,是因為它的速度實在是太慢:閑來無事溜達的時候,隻有0.2米/秒的速度;饑不擇食、瘋狂捕殺時也才0.7米/秒,而成年烏龜的爬行速度是0.28米/每秒,格陵蘭睡鲨托着碩大身軀緩慢遊動的情形不難想象。速度過于緩慢,時刻像半睡、半醒的樣子,再加上眼睛小、容易被忽略,睡鲨的名字由此而來。也許是太過于懶散,格陵蘭睡鲨活到156歲才交配一次,這對于其他動物難以想象。

科學家指出,動作緩慢是格陵蘭睡鲨降低新陳代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心跳速率為例,成年格陵蘭睡鲨的心率是每分鐘2-3次,極限能達到5次,而以長壽著稱的烏龜心率為20次/每分鐘,更是隻有人的十幾分之一。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另外格陵蘭睡鲨還喜歡在冷水區域活動,這也是為何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常碰到它的原因所在。格陵蘭睡鲨為減少能量損耗,時刻開啟體溫調節模式,始終保持體溫與周圍環境處在0.5-1℃的溫差,睡鲨與海水之間的熱傳遞效率降到了“冰點”,最終的結果是格陵蘭睡鲨能量損耗進一步降低。

而且從大量實驗資料可知,越是低溫環境下越容易激活生物體内的抗衰老基因,它們與促衰老物質激烈厮殺,損壞受感染的細胞,進而保證機體的健康、延長壽命。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除了上述看得見的“宏觀、看得見”的機體變化外,格陵蘭睡鲨為延長壽命在細微之處的改變也下了苦功夫。白細胞是一種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當病菌侵入機體,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圍﹑吞噬,進而維持生物體的健康,這對以人為代表的哺乳動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白細胞是骨髓生成,科學家把格陵蘭睡鲨翻了個遍竟找不到一處生成白細胞的骨髓,這一結果令研究人員大為不解,難道這些病毒、細菌在格陵蘭睡鲨的體内憑空消失。這一問題直到在近年蓬勃發展起來的基因工程下才找到答案。原來科學工作者對數百條格陵蘭睡鲨的基因序列對比、逐一測試,進而找到了負責消滅病原體的基因片段,而具體實施方法,還在進一步研究中。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對于格陵蘭睡鲨而言,想要活得長久就不能被其他鲨魚、鲸魚吃掉,這點格陵蘭睡鲨早有準備。格陵蘭睡鲨體内會分泌出一種名為氧化三甲胺 物質,是典型的高濃度毒物,吞食後經消化會生産另一種神經毒素三甲胺,使得海裡的鲨魚不願招惹它們。一些海鳥常因吞食死掉被沖到岸邊的格陵蘭睡鲨的肉飛行過程中突然墜落摔死。愛斯基摩的雪橇犬吞食睡鲨的肉後萎靡不振,吃多點直接死掉。有這一層保護,使得格陵蘭睡鲨少有因為天敵偷襲而死掉,成為能活下去的一個保障。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2、 格陵蘭睡鲨的現狀

格陵蘭睡鲨遊動緩慢,以至于人們好奇地捕食情況。科學研究者從捕獲、死去的格陵蘭睡鲨的胃裡發現了海豚、海豹、鲱魚、鳕魚的殘骸,除此之外像烏賊、海膽、海星、水母、螃蟹、蛤蜊等等都是它的攝食對象,問題是格陵蘭睡鲨到底如何捕獲它們一直困擾着大家。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部分科學家認為格陵蘭睡鲨應該有較強的攻擊性,因為在它們的胃裡發現了北極熊和馴鹿,這兩個動物不是輕易能被捕獲的。但這一說法立即遭到反駁,以格陵蘭睡鲨的速度馴鹿不知跑出幾公裡開外了。

從事遠洋捕魚的人堅持認為格陵蘭睡鲨是極為聰明的鲨魚,因為他們發現格陵蘭睡鲨常尾随在漁船後面,撿食船員扔到海裡的零星鲸肉和鲸油。那麼問題來了,以前沒有大型捕魚船時他們又是怎麼捕食的呢?

它是鲨魚裡的“怪物”,活到156歲才交配,遊動速度比烏龜還慢

人類對格陵蘭睡鲨商業捕撈很早就開始了,資料顯示20世紀初期大約有上萬頭格陵蘭睡鲨被獵殺,原因是尾大格陵蘭鲨可獲30加侖魚油。近年來格陵蘭睡鲨數量越來越少,它們往往跑到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商業船隻也不願意跑到冰天雪地的地方專門圍捕它們,這樣好歹給它們留下了喘息的機會。目前人類對格陵蘭睡鲨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态,更應該對它們加以保護我,為今後更好地研究創造條件,也許它的某些技能對人類科技進步有創造性的啟發。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