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作者:齊魯壹點

五十多年前,我曾與發小相約,徒步前往幾十公裡外的焦裕祿故居參觀。

下面這組圖檔是在2014年,我去焦裕祿的故居拍攝的。這次前往故居主要是追憶近50年前我們徒步去北崮山村參觀焦裕祿事迹展覽的往事。

1968年焦裕祿故居開放不久,我們七、八個十三、四歲的同學,還有我的鄰居小弟小名叫中蘇的。我們自行組織,開了個介紹信,以步行串聯的方式去北崮山參觀。

從洪山煤礦洪五宿舍到北崮山約40公裡,我們身背被褥行李,舉着我們“星火燎原戰鬥隊”的旗幟,帶着紅衛兵袖章,步行出發。走至寨裡不到五公裡就累得不行了,隻好改變主意,乘坐洪山煤礦從洪山南煤台到羅村北煤台的綠皮小電車,我們當地人把這電車差別于拉運煤的礦車叫“人車”。坐人車到了洪山。從洪山再步行到淄川、昆侖。途中吃了自帶的午飯。到昆侖時已下午兩點多。年齡大的同學提議坐火車去博山,我們從張博鐵路線的昆侖站,乘上了有生以來第一次坐的火車,路途疲勞頓消。

淄博一中的紅衛兵接待站,就在火車站西側。我們憑介紹信登了記,領了飯票吃了晚飯。住宿的房間都是教室,地上鋪着稻草。因背着行李奔波了一天,我們困乏至極,倒頭便睡。夜裡最小的中蘇小弟睡得過沉,不知不覺尿床了。半夜三更起來,點着稻草烘烤褲頭和褥子,把我們都呼隆了起來。

第二天早飯後,我們就直接爬山越嶺地直奔北崮山,兩地相距近30多裡,我們年幼體力不支,到焦裕祿故居時已近午飯時分,急促促參觀了焦裕祿事迹圖檔展。每人免費領了一份飯菜。至今參觀的内容早已抛到雲霄之外,唯獨當時吃的那碗香噴噴的羊肉湯,時隔近50年,似乎還能回味到那股膻氣味。

返程我們就分幫走散了,體力好的在前,我們體力差的落在後面。當我們像散兵敗将零七八落的回到一中接待站時,天早已落下了夜幕,繁星滿天。我們還在籌劃明天的行程時,接待站的一位軍代表來到我們房間,勸我們回家,不要再到處串聯走動了。

第二天,我們在博山大街、稅務街、西冶街轉了轉,我給奶奶買了幾塊山楂糕。那時候沒出過遠門,在這博山城就是大城市。那溜光铮亮的青石闆路、古香古色的琳琅店鋪,印在了腦海。及至幾十年後去平遙古城,一下找到了童年逛博山大街的感覺。

下午,一路乘車回到家中。這是我紅衛兵時期的唯一的一次徒步串聯。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壹點号 西樓空間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西樓憶舊「9」五十多年前徒步去焦裕祿故居的回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