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雨丨心情舒暢,多曬太陽,健脾祛濕推薦薏苡木瓜粥

谷雨丨心情舒暢,多曬太陽,健脾祛濕推薦薏苡木瓜粥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作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谷雨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李紅表示,谷雨開始,消化功能旺盛,利于營養的吸收,此時養生宜調養脾土,能使身體更好的适應夏季的氣候變化。同時,心情舒暢、穩定情緒,也有助于脾胃健運。

谷雨節氣之後,降雨量增加,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再加上升高的溫度,就形成中醫常提的“濕溫”之邪。李紅指出,濕邪容易損傷脾髒之陽氣,即“濕困脾土”,會出現一系列脾的運化功能失常的症狀,如食欲不振、腹部脹滿、身體困重、肌肉關節酸重、大便黏膩或不成形、舌苔厚膩等。

這裡,李紅給大家介紹幾種科學健脾祛濕的養生方法。

起居有常

日常生活中應調整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盡量不熬夜,做到勞逸結合;避免思慮傷脾,因為長期過度的腦力勞動會影響脾胃功能。此外,應避免久居潮濕的地方(如地下室),不穿潮濕衣物,避免淋雨,多曬太陽,避免身體受到濕氣侵襲,出現關節腫脹、肌肉酸重等風濕疾病問題。

運動有度

對于人體而言,适量出汗一方面可通過實體的方法排出體内濕氣;另一方面,動則升陽,脾陽一升,水液自能運轉。大家可結合自身情況,選擇一些動作柔和的運動,如太極拳、五禽戲、瑜伽、慢跑、做操、慢走等,盡量避免競賽性的運動和負重性運動,以免出現血壓升高等不适。

按摩有法

春末夏初,可以通過按摩來溫陽、通脈、利濕。按摩可以直接祛除外濕,抵禦濕氣侵犯人體,還可以改善脾胃運化功能,祛除體内濕氣。常用健脾祛濕的穴位有太白穴、足三裡穴等。經常按摩太白穴和敲打足三裡穴,能起到健脾利濕的效果。每次進行穴位按摩3-5分鐘,以感到酸麻脹為宜。

食飲有節

該時節氣溫雖逐漸升高,但還未到炎熱的夏季。少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既可以保護脾胃,又可以防止邪熱化火而進一步誘發瘡癰疖腫等疾病。飲食方面盡量選擇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山藥、白扁豆、荷葉、赤小豆、芡實、白蘿蔔、冬瓜、藕、陳皮、豆芽海帶、薏苡仁、竹筍、鲫魚等。

此外,李紅還向大家推薦如下幾個養生藥膳方。

薏苡木瓜粥:薏苡仁30克、木瓜10克、大米150克,一起煮粥可健脾祛濕、散寒止痛,适用于風濕患者。

赤豆薏米粥:赤小豆30克、炒薏苡仁30克、大米100克,一起煮粥可健脾祛濕、利尿消腫。

冬瓜皮蠶豆湯:冬瓜皮15克-30克、蠶豆3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湯,有健脾、除濕、利水、消腫作用,适用于心髒病水腫、腎髒病水腫等人群。

清炒山藥片:山藥300克、胡蘿蔔150克、木耳、黃瓜适量,将山藥、黃瓜、胡蘿蔔切片,木耳泡發、洗淨,放油加熱,再加入胡蘿蔔、黃瓜、木耳翻炒,最後放入山藥片快速翻炒,加鹽、雞精即可,可健脾清熱祛火。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陳荻雁

來源:新京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