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校銀行協同 資訊校園一卡通行

本文講的是<b>高校銀行協同 資訊校園一卡通行</b>,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建設校園一卡通系統,以取代以往校園内種類繁多的各種卡片。在這一過程中,關于校園一卡通建設的各種問題也紛至沓來。系統架構如何建立?立腳點又在哪裡?組織和管理采用什麼樣的方式比較好?

    中國人民大學并非國内最早構築校園一卡通系統的高校,但是一系列數字都在說明,人大校園卡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校園卡建設之路。在近日舉行的蘇州非接觸智能卡與城市通應用高峰論壇上,人大卡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向與會者剖析了人大建設校園卡的經驗和體會。

24天建起國内首個采用非接觸智能卡的校園卡系統

    人大校園卡正式完成規劃在2003年。2004年3月,人大校長辦公會正式通過予以實施。2004年8月,人大僅僅用了24天時間,就完成了整體系統架建構設,迎來了新的學年。

    雖然人大校園卡的建設與實施的速度在全國高校中都屬罕見,但這背後,是長達數年的系統規劃與論證和市場調查。正是長時間的缜密思考和規劃,讓人大校園卡從起步就格外穩健紮實,也才有後來的高速建設和高效運作。

    人大校園卡第一個特别之處在于,人大校園卡是國内最早采用非接觸智能卡(CPU卡)的高校校園卡系統。在卡片選型過程中,人大選擇了包括全球五大智能卡供應商——握奇資料在内的4家卡片供應商提供的非接觸智能卡。相對于很多校園卡系統采用的邏輯加密卡,智能卡有着高安全性、高應用承載能力、高擴充性、高運算能力。現在看來,卡片選型為人大校園卡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大校園卡第二個特别之處在于,相對于很多校園卡系統偏重消費的金融管理方向,人大校園卡注重在金融管理上的資訊管理。于是人大校園卡有了一個獨特的名字:綜合資訊證件卡。這張卡上有學生的照片,卡片裡也寫有學生的個人資訊。卡片大量借用了第二代身份證與城市通卡系統的技術,成熟的技術和采用國家統一标準使得人大校園卡從開始就有了豐富的資源和經驗作保障。

    人大校園卡第三個特别之處在于,它選擇了與銀行系統的緊密協同。卡片圈存采用了銀行系統轉帳的單一方式。這樣,銀行會每天提供交易資料給校園卡背景系統用于結算,而持卡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更可享受全天候24小時充值的便利。

4個人的卡中心 穩固高效的校園資訊化系統

    在缜密完備的規劃之下,人大校園卡如今正以驚人的高效穩定運作着。據人大校園卡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人大校園卡系統每天的交易數在幾十萬這樣的數量級,這一數字堪比校外海澱區單一銀行系統的水準。在每年開學的時候,這套系統在一天之内最高可以完成20000名學生的注冊,平均每個小時就可為2700名學生實作資訊的采集和注冊,卡片在24小時之内就可以發放給學生。而相對于很多高校十數人甚至更多的卡中心而言,人大校園卡卡中心僅僅隻有4個人。

    能夠實作這一驚人效率的原因,在于人大校園卡采用了高度自動化的營運體系。校園卡的充值可在銀行和銀行設在校園中的自助終端上完成,結算也由銀行與背景實施網絡化自動結算。而校園卡的查詢、挂失等操作也全部交由自助終端完成。在國内,很多校園卡選擇了現金充值的方式,而且充值時間也頗為集中,這使得負責管理這些校園卡系統的卡中心,幾乎有60%的工作耗費在卡片充值和挂失等業務上。

    而這套高度自動化的系統更玄妙的地方在于其前瞻性的資訊化管理架構設計。在人大校園卡系統要實作資訊管理乃至資訊挖掘并實作資訊決策的大思路之下,人大校園卡對資訊的管理和使用達到了國内校園卡的新高度。該負責人舉例說:“我們如何決定是否需要翻建、擴建圖書館?圖書館的借閱資料、門禁資料就是重要的決策基礎。”

    在這樣的要求之下,對龐大資料和資訊進行挖掘和管理的系統必須能夠保證高效而穩定的運作。人大校園卡系統能夠實作智能化運作,對于必須保證不停機運作關鍵核心子產品,都有高度智能化的監控診斷程式予以輔助,更有完備的安全和備援機制予以保障。

一卡通行與多卡并行 全新思路營造活力校園

    現在,人大校園卡在這套高效的系統之下正生機勃勃地為人大電子校務貢獻着力量。由膳食管理、電話計費、門禁管理、圖書借閱、财務收費、考勤考務、網絡計費、醫療收費、數字人大、銀行轉帳、電子閱覽、會議簽到諸多系統構成的人大校園卡系統真正實作了“一卡通行校園”。

    在這裡,人大校園卡活力來源之一——兼收并蓄——就不能不提。以雙界面CPU卡和純非接觸CPU卡為主體的人大的校園卡系統相容PKI卡、單雙界面CPU卡、邏輯加密卡、光電卡,這在其他校園卡系統中還不多見。人大卡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解釋說,之是以實作這樣一個卡片格局,主要是考慮到多種應用中的實際情況而來。比如校外人員在校内食堂就餐,就可以使用紙質的光電卡。又如教工家屬在水房打水洗澡,也可以不用正規發夾而使用邏輯加密卡。PKI卡則向學校高層上司提供額外的安全政策保障。這也是人大校園卡“整體項目的前瞻性和現實性、完備性和有效性作到了和諧、适度”建設思路的主要展現之一。

    人大卡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在總結經驗時提到了五點:一,嚴格遵循國家的各種規範和标準;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注重實效;三,樹立營運意識,提高系統自動化程度;四,融合多種系統并存,建立和諧工程;五,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适應資訊化發展。

    人大校園卡憑借戰略性的前瞻規劃和獨特的思路,已成為國内校園卡的典範之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路。當然,面對未來,校園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校園卡系統将如何發展?如何實作與城市資訊系統的對接與融合,乃至跨區域應用?相信不久的将來,這些問題都将一一解決,我們也将看到數字校園與資訊社會的真正融合。

作者:  郝靜

來源: IT168

原文标題:高校銀行協同 資訊校園一卡通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