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訊安全遇新挑戰 專家熱議下一代安全

本文講的是<b>資訊安全遇新挑戰 專家熱議下一代安全,</b>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資訊安全大會上,來自各大安全廠商的技術專家及行業領袖針對“建構安全生态系統——新一代資訊安全防護”的主題發表演講,并圍繞全新IT環境給資訊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帶來的挑戰及應對政策展開深入探讨。對此,IT168記者将會上的精彩發言進行整理,回顧資訊安全領域的重大事件和業界重要觀點。

 <b> 劉權:資訊安全代表我國核心競争力</b>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劉權介紹了我國資訊安全發展現狀,即資訊安全基礎設施的防護能力顯著提升,但是安全的隐患不容忽視,如使用者資訊洩露的事件頻發。随後,劉權介紹了我國資訊安全的發展态勢:一是全球網絡空間主導權争奪日益激烈,國際資訊安全環境更加複雜,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具有主權性質的第五空間,針對網絡空間的争奪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網絡空間的技術、手段的研發和網絡戰争資訊安全的部署,已經成為了未來不管是經濟還是國家的核心競争力,以及國際競争力至高點的領域。

  劉權表示,增強資訊安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資訊安全的建設必須建立在自主可控的産業體系之上,否則資訊安全很難從根本上保證。需要重視強化全體公民的資訊安全意識、重視資訊安全的立法工作、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應對網絡戰争,全球已經有将近三十個國家明确提出來建立網絡部隊,可以說網絡戰争也許是未來戰争的最新爆發的一種形勢,是以我們對網絡戰,網絡空間的一些威脅怎麼樣應對,這是需要到國家的層面去加以考慮。

  <b>高熾揚:個人資訊保護标準及相關工作</b>

  據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副主任高熾揚介紹,随着個人資訊在整個社會活動中間地位、價值的日益凸現,資訊系統中間處理的個人資料的量也在迅速增長,這使得如何開展對于個人的資訊保護工作成為整個國際上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國内個人資訊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調查顯示,60%以上的使用者遇到過個人資訊洩露或者濫用的問題,其中90%都遇到了垃圾短信,電話推銷等等,這一數字觸目驚心。需要整體建立一個标準架構,來完成對于整個安全的有效支撐。

  <b>綠盟萬慧星:下一代安全具備兩大特性</b>

  安全最核心是攻防,如何識别傳統技術不能識别的東西?萬慧星表示,傳統依靠黑名單方式是不夠對的,需要通過人的大腦識别出來,成為白和黑的環境配合,以正常環境為基礎,加上黑名單,最後識别出異常的情況。另外,下一代威脅是連續的動作。

  萬慧星認為下一代安全有兩個特性:一是Agent特性,即業務識别與資訊擷取的能力、處理邏輯和規則分離、靈活部署與快速更新的能力,需要技術不僅接網線,還要放到虛拟化平台上去。二是智能和對大資料的挖掘,需要Agent和後端智能機構、智能團隊做對接,發現異常下載下傳到本地做檢測和識别。

  <b>騰訊陳起儒:安全廠商肩負社會責任</b>

  據騰訊電腦管家進階産品總監陳起儒介紹,根據電腦管家雲安全統計,2012年第一季度感染量比去年上升67.69%,近期安全局勢更加惡化。從惡意軟體數量來看,每日攔截2500萬次,環比上升150%,博彩類、詐騙網站在第一季度尤其活躍。QQ、快播、淘寶網銀會成為木馬病毒制造者最關注的網站,網絡下載下傳、IM聊天、網頁挂馬是主要的方式。

  是以需要早期進行防禦。早期預警是指風險早期,最流行的攻擊手段通過各種方法避免或者減少惡意攻擊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防接觸、防入侵、抓潛伏、防爆發。陳起儒呼籲安全廠商不應該僅僅成為商人,成為産品營銷者,因為安全廠商和其他網際網路服務不一樣,廠商還肩負其他社會責任,如果安全廠商不作為,導緻的後果往往非常嚴重。

作者:王玉圓

來源:it168網站

原文标題:資訊安全遇新挑戰 專家熱議下一代安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