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百慧:綻放在兵團的铿锵玫瑰 創業成功帶動鄉鄰緻富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社會頻道 原創稿

她是開在戈壁灘的铿锵玫瑰,将一片片荒蕪變成豐收的田地;她不畏艱難,開拓創新,靠着雙手收獲了幸福生活;她叫呂百慧,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四團九連的一名黨員職工。

從普通群衆到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呂百慧依靠兵師團黨委各項惠民政策,圍繞種養結合創業創新, 積極探索多元增收途徑,在她自己富裕起來之後,還帶動更多人走上緻富之路。

近日,中央文明辦釋出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呂百慧光榮上榜,榮獲“助人為樂好人”的稱号。

呂百慧:綻放在兵團的铿锵玫瑰 創業成功帶動鄉鄰緻富

在八十四團九連,呂百慧接受采訪。受訪者供圖

艱苦創業 探索緻富之路

1995年,21歲的呂百慧和丈夫李新疆一起從四川老家來到兵團創業,初到八十四團九連,職工們的熱情和樸實一下子打動了呂百慧。很快,她和左鄰右舍就相處得像一家人。

前幾年,夫妻倆白天黑夜地在地裡幹活,他們開荒造田、打井、承包土地,住的是四處漏風掉泥的土坯房。沒有資金,就向朋友和銀行貸款。遇到種植管理中拿不準的,夫妻倆虛心向連隊幹部、技術人員和老職工學習。可是收成不見好,呂百慧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但她心想,既然開始做了,就必須堅持到底。

憑着這股韌勁,夫妻倆終于熬過了最艱苦的創業初期。2012年,呂百慧把低産田改造成了節水滴灌田,水肥有了保障,作物的産量上來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多年的辛苦總算有了回報。“都說幸福的日子比蜜甜,看着豐收的莊稼,我才真正嘗到了幸福的滋味。”呂百慧開心地笑了起來。

工作中遇上困難,呂百慧也不退縮,她在得知連隊冬麥計劃種植面積的任務沒有完成後,就找到連上司要求主動種植240畝冬麥。她虛心向連隊幹部、技術人員和老職工學習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方法。有時請他們來到農田裡現場咨詢,還将所學技術傳授給職工群衆。在承包土地的20年當中,呂百慧每年都把所有農産品交售給團場,帶頭完成連隊的交售任務,近幾年她們每年的土地收入達30多萬。

呂百慧:綻放在兵團的铿锵玫瑰 創業成功帶動鄉鄰緻富

呂百慧幫助九連少數民族職工傳授種植技術,測算棉花産量。受訪者供圖

成立合作社 帶領大家共同增收

窮而盼富不失志,富而思源不忘本。走上緻富路的呂百慧沒有忘記幫助過自己的連隊職工。2017年,她和丈夫牽頭成立了新惠養殖合作社,帶領身邊的職工群衆發展養殖。

夏裡哈爾·隊山别克是連隊年輕職工,小夥子勤勞肯幹又有想法,加入合作社後,經常和呂百慧一起交流經驗、研究市場行情,在養殖生産上互相幫助。經過兩年的發展,他的牛越養越多。“我加入合作社後,收入越來越多,生活越來越好,特别感謝呂阿姨的支援。”夏裡哈爾·隊山别克說。

九連哈薩克族職工伊力缺乏種植技術,地裡的收入不高。呂百慧不僅手把手傳授種植管理經驗,還幫助伊力墊付了女兒上大學的3000元學費。

這兩年,呂百慧抓住牛羊市場行情好的有利時機,幫助社員們擴大養殖規模,解決生産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共同增收緻富。她經常說:“種地也好,養殖也好,都要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苦後甜的,緻富也是一樣。隻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輸就一定有收獲”。

不忘初心 熱心公益事業

“兵團是一塊充滿希望的熱土,現在我的生活好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别人。”熱心公益事業、樂于幫助他人是呂百慧的初心。

每年“三八”婦女節期間,她都會和婦聯一起慰問貧困婦女,給她們送去面粉、清油等生活物品;每年六一兒童節,她都會給家庭困難的孩子送去節日的禮物;每到春節、重陽節,她還經常去團養老院看望老人等等。

“老一輩兵團人為團場的建設做了一輩子的貢獻,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現在他們年紀大了,希望這些老人在晚年能得到更多的關心。”呂百慧說。老軍墾身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直影響着她。正是這種精神,讓她選擇了留在兵團,把根紮在了團場。

2015年春節,呂百慧給養老院的每位老人送去了帽子、手套和棉鞋,還把養老院裝扮一新,增添了節日的氛圍。2020年,她積極響應全團全民抗“疫”的号召,為團場疫情防控的一線醫護人員、幹警等送去水果、牛奶等慰問物資。近些年,呂百慧慰問資金累計達10萬餘元。

呂百慧:綻放在兵團的铿锵玫瑰 創業成功帶動鄉鄰緻富

2020年11月,呂百慧在八十四團托裡社群開展 “百惠助老”活動。受訪者供圖

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與使命。“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要向老一輩兵團人學習,力所能及的去幫助身邊人,讓更多的職工群衆過上好日子。”呂百慧堅定地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