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作者:貓爺曆史觀

春秋時期的某一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一天本該是魯國公子姬息姑的大婚日子。然而由于命數的錯綜複雜,由于姬息姑的老爹魯惠公的好色,這一天的夜裡卻成了了魯惠公自己的洞房花燭夜。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是這樣的……

話說這魯惠公的第一任嫡妻叫孟子,孟子死的早,于是随同孟子一起陪嫁過去的聲子之後就被扶了正,成了魯惠公的繼室。而姬息姑正是魯惠公和聲子所生的兒子,雖然聲子的出身卑微了一些,但怎麼說也被扶了正。按理說,姬息姑自然成了魯惠公的合法繼承人。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恐怕當時魯惠公本人也是那麼認為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在姬息姑成年後,為這個繼室所生的兒子求取宋武公弟弟的女兒仲子為妻。如果一切都能夠順理成章的善始善終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将會單調至死。就在魯惠公派人将仲子迎娶到魯國後,魯惠公見了仲子的美貌後,竟然情不自禁的将其據為了己有。

這種事在中國曆史上,在春秋戰國時期并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無論怎麼說,在文明社會這都是一種背德行為。作為一國之君,搶走了兒子的未婚妻,魯惠公做的确實不咋地。然而站在權力的上端,見色起意的魯惠公最終還是将未來的兒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媳婦。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對于父親的行為,姬息姑持什麼态度,這個曆史沒有記載。不過根據人之常情的推測,任何一個男人面對如此羞辱都應該是怒火中燒甚至忘乎是以的。魯惠公奪走了仲子後,後來仲子為魯惠公生下了一個兒子姬允。父親奪走了姬息姑的未婚妻,并且日後還将仲子的兒子姬允立為了太子。

如此來看,魯惠公對姬息姑确實太刻薄了。然而盡管如此,魯惠公和兒子姬息姑之間還算保持的比較平靜。魯惠公死後,按照宗法制度太子姬允應該登基繼位。然而由于當時姬允還是個孩童,而姬息姑當時已經成年并且在群臣中間也比較有威望。是以在群臣的建議下,考慮到魯國的穩定,後來姬息姑就代弟弟姬允成了實際上的國君,代行國君執政,這就是魯隐公。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魯隐公并不是篡位,他隻是暫時的先代替年幼的弟弟姬允做國君。将來姬允有了執政的能力後,魯隐公還會還政的。魯隐公當時是這樣想的,姬允長大後他也是打算要這樣做的。然而事與願違,就在魯隐公準備讓位還沒讓給弟弟姬允的時候,姬息姑卻糊裡糊塗的被亂臣賊子羽父給殺了。

根據曆史的記載,羽父是魯國的大夫。由于幾次帶兵打仗有功,後來成了魯國實際上的執政大臣。羽父曾勸說魯隐公除掉姬允,做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君。并且羽父還向魯隐公保證,如果魯隐公點頭,羽父願效犬馬之勞。可是魯隐公并不想那樣做,羽父好說歹說,最終還是被魯隐公徹底的拒絕了。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估計當時羽父也并非全然為了魯隐公考慮,或許羽父勸魯隐公殺姬允的背後還埋藏着更大的禍心。幸好魯隐公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才沒有讓羽父輕易得逞。然而蠱惑魯隐公不成,羽父又跑到了姬允的背後嚼舌根子。羽父對姬允說,魯隐公為了成為真正的國君将要除掉他。最終姬允由于年輕氣盛,被羽父成功挑唆。

魯隐公姬息姑,本來打算好了在菟裘(今山東泗水)這個地方修建一所房子,然後把君位還給弟弟他好在哪裡頤養天年。畢竟代替弟弟做了十幾年的魯國國君了,姬息姑這一輩子也算是巅峰過了。可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羽父來,最終姬息姑的計劃被這個人徹底打破,姬息姑本人也最終殒命在了羽父之手。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而作為一國之君,魯隐公那麼輕易就被羽父所殺,這跟他重情義的性格也不無關系。魯隐公早在還是魯國的公子時,曾帶兵和鄭國打過仗。不幸的是兵敗被俘,後來通過賄賂鄭國的大夫尹氏才得以逃脫。是以,回國後魯隐公就把尹氏的家神供奉在了一個園子裡。經常去祭拜一番,祭拜完了他總是習慣性的先住在附近的大臣蒍氏家裡。

而羽父當時正是抓住了這個可趁之機,最終了結了魯隐公的一生。而且羽父和姬允謀劃殺死了魯隐公,後來還冠冕堂皇的将罪名都推到了蒍氏身上。魯隐公考慮不足被亂臣賊子所害也就罷了,蒍氏最後也成了替罪羊跟着魯隐公一起去了。說到這,不得不為蒍氏歎一聲冤枉。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有了蒍氏這個替罪羊,羽父的弑君之罪自然成了子虛烏有的事情。魯隐公死後,姬允自然而然成了新一代的魯國國君即魯桓公。魯桓公繼位後,羽父繼續大富大貴得了善終。而魯桓公就不然了。話再說回來,魯隐公的父親、弟弟欺負他也就算了了,魯隐公做魯國的代理國君時臣子也跟他過不去。

話說當時魯國的棠地有個很會捕魚的人,魯隐公聽說後就打算去現場看看此人是如何捕魚的。但卻遭到了老臣公子區的極力反對,公子區叽裡咕噜說了一大堆,說的魯隐公啞口無言。但魯隐公還是放不下心中的好奇心,最後來了句:觀看捕魚是次要的,微服私訪才是主要的。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隐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盡管公子區極力反對,最終魯隐公還是去了棠地。關于這棠地今天的具體地理位置,由于曆史的缺失不得而知。不過根據相關記載,至少在今天山東魚台縣的周圍。因為今天的魚台縣的縣名,就是根據魯隐公觀魚台的遺迹而來。

而又不得不說的是,魯隐公之是以最終身死名敗,這和他不果斷的性格不無關系。魯隐公代行國君執政十多年,讓魯國的政治充滿了許多不确定性。這也讓魯隐公自己變得很沖突,做事不那麼果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魯隐公最後也可謂自食其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