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作者: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恐龍指的是屬于“恐龍總目”的一大類生物,最早的恐龍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大概在6500萬年前因為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巨大災難而幾乎消失殆盡。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恐龍大概就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出現的暴龍了。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

但是問大家一個問題:恐龍是冷血動物嗎?恐怕絕大部分人聽到這個問題之後都會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了!而理由也非常簡單,恐龍是一種蜥蜴,既然蜥蜴是冷血動物,那麼恐龍就應該也是了。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恐龍最初被認為跟蜥蜴很相似△

這麼想固然有點兒道理,“恐龍”的英文單詞Dinosaur的拉丁文意思就是“恐怖的蜥蜴”,這說明科學家在發現恐龍的化石之後也不假思索地認為這種動物就是蜥蜴的一種,是以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人們一直相信恐龍應該就是冷血動物。

但是恐龍并不是一種蜥蜴,事實上,恐龍跟現在的鴕鳥的親緣關系可能更加近一些。是以一廂情願地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過于武斷,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讓人們不得不相信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恐龍很有可能不是一種冷血動物。

事實上,“冷血動物”這個說法不太準确,更加準确地說應該是“變溫動物”。這種動物是相對于恒溫動物而存在的。

恒溫動物體内有條件體溫的機制,比如說我們人類就是一種恒溫動物,在外界環境降低的時候,我們會通過加快新陳代謝而來生成更多的熱量,幫我們保持體溫;而在外界環境身高的時候,我們又會通過流汗這種方式來散熱、降低體溫——總之,我們的體溫會被維持在36.5℃左右。

而變溫動物的體内則沒有這種溫度調節機制,他們的體溫隻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以變溫動物在天氣太熱、太冷的時候都無法活動。比如說剛剛說到的蜥蜴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變溫動物,這種動物需要冬眠以應對寒冷的天氣,而在夏天的中午的時候,他們也需要躲在陰涼的地方一動不動,防止身體過熱。下圖就是跟環境溫度幾乎一樣的蜥蜴,相比較之下人類的體溫則跟環境溫度不同。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蜥蜴與環境溫度幾乎一緻△

那麼已經滅絕的恐龍到底是一種恒溫動物,還是一種變溫動物呢?恐龍已經滅絕,是以直接觀察恐龍已經不可能,我們需要從化石中尋找蛛絲馬迹。

在上個世紀早期的時候,恐龍是一種變溫動物幾乎是毫無疑問的——一方面是因為恐龍是一種蜥蜴的觀點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跟考古發現不足有關。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人們都認為恐龍是一種行動緩慢的變溫動物。

而且也有人拿出證據來證明恐龍是一種變溫動物,比如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一位加拿大學者泡爾·約翰斯湯就在研究了大量的恐龍骨骼化石之後提出,恐龍骨骼帶有明顯的“年輪”特征,這說明恐龍在生長的過程中對冷熱非常敏感,春去秋來之間才有了如此的骨骼特性,就好像樹木的年輪一樣。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恐龍骨骼上帶有年輪△

與之對應的,現在的變溫動物也大都有這種骨骼的特點。比如說鳄魚的牙齒切開來之後也會有這種“年輪”,是以人們認為恐龍必定是冷血動物。

最早提出恐龍是恒溫動物的學者是古生物學家巴克,他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這個假設,并且瞬間引起了這個生物學界的轟動,因為人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假設。

而巴克的觀點是從質疑“恐龍是一種蜥蜴(爬行動物)”的觀點開始的。他認為,恐龍的四肢是位于軀幹的正下方,這明顯跟爬行動物有很大的差別。而恐龍這樣的身體表明他們相比爬行動物擁有更加快速的移動能力,而且他們不需要像爬行動物那樣緊貼地面、隐藏自己。是以恐龍應該會擁有更高的身體代謝率,他們很有可能是一種具有體溫調節機制的恒溫動物。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鳄魚(左)和恐龍(右)的髋關節△

而除了如此粗糙的“證據”之外,有科學家研究了恐龍骨骼化石上的紋路,發現這些紋路表示恐龍的微血管非常密集,這顯然是一種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的證據;還有科學家研究了恐龍群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比例,發現被捕食者比例遠遠高于捕食者,這說明這些捕食者需要更多的獵物才能夠養活自己,這也是一種新陳代謝高的表現,等等,各種證據不一而足。

就算是曾經作為證明“恐龍是一種變溫動物”的證據——恐龍骨骼上的年輪也被反過來用證明恐龍是恒溫動物。因為大量的證據表明,恒溫動物的骨骼中也會出現這種年輪結構,而且對比蜥蜴、鳄魚的骨骼,恒溫動物的年輪與恐龍的年輪更相似,這反而表明恐龍是一種代謝率很高的恒溫動物。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哺乳動物的骨骼也有年輪△

甚至于有科學家會提出,棘背龍身背後的像帆一樣的結構就是用來調節身體溫度的,就好像背着一塊巨大的散熱片一樣。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棘背龍背後的帆狀結構△

雖然衆多證據都表明恐龍有着不符合變溫動物的高代謝率,但是跟真正的恒溫動物比起來,恐龍又似乎不太像恒溫動物,比如說他們的生長率要低于恒溫動物。

于是又有科學家提出來一種觀點,恐龍既不是恒溫動物,也不是變溫動物,而是一種神奇的“中溫動物”。這種動物雖然可以通過體内的新陳代謝來獲得熱量,但是他們的新陳代謝機制不是那麼完善,導緻他們的體溫并不是穩定的。

這種動物幼年時期體溫較低,等成熟之後體溫又提高了,比如說鮪魚、棱皮海龜就具有這樣的特征。這是因為随着動物長大,他們的體表的散熱面積相比自身體積的比例迅速下降,是以才會導緻這種奇特的現象。

如下圖所示,就是2014年發表于《科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作者通過對比了不同動物的生長率之後提出了這種獨特的觀點。圖中,藍色動物為變溫動物,黑色為中溫動物,紅色則是恒溫動物。

它不是冷血殺手:恐龍也有可能是一種恒溫動物冷血動物VS恒溫動物恐龍最早被認為是一種變溫動物但是,恐龍是恒溫動物的證據更多但是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總結一下

△不同生物的獨特屬性△

是以,關于恐龍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生物,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很簡單的答案了。随着新的證據的到來,也許關于恐龍血的溫度還會有新的認識。

大量的證據表明,恐龍不是一種冷血動物(變溫動物),但是相比我們現在普遍見到的恒溫動物,這種生物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但是随着這種生物的滅絕,事實的真相可能需要技術的進步和更多的化石證據才能夠逐漸發覺。

總之,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可能最開始也不會相信,這種被稱為“恐怖的蜥蜴”的生物居然并不是冷血殺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