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走向移動化應該遵守的五大規律

本文講的是<b>銀行走向移動化應該遵守的五大規律</b>,各大銀行都加入了移動的軍備競賽,不斷向他們的旗艦移動應用中增加新功能,大家在錯誤的道路上比拼:看誰家的移動應用更接近全功能的web網站。

  不幸的是,這極大損傷了客戶體驗。

  大型銀行,以及大多數大企業們都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移動應用設計的基本原則就是簡潔和直覺。

  這可能有點違背直覺,但觀察最成功的個人移動應用我們發現,功能越少的的移動應用往往能夠提供更好的移動體驗。這不僅僅是因為越多的功能将分散收益,而是因為過多的功能反而會給産品減分。

  但為什麼移動銀行應用,與很多企業級軟體産品一樣,仍然存在類似微軟Word的問題(随着使用者基數的增長,新版本反而不如舊版本)?

  以下我們列出導緻大企業的移動應用客戶體驗糟糕的五大原因,通常這些都與産品的複雜性有關。

  

銀行走向移動化應該遵守的五大規律

<b>  一、一緻通過的都是“極品”</b>

  對于像移動這麼性感的事情來說,每一個資深經理都對自己的設計美學自視極高,而組織越龐大,參與讨論的人就越多。當所有人都達成共識的時候,通常會弄出一個亮瞎人眼的産品。(編者按:例如京東的新Logo,國航的App)

  其實,最棒的移動應用,通常都是個人的獨立意志展現,而真正的産品大師通常也具備工程師背景,而且喜歡特立獨行。

  而特立獨行的産品大師,通常都不會出現在大企業裡,是以如果一家企業希望自己的産品卓爾不群,他們往往需要從外界聘請一位。

  如果你幸運的話,會找到一位擅長社交技巧的大師,此人具備天賦和幽默感,能讓企業IT部門的圓桌騎士們欣然認同其想法。

<b>  二、移動優先,而不是客戶優先</b>

  調查任何一款移動銀行應用的使用者,你會發現他們根本搞不清楚程式到底有多少功能。

  奇怪的是,雖然使用者連已有的功能都沒有摸清楚,但他們還是會為将來的新功能列出五花八門的願望清單(雖然其中很多功能其實已經有了,隻是他們沒發現)

  聽取客戶的意見沒錯,但大銀行擁有數以百萬級的使用者,各種需求的聲音都會被放大,此時你需要做的是引導需求,而不是迎合需求,記住如果您恪守所謂的客戶優先,那麼你永遠無法做到移動優先。

  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為擷取移動應用使用者回報最為重要的管道——App Store的崩潰,對銀行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

<b>  三、建設你自己的應用商店,而不是緊盯App Store裡的評論</b>

  App Store是專為少數極端客戶準備的射擊場,當一位客戶給出一顆星評分并發表大段存在感十足的咒罵時,使用者和企業雙方都陷入溝通的僵局。App Store的匿名制度扼殺了社群概念,無法展開有效對話,也無助于給出有有意義的答案。

  考慮到Google Play和App Store兩大應用市場的僵化和固執己見,企業開發者唯一的選擇,就是繞過他們。任何重視移動戰略的企業都應當建立自己的應用商店,培育自己的充滿活力的移動社群,在那裡與客戶建立聯系。

<b>  透明度就是競争優勢</b>

  如果大企業渴望在移動領域有所作為,他們應當充分利用移動應用社群讓客戶了解他們的産品路線圖,增加透明度。當然,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商業争議,尤其在銀行業,那些老一輩們會告訴你,别讓對手知道你的秘密計劃,那樣會讓競争優勢蕩然無存。

  請原諒老一輩的老套思想,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并提醒他們如今其實沒有所謂的商業機密,尤其是當那些管理顧問回到老巢的時候。告訴他們:透明度就是競争優勢!

<b>  四、移動不是萬靈藥</b>

  我們并不是說移動應用不能節省成本,而是需要平衡移動投資與傳統管道投資。

<b>  五、大企業不懂小的美</b>

  移動需要短小精悍的團隊,最頂尖的移動産品天才都像優秀的編輯一樣善于剝離——隊伍、代碼、應用等等。他們能撇除所有中間層,直達事物的核心。而這樣一個産品大師需要的的往往是一個簡單的移動應用,一個超級小的團隊,這些都是反直覺的,甚至是反(大企業)文化的,要知道在大企業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标準通常是其所管轄的團隊的規模。而當移動領袖逆其道而行的時候,大企業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肯定和支援。

  當企業大多數人因對移動一無所知而獲得薪水時,移動産品領袖的很多做法對他們來說都是反直覺的。“那家夥還沒徹底完蛋,他現在是一個獨立貢獻者,哈哈!”,這是對移動領袖的嘲笑,對于那些在大企業中精簡團隊、潛行修煉的移動領袖來說,這一切都充滿了個人職業風險,将企業移動應用精簡到極緻是一個長期而血腥的戰鬥,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對于企業的上司來說,對于移動領袖最大的支援就是樹立新的文化,全力支援那些甘冒風險的文藝範産品大師,嘗試去欣賞欣賞“小的美”。

作者: 小新

來源: IT168

原文标題:銀行走向移動化應該遵守的五大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