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圖/小羅
前幾天逛視訊網站的時候,一部老劇場版動畫的高清版本被推到了我的首頁。我點進去,本想拖着進度條随便看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來。
那是2000年由川尻善昭監督的《吸血鬼獵人D》。我還回去翻了自己的豆瓣頁面,發現第一次看的時候是2014年,那會兒就已經在短評裡盛贊過了。7年過去,劇情我已經記不太清,隻知道,論畫面,《吸血鬼獵人D》絕對是同時代作品中的集大成者。川尻善昭壓抑的鏡頭語言搭配脫胎自天野喜孝(他負責小說版插圖)的華麗人設,還有當年精細的手繪質感……光從視覺上講,這部劇場版簡直是賽璐璐時代最後的狂歡。
這個月下亮相的鏡頭實在太經典,即使是沒看過劇場版的人大機率也會在某些地方見過。因為小說早在1983年就開始連載,傳言說獵人D的形象啟發了遊戲“惡魔城”系列乃至漫畫《皇家國教騎士團》中的阿爾卡多,但難有定論
天野喜孝的插畫糅合了東方的妖冶和西方的華美,用來表現這種日系哥特故事再合适不過。2000年的劇場版在畫風的還原度上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之前提過,複古、哥特、蒸汽朋克這類要素是我的審美軟肋,走過路過總會多看一眼。不過,不管是動畫、影視還是遊戲,我也不是碰見一個愛一個。往好了說,這些元素長盛不衰,始終很受歡迎,閱聽人廣且很容易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壞了說,它們已經被人用得太多了,如果做不出個性,就隻能泯然衆人。
而《吸血鬼獵人D》的美術就屬于那種不光很有特色,放在現在看也絕不過時的神奇作品。雖然裡面的主要人物和建築都透着一股19世紀的貴族做派,故事實際上發生在未來的某次核戰争之後。裡面的吸血鬼繼承了長壽、怕光、怕十字架之類的古老特性,同時掌握着諸如宇宙飛船和空間站之類的失落科技……
聽起來很混搭,挺離譜,但當一個特别像樣的哥特風空間站在螢幕上出現,這幅畫面極大地震撼到了我。這個看起來能讓背景畫師掉光頭發的鏡頭可能也就出現了兩三回。主人公在沙漠中行走的時候,從帽子到披風、到馬,都是複古的樣子,被黃沙半掩埋的、看起來很現代的建築殘骸則營造出了非常荒涼的效果,和整個故事想要表達的孤高氛圍相輔相成。
反正我是沒在其他作品裡見過這樣華麗詭谲的宇宙空間站
相比之下,一些更流行的以吸血鬼為主人公的影視作品,比如《暮光之城》乃至《發現女巫》這種的,卻讓我感覺不太對勁。除了故事瑪麗蘇之外,我總覺得現代背景極大地削弱了這個題材的魅力,除了套了層奇幻皮之外,在根本上和其他肥皂劇沒有太大差別。
我思考過,為什麼這種故事的世界觀往往要和複古設定扯上關系才最“有那味”。大概是因為那種時期本身就有兩副面孔:一面是華美光鮮的建築、裝飾,以及所謂上等人的繁文缛節;另一面卻是野蠻發展的科學、醫學,還有普通人極為肮髒惡劣的生存環境。諸如此類充滿沖突和反差的背景,大概就是吸血鬼這樣華麗又血腥的生物活動的最好舞台。
至于把重點放在吸血鬼身上的遊戲,單論世界觀的話,我覺得《吸血鬼》(Vampyr)比較有意思。這個遊戲玩起來有很多缺點,比如傳送點設計不合理、小地圖聊勝于無,當老好人的話一個周目的技能成長非常有限,武器大都很弱而且有些感覺不太契合人設。不過,它的故事很好地表現了主人公身份上的沖突:都淪落到要在陰溝裡抓老鼠喝血了,還要盡力維持體面人的樣貌和思維;一個以救人為業的醫生,最快捷的變強辦法卻是吸血殺人,Boss戰的設計在視覺上也足夠賞心悅目。這幾點,應該足夠讓它從海量的吸血鬼和哥特題材中脫穎而出了。當然,最近《生化危機:村莊》中大受歡迎的蒂米特雷斯庫夫人也是很厲害的設計。
《吸血鬼》的第一個Boss戰來得猝不及防。雖然當時被打得挺慘,Boss手裡的大十字架和AOE滿地炸開的藤蔓般的血花還是很震撼的
我個人挺想玩到更多這類題材和風格的遊戲,畢竟它們最少也會是一出視覺盛宴。不過,就像剛才說的,要把這種題材做得出彩,還是不容易。對此,我們也隻能保持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