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德沛教授:雲計算和網格計算差别何在

本文講的是<b>錢德沛教授:雲計算和網格計算差别何在</b>,【IT168 資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錢德沛教授介紹了自己關于雲計算的看法,并分析了雲計算與網格計算、Web計算等的差異,并提出雲計算應該與網格計算結合、取長補短。

雲計算與網格計算的概念

  首先,究竟什麼是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呢?錢教授指出,雲就是網際網路——做網絡的似乎總是把網絡抽象成雲;雲計算就是利用在Internet中可用的計算系統,能夠支援網際網路各類應用的系統。雲計算是以第三方擁有的機制提供服務,為了完成功能,使用者隻關心需要的服務,這是雲計算基本的定義。

  相對于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和分布式計算,雲計算擁有明顯的特點:第一是低成本,這是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是虛拟機的支援,使得在網絡環境下的一些原來比較難做的事情現在比較容易處理。第三是鏡象部署的執行,這樣就能夠使得過去很難處理的異構的程式的執行互操作變得比較容易處理。第四是強調服務化,服務化有一些新的機制,特别是更适合商業運作的機制。

那麼網格計算的特點又是什麼呢?

  網格計算有了十幾年的曆史。網格基本形态是什麼?是跨地區的,甚至跨國家的,甚至跨洲的這樣一種獨立管理的資源結合。資源在獨立管理,并不是進行統一布置、統一安排的形态。網格這些資源都是異構的,不強調有什麼統一的安排。另外網格的使用通常是讓分布的使用者構成虛拟組織(VO),在這樣統一的網格基礎平台上用虛拟組織形态從不同的自治域通路資源。此外,網格一般由所在地區、國家、國際公共組織資助的,支援的資料模型很廣,從海量資料到專用資料以及到大小各異的臨時資料集合,在網上傳的資料,這是網格目前的基本形态。

雲計算與網格計算差別何在

  可以看出,網格計算和雲計算有相似之處,特别是計算的并行與合作的特點;但他們的差別也是明顯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網格計算的思路是聚合分布資源,支援虛拟組織,提供高層次的服務,例如分布協同科學研究等。而雲計算的資源相對集中,主要以資料中心的形式提供底層資源的使用,并不強調虛拟組織(VO)的概念。

  其次,網格計算用聚合資源來支援挑戰性的應用,這是初衷,因為高性能計算的資源不夠用,要把分散的資源聚合起來;後來到了2004年以後,逐漸強調适應普遍的資訊化應用,特别在中國,做的網格跟國外不太一樣,就是強調支援資訊化的應用。但雲計算從一開始就支援廣泛企業計算、Web應用,普适性更強。

  第三,在對待異構性方面,二者理念上有所不同。網格計算用中間件屏蔽異構系統,力圖使使用者面向同樣的環境,把困難留在中間件,讓中間件完成任務。而雲計算實際上承認異構,用鏡像執行,或者提供服務的機制來解決異構性的問題。當然不同的雲計算系統還不太一樣,像Google一般用比較專用的自己的内部的平台來支援。

  第四,網格計算用執行作業形式使用,在一個階段内完成作用産生資料。而雲計算支援持久服務,使用者可以利用雲計算作為其部分IT基礎設施,實作業務的托管和外包。

  第五,網格計算更多地面向科研應用,商業模型不清晰。而雲計算從誕生開始就是針對企業商業應用,商業模型比較清晰。

  總之,雲計算是以相對集中的資源,運作分散的應用(大量分散的應用在若幹大的中心執行);而網格計算則是聚合分散的資源,支援大型集中式應用(一個大的應用分到多處執行)。但從根本上來說,從應對Internet的應用的特征特點來說,他們是一緻的,為了完成在Internet情況下支援應用,解決異構性、資源共享等等問題。

  那麼,網格計算和雲計算有沒有可能取長補短、互為補充呢?錢教授提到,如果這兩者結合起來,也許可以聚合大量分散的資源,進而支援各種各樣的大型集中應用以及分散的應用。

  最後,錢教授還談到,在雲計算技術方面,有三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第一是安全,因為要想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必須取得使用者的充分信任。第二是标準化,不能再走中間件的老路。第三是開源,要走開放的平台,這樣才有發展。

原文釋出時間為:2009-06-19

本文作者:IT168.com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标題:錢德沛教授:雲計算和網格計算差别何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