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丈夫是開國大将,父親是毛主席的老師,與丈夫失散10年絕不改嫁

1938年的某天,毛主席在延安的窯洞中請一對特殊的夫妻吃飯,這一天毛主席心情很好,他讓廚房一定要搞點有肉的菜招待這對夫妻。

臨近午飯時間,一位戴着眼鏡,身材很高的年輕男士來到毛主席的住處,他的後面還跟着一位長相清秀的女士,毛主席連忙招呼他們到家裡坐,年輕男士看到桌上有一道辣椒炒肉,他笑着對毛主席說道:“主席!怎麼還有肉吃啊?我們讓主席破費了!”

她丈夫是開國大将,父親是毛主席的老師,與丈夫失散10年絕不改嫁

許光達和毛主席的合影

毛主席笑着擺擺手,讓這對夫妻坐下吃飯,這天中午毛主席還準備了酒,毛主席端起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祝賀你們夫妻團聚,好久沒有看到許光達笑得這麼開心了!今天這頓飯算是為小鄒接風洗塵了!”

這對夫妻,男的正是後來成為開國大将的許光達,女的正是陪伴許光達将軍一生的鄒靖華,此時許光達和鄒靖華已經10年沒有見面了,這是他們新婚分别10年後首次團聚。

鄒靖華聽到毛主席的話後有點不好意思,她端起酒杯說道:“感謝主席請我們吃飯!”

毛主席笑着問道:“鄒老師身體怎麼樣了?當年一别,我可是許久沒有見過他了!”

鄒靖華愣了一下,她沒想到毛主席會突然關心她的父親,她點點頭說道:“父親身體很好!我投身革命的時候,他還說很想念當年和毛主席相處的日子呢!”

鄒靖華的父親叫鄒希魯,曾是長沙師範學校的授課老師,當年毛主席在長沙師範學校學習的時候,鄒希魯老先生正是毛主席的國學老師,毛主席對鄒希魯淵博的學識很是敬佩,鄒希魯先生也對年輕時的毛主席贊不絕口。

毛主席說道:“那就好,我多年未見鄒老師了!哪天再去湖南的時候,一定要登門看望鄒老師!”

鄒靖華很開心地說道:“那我父親一定會高興壞了!他經常想念毛主席呢!”

一片歡笑中,許光達的心情很好,他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他時不時地看看妻子,許光達幾次談到工作上的事情,毛主席都笑着說道:“光達啊!你就是改不掉飯桌上談工作的習慣!今天是家宴,我請你們夫妻吃飯,就不談工作了!你真是個操心的命哦!”

毛主席對許光達的信任和愛護是和别人是不一樣的,1932年許光達将軍在指揮應城戰鬥的時候中彈負傷,彈頭打入的位置刁鑽,國内當時的醫療條件沒辦法取出彈頭,毛主席命人将許光達送往蘇聯治療。

不久後許光達在蘇聯進入莫斯科國際列甯學院學習軍事,1937年抗戰爆發不久後,許光達學成歸國,毛主席得知後很是高興,許光達抵達延安的時候,毛主席親自前去迎接他,這件事讓許光達很感動,許光達晚年的時候回憶說:“我一生都是毛主席的學生,當年我回到延安時,毛主席親自來迎接我,當他溫暖的大手握住我的手時,我内心無比激動,從那時開始我就決定要追随毛主席一生!”

毛主席曾經說過:“許光達是我們軍中的大知識分子,我們凡事要多聽聽年輕人的建議,我是喜歡和許光達這樣的年輕人說話的!”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後來的解放戰争中,著名的延安保衛戰許光達為了保衛毛主席,率軍徹夜急行,血戰烏龍鋪寸步不退,在毛主席眼裡,許光達是戰将,是忠勇之士。

毛主席喜歡許光達豁達的性格,毛主席曾和周總理聊天時說過:“許光達和鄒靖華的婚姻是所有人的典範,這對夫妻共患難,共生死,讓人佩服!”

之前我們提到許光達和鄒靖華分别了十年之久,這其中的磨難和辛酸,沒有經曆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她丈夫是開國大将,父親是毛主席的老師,與丈夫失散10年絕不改嫁

許光達和妻子鄒靖華的合影

鄒靖華的父親叫鄒希魯,他不但是毛主席的老師,也曾是許光達的老師,鄒希魯是晚清時期的舉人,在湖南來家辦過私塾,許光達小時候就在鄒希魯的私塾中念書。

鄒靖華和許光達初識的時候還都是少不更事的少年,有一次許光達在私塾學習的時候暈倒,等到他醒來的時候,有一位小女孩在自己身邊照顧他,小女孩笑着說道:“哥哥你醒了啊!”

這個小女孩正是鄒靖華,許光達聽着甜甜的聲音,對這個善良的小女孩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後鄒家發生變故,鄒靖華的母親去世了,父親鄒希魯很傷心,鄒靖華年長的哥哥覺得家裡人口太多,便提議早點讓鄒靖華嫁人。

鄒靖華知道女人嫁人就像第二次投胎,她很想自己能嫁給一位疼愛自己的丈夫,此時鄒靖華想到了那個善良的大男孩許光達,便說道:“要我嫁人也可以!我想嫁給許家的哥哥!”

鄒希魯親自上許光達家裡提親,許光達的父親一口就答應下來,1928年的時候,20歲的許光達和18歲的鄒靖華在湖南老家舉辦了簡單的婚禮。

用鄒靖華自己的話說,她和許光達雖然早就認識,但是他們兩人的婚姻其實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包辦婚姻。

可是就是這樣的包辦婚姻,讓許光達和鄒靖華相愛一生,生死相随。

許光達和鄒靖華結婚僅僅28天後,許光達便離開了剛剛組建的家庭,前往延安工作。這一年許光達能回老家本來就是為了躲避敵人的抓捕,在之前許光達一直從事兵運工作,因為身份暴露遭到敵人的通緝,他剛剛和鄒靖華結婚不久,敵人已經追查到他的蹤迹,準備前去湖南抓捕他,得知這個消息的許光達隻好匆匆離開湖南,前往延安工作。

臨行前許光達對鄒靖華說道:“我此番離去,實為革命!前途上定會充滿危險,如果日後我們夫妻有機會再見自然是好事,如果我為革命而犧牲,你就另選良人嫁了,不必為我守寡!”

聽到許光達的話,鄒靖華的熱淚忍不住流下,鄒靖華幫許光達整理了一下衣領說道:“我等你回來!如果你真的出事,我就給你的父母養老送終,這輩子我都是你的妻子!除了你,我不會再嫁人了!”

時光就像是指縫裡的沙子,很容易就溜走了,許光達和鄒靖華這一離别就是10年之久,這10年鄒靖華在許家侍奉許光達的父母,時間久了,鄒靖華身邊總有人勸說她改嫁,她的親戚經常和鄒靖華說道:“這麼多年都沒有許光達的消息,你還年輕,重要為自己的将來打算,還是改嫁吧!”

鄒靖華聽到親戚這麼說後,她冷冷地對這位親戚說道:“你以後不要來我家了!我們許家以後不會和你來往了!”

鄒靖華身邊所有的人裡,隻有父親鄒希魯一直支援女兒的做法,但是鄒希魯看着女兒一個人挑起了許家的擔子,他也無比心疼,有一天鄒希魯去看望女兒,剛走到門口時就聽到許光達的父親說道:“好姑娘!你不必再等許光達了,我今天在集市上聽說他已經犧牲了!”

鄒希魯聽到這話差點暈倒在許家門口,鄒靖華哭着說道:“我不相信!他一定還活着!”

鄒希魯站在許家的門口不敢進去,他不忍心看到女兒淚流滿面的樣子,長長的沉默以後鄒靖華說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堅決不改嫁,除非我親眼看到許哥哥的屍體!”

鄒希魯了解自己的女兒,鄒靖華性格善良溫柔,可是她的骨子裡有着一種獨特的堅強和倔強,最終鄒希魯默默離開了,始終沒敢進門。

她丈夫是開國大将,父親是毛主席的老師,與丈夫失散10年絕不改嫁

許光達(右)和妻子鄒靖華(左)的合影

1938年的正月裡,毛主席的另外一位老師徐特立先生來到長沙,當時八路軍在長沙剛剛創辦了辦事處,徐特立正是八路軍長沙辦事處的負責人。

徐特立和鄒希魯是多年的好友,他第一時間去看望鄒希魯,閑聊時徐特立知道了鄒靖華的情況,徐特立建議讓鄒靖華去延安學習,鄒希魯一口答應了,鄒靖華更是十分願意,因為她始終不相信自己的丈夫許光達會這麼犧牲了。

鄒靖華途經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時候,他遇到了林明偉,林明偉的父親正是大名鼎鼎的林伯渠,鄒靖華便向自己的這位老同學打聽許光達的消息,但是1932年到1937年之間許光達一直身在蘇聯。1937年11月許光達剛剛回國到達延安,此時的林明偉并不認識許光達。

林明偉緻電父親林伯渠,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當時許光達剛剛擔任抗日軍政大學的教育長,許光達的大名林伯渠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此時鄒靖華和許光達已經分别十年之久了,林伯渠不确定許光達是否已經再娶妻了,便給許光達發去一封電報告知此事,許光達高興地說道:“鄒靖華是我的妻子,我剛剛回國,正準備近日去接她,我隻有這一位妻子,請林書記放心!”

不久後鄒靖華幾經轉折終于抵達延安,她遠遠地就看到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前方的路口徘徊,鄒靖華加快腳步迎了上去,靠近路口的時候鄒靖華喊道:“許哥哥!是你嗎?”

許光達聽到妻子的聲音後流着淚說道:“是桃子妹妹嗎?我是許光達啊!”

兩人随後相擁而泣,這一刻哪怕是地動山搖,也無法再分開這對情比金堅的夫妻,許光達抱着鄒靖華哭得像個孩子,鄒靖華也哭成了淚人,她一直說道:“許哥哥!我等到你回來了!”

這位身經百戰的猛将僅僅抱着自己的妻子不願意松開,不久後延安很多人聽說許光達的妻子來和他團圓了,尤其很多青年學生紛紛來看望許光達和鄒靖華,學生們很崇拜許光達和鄒靖華的愛情,當時延安有這麼一個說法:“世界上最美好的愛情故事就是許光達和鄒靖華的愛情!”

十年的等待并沒有讓鄒靖華放棄尋找許光達,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多少人睡着了就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但是鄒靖華從來不相信許光達已經犧牲了,她的那份堅持最終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許光達和鄒靖華晚年的時候,很多人很奇怪地問道:“你們兩位聽說還是父母包辦婚姻,為什麼你們兩人的感情可以這麼深厚呢?”

許光達笑着沒有說話,鄒靖華說道:“這世界上的事情是說不準的,冥冥中自有注定吧!我一直在等他,他也一直在等我,就這麼簡單!”

1969年6月3日,許光達大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那一天鄒靖華哭成了淚人,那一天鄒靖華永遠失去了自己的“許哥哥”,鄒靖華為許光達大将料理了身後事,她将兒子許延濱叫到跟前說道:“你父親一生清白,他多次和我說道,一定要清白傳家!你應該謹記!”

她丈夫是開國大将,父親是毛主席的老師,與丈夫失散10年絕不改嫁

許光達和鄒靖華還有兒子許延濱的合影

2004年5月19日,鄒靖華老人在北京病逝,享年93歲,鄒靖華生前給兒子許延濱留下的遺言共有三條:

我走了,遺體由我所在黨小組的同志和家人送到八寶山火化了事,此外不要再麻煩軍隊與地方的各級上司和其他同志。

我走了,不要搞什麼儀式,搞儀式會打擾許多人。老年人來了會傷感,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中青年人來了會耽誤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搞儀式會花很多錢,花圈那樣貴,花的又是公家的錢、人民的錢,我感到心痛。

我的存折上總共還有兩萬五千元錢。你們拿出一萬元錢,替我交上最後一次黨費。剩下一萬五千元錢,到你們爸爸誕辰100周年時,替他出一本書,把他過去的那些文章印上,就印100本,分送給他生前老上司、老戰友、老部下的晚輩和朋友做個紀念。這件事我辦不成了,感到是個遺憾,你們要替我辦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