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上紅蜘蛛的防治曆來是果農最頭疼的問題,危害大、抗性強,重點是“越來越難打、越打越嚴重”。為了殺紅蜘蛛,各種殺螨劑輪番上陣,果園年用藥次數多達15-20次,長期使用這些化學農藥防治紅蜘蛛引起了嚴重的抗藥性。

同時,濫用藥之下柑橘農殘嚴重,農殘檢出率較高的有毒死蜱、噻嗪酮、克螨特、殺撲磷、三唑磷、螺螨酯等農藥,直接影響柑橘品質安全。為保障柑橘品質和用藥安全,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敵“捕食螨”來控制紅蜘蛛的技術被大力推廣。
捕食螨是國際上防治害螨的明星産品,已被我國農業部列為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天敵産品補貼更是高達90%。“以螨治螨”有助于少用化學農藥,保障農産品品質,已在中國20個省500多縣市推廣超過400萬畝。
但是,“以螨治螨”,說起容易做起難!利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是一項技術要求非常嚴格的生防技術,并且不是所有果園都适用,措施不到位或果園生态環境差,均有可能全軍覆沒。
以螨治螨,捕食螨捕食紅蜘蛛
比如,一頭捕食螨一天隻能捕食大約10頭紅蜘蛛,在紅蜘蛛爆發期使用是沒有效果的,要在紅蜘蛛暴發前的“機會窗期”釋放;
另外,果園沒有生草或使用除草劑,捕食螨就沒有栖息、繁殖、越夏越冬場所;
而且,“碎片化”使用捕食螨,緻使打藥區域的害蟲都跑到生防區,效果會大打折扣;
最後,捕食螨隻吃紅蜘蛛,對其他害蟲無能為力,期間打藥同時殺死捕食螨。而對其他病蟲還要選擇對天敵安全的礦物油、植物源農藥來防治。
以柑橘為例,釋放捕食螨防治紅蜘蛛,要求園區主要病蟲害不超過5種,且紅蜘蛛沒有成爆發趨勢,生物多樣性豐富,捕食螨的控害能力才能得到發揮;桔園沒有生草或使用除草劑把捕食螨的栖息、繁殖、越夏越冬場所破壞,釋放捕食螨後的防效就很差。
農藥對捕食螨的安全性:植物源農藥>殺菌劑>殺螨劑>有機磷類農藥
釋放捕食螨前要清園,在紅蜘蛛暴發前的“機會窗期”釋放,連片規模使用,否則相鄰用藥區域的害蟲都跑到生防區,效果會大打折扣;釋放捕食螨期間應少打或不用藥,優先考慮“零毒性”的生物農藥。由于捕食螨對其他害蟲無能為力,對其他病蟲也還是要選擇對天敵安全的礦物油、植物源農藥來防治。
頑固難纏的紅蜘蛛
還要從單一防治轉為綜合防治
是以僅僅依賴捕食螨,或是單一使用殺螨不殺卵、殺卵不殺螨的殺螨劑,根本防治不住紅蜘蛛。為控制螨害,延緩害蟲抗性,必須要以預防為主,從單一用藥轉為綜合防治,不同藥劑輪換、複配來蟲卵通殺。
殺螨不殺卵,殺卵不殺螨,别傻傻分不清
仍以柑橘為例,紅蜘蛛綜合防治技術:
1、農業措施:冬季徹底清園,減少蟲源,采果後噴施石硫合劑、礦物油、炔螨特等藥劑清除各種病蟲害。
2、釋放捕食螨:春季或秋季,害螨密度低于2頭/葉(發生初期),溫度在15-30℃釋放為宜,釋放前後半個月忌噴殺蟲殺螨等化學農藥,否則殺死了天敵,紅蜘蛛就會很快爆發。為兼顧其他病蟲害防治有選擇地使用低毒有效且對天敵安全的礦物源、植物源農藥,或黃闆、殺蟲燈等實體防控。
3、配合使用生物農藥預防:重“防”輕“治”,在害螨盛發初期,種群密度、數量較少時使用生物農藥防治,在爆發前,将其扼殺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這個時期是使用生物農藥防治紅蜘蛛的關鍵時期。
0.5%藜蘆堿植物源農藥,有效控制紅蜘蛛活動
可以使用植物源農藥0.5%藜蘆堿可溶液劑、植物精油等生物農藥,能溶解蟲體表蠟質層脫水幹燥而死,對捕食螨安全無害。生物與捕食螨共同殺螨,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減少後期用藥成本和次數,降低農藥殘留,保障果品品質安全。
4、爆發期還是要借助化學防控。先用低毒高效的化學制劑壓制蟲口基數,達到控制螨害繼續增長的目的,再配合“生物農藥+化學農藥”作為高抗性紅蜘蛛的處方單,蟲、卵通殺,進行持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