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作者:全民曆史觀

1960年5月24日,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突擊隊的3名成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從海拔85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于25日淩晨4時20分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站在了世界之巅,創造了奇迹。

然而對于登上山頂的3人來說,他們不畏生死,登上世界之巅,并非僅僅是為了創造奇迹,而是為了把五星紅旗插在上面,證明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右起)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

在1個月前,尼泊爾因為珠峰的歸屬問題,掀起了反華浪潮。很多人在西方國家的煽動下,喊出了“中國人從未登上這座山峰,就不能算是中國的領土”。

尼泊爾人丹增·諾爾蓋曾在1953年的時候與紐西蘭一位登山家首次登上珠峰。是以尼泊爾人一直将珠峰看作是他們國家的領土。

1955年中尼正式建交。但兩國因為各種原因并沒有談及珠峰的歸屬問題。4年後,尼泊爾派出政府代表團來到北京,首次談及珠峰的歸屬問題。

周總理在接見尼泊爾代表團時說,中尼邊界雖然沒有明确的邊界,但兩國之間有一條習慣的邊界線,也就是珠峰。

我們的意思是,在兩國未劃定明确邊界線之前,可以繼續沿用習慣線,和平共處,互不侵犯。這樣既促進了中尼友好關系,也為亞洲各國邊界争端的解決樹立了範例。

當然,如果尼泊爾政府非常迫切的想要解決邊界問題,我們也可立即進行邊界談判,然後經過勘測,劃定邊界。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珠峰

周總理的完美回答,讓尼泊爾政府代表團啞口無言,但他們也沒有立即回複中國政府。

1960年3月,尼泊爾首相柯伊拉臘訪華,他主動提起邊界問題,并有意将珠峰據為己有。周總理對他講,珠峰屬于中國是有曆史依據的,而你說它屬于尼泊爾是毫無根據的。

周總理的話并不是無的放矢。中國确實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珠峰,并将其作為領土的一部分繪制在地圖中。

1708年,在與沙俄之戰中,康熙帝有感地圖的重要性,于是下令讓歐洲傳教士與欽天監通過對中國實地測繪的方式,繪制一份詳細的中國地圖。

指令下達後,欽天監的楚爾沁藏布、蘭本占巴和勝住進入西藏,對珠峰進行了勘測,并将其詳細記錄在了,1719年制成的《皇輿全覽圖》上。這是珠峰第一次在地圖上有了自己确切的位置和名稱。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康熙《皇輿全覽圖》

100多年後,英國人在印度總監督官喬治·額菲爾士爵士的帶領下,來到珠峰,并在地圖上标注了位置。由于英國人并不知道中國早已發現了珠峰,并進行了命名。是以他們将其稱為額菲爾士峰。

後來英國人又來到珠峰,他們不僅測量出珠峰高度為8840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還多次從西藏境内試圖攀登,但均遭失敗。

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對西藏邊境實施嚴格管理,禁止外國人非法進入西藏,攀登珠峰,由此引起與尼泊爾關于珠峰的歸屬問題。

事實上,對于居住在珠峰兩側的居民來說,珠峰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義。藏族人在發現珠峰後,将其稱為聖母峰。而尼泊爾人認為珠峰橫貫天際,高不可攀,将其稱為摩天嶺。兩族人民時常對其進行膜拜。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攀登者

周總理有理有據的話,讓尼泊爾人無法反駁,但他們仍然不願将珠峰一半交給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這是強詞奪理。

3月18日,毛主席在接見柯伊拉臘首相時,再次談到“珠峰”問題。毛主席說,這個山峰如果全給你們,我們感情上過不去。如果全給我們,你們感情上過不去。可以一半一半。

說到這裡,毛主席提出建議,應該給珠峰改個名。不叫西方的額菲爾士峰,不叫尼泊爾人的薩加瑪塔峰,也不叫中國的珠穆朗瑪峰,就叫作“中尼友誼峰”。

毛主席态度十分明确,這個山峰既然位于兩國交界處,那麼為了照顧兩國感情,大家對半分。

對于毛主席提出的建議,柯伊拉臘當面代表自己表示了同意。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誰知,回國以後,柯伊拉臘卻一改前言。4月4日,他在記者招待會上稱,中國在關于珠峰的歸屬問題上向尼泊爾提出了一些要求,對于這些要求我是拒絕的。

他的發言在尼泊爾國内引起了轟動,很多不明就裡的尼泊爾人以為,他們就要失去珠峰。于是在西方國家的刻意煽動下,尼泊爾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華浪潮。

如此一來,本可以輕松解決的珠峰問題,瞬間就變得複雜了起來。

也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登山協會選出的優秀的登山員,開始了攀登珠峰的計劃。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周總理

與此同時,周總理受邀通路尼泊爾,試圖繼續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兩國争端。

周總理的這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月底,柯伊拉臘再次召開了記者會,他的态度有了明顯的好轉。

對于“一半一半”的劃分沒有異議,但對于兩國在珠峰頂峰的控制百分比上,尼泊爾政府的态度依然非常強硬。

就在記者會結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中國登山隊便登上了珠峰,将五星紅旗插在了峰頂。

這3名登山隊員,用實際行動告訴尼泊爾以及西方國家,北坡是屬于中國的領土,而珠峰頂峰也有一半是屬于中國的。

然而在中國成功登頂後,西方國家以及尼泊爾卻以沒有實際證據為由,不承認中國登頂。珠峰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珠峰上的紅旗

1960年底,尼泊爾政治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國王開始親政。1961年,尼泊爾國王訪華,與周總理就珠峰歸屬問題進行交談。

周總理堅持中國之前的看法,認為珠峰的歸屬問題,不僅要照顧到尼泊爾人民的感情,也要照顧到藏族人民的感情。是以周總理提出,必須在邊界線上找到一個合理的劃分方式。

随後,雙方交換意見,周總理同意尼方提出的“邊界線通過頂峰,峰北屬于中國,峰南屬于尼泊爾”的建議,而尼泊爾國王對此也無異議。

至此,中尼兩國終于在談判了3年後,就“珠峰”的歸屬問題達成最後協定。中國政府接受了尼泊爾地圖的畫法,即峰頂南部地區歸尼泊爾,北部歸中國。

此後凡是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必須經中國政府準許,并通知尼泊爾政府;從南坡攀登者,必須經尼泊爾政府準許,并通知中國政府。

中尼任何一方要在峰頂設立服務于和平目的的科學探險站,須由兩國政府達成相應的協定。

“珠穆朗瑪峰”歸屬問題:1960年中尼數次交涉未果,最後如何解決

中國人在珠峰傳遞奧運火炬

同年10月5日,劉少奇主席與尼泊爾馬亨德拉國王代表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條約》。1963年1月20日,雙方又簽署了中尼邊界議定書,最終解決了中尼曆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使中尼邊界成為一條清晰的、友好的邊界。

1975年,中國登山隊女隊員潘多和8名男隊員,再次從北坡登上珠峰,證明了1960年中國登頂的事實。

十三年後,中國和尼泊爾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這是自中尼邊界劃分後,兩國第一次展開登頂合作。珠峰已經成為中尼兩國友誼的象征。

參考資料

穆阿妮.中尼邊界談判中的焦點——“珠峰”問題的處理[J].中外文摘

張明霞.珠峰可以叫做“中尼友誼峰”:中尼談判與雙邊邊界的劃定(續完)[J].中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