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三屆絲路散文獎揭曉 西安作家尤淩波榮獲最佳作品獎

作者:榴花直播

備受關注的第三屆絲路散文獎11月5日在西安揭曉,西安作家尤淩波獲得最佳作品獎,另有15位中外華文散文家獲優秀作品獎。

本屆絲路散文獎于2021年4月啟動,收到作家或者出版社推薦的、2018年至2020年間出版的散文著作300多部,經評委會審讀、讨論、投票,遴選出本屆獲獎作品。雷濤的《原鄉記憶》、王劍冰的《大象中原》、李青松的《穿山甲》、王若冰的《走筆山河》、尤淩波的《那年冬,真冷》獲第三屆絲路散文獎最佳作品獎;李彥(加拿大)的《不遠萬裡》、趙豐的《思想者的旅行》、張軍峰的《月挂東天》、祁雲枝的《我的植物閨蜜》、李永明的《潤水》、楊廣虎的《在終南》等24人散文集獲第三屆絲路散文獎優秀作品獎。

西安作家尤淩波曾任西安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憑借厚實的生活底蘊和蓬勃的創作活力,自覺堅持關中鄉土題材散文寫作,近年來相繼出版了《風從場上過》《随風不遠去》《溝底有人家》等多部散文集。2019年,尤淩波散文集《風從場上過》曾榮獲柳青文學獎散文獎。

“絲路散文獎”

絲路散文獎由陝西省散文學會與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聯合設立,旨在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廣具有時代特色的散文著作。該獎兩年左右評選一屆,面向全國征集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散文著作。此前已成功舉辦了兩屆,王宗仁、肖雲儒、朱鴻、馬步升、楊海蒂等30多位散文家曾榮獲該獎。

首屆“絲路散文獎”

由中國散文網、陝西省散文學會和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絲路散文獎”,在西安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著名散文家王宗仁獲特别貢獻獎;肖雲儒的《絲路雲履》、劉梅花的《草廬聽雪》、楊文豐的《自然書》、淩仕江的《天空坐滿了石頭》、辛茜的《一望成雪》等5部散文集獲最佳作品獎;範超的《故鄉空遠》、邢小俊的《超度》、呂向陽的《神态度》、王潇然的《風流長安》、甘建華的《冷湖那個地方》、 趙攀強的《留住鄉愁》、 徐祯霞的《煙雨中的美麗》等15件作品獲優秀獎。

第三屆絲路散文獎揭曉 西安作家尤淩波榮獲最佳作品獎

此次“絲路散文獎”評委陣容強大,評委會由茅盾文學獎評委、冰心散文獎評委、以及大學教授和散文作家組成。經評委會專家初評、二評、終評,最終确定21件(人)作品獲得該獎項。獲獎作者遍布北京、廣東、雲南、四川、甘肅、陝西等10多個省區。

首屆“絲路散文獎”從2015年底面向社會征集作品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散文家及散文作者散文集數百部。“絲綢之路是美麗的,文學是美麗的,散文更應該是情感美、形式美、文學美的産物。每一部書都是一塊跳石,把我們引領到美麗的遠方。” 陝西省散文學會會長、著名散文家陳長吟表示,“絲路散文獎”每兩年舉辦一屆,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在下一屆參評、獲獎。

第二屆“絲路散文獎”

第二屆“絲路散文獎”在西安揭曉,朱鴻的《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馬步升的《故鄉的反方向是故鄉》,楊海蒂的《我去地壇,隻為能與他相遇》,高亞平的《長安物語》以及王潔的《六月初五》獲最佳作品獎。

第三屆絲路散文獎揭曉 西安作家尤淩波榮獲最佳作品獎

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推廣具有時代氣息的散文著作,在中國散文學會的指導下,由中國散文網與陝西省散文學會主辦,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出資設立了兩年一屆的“絲路散文獎”。第二屆“絲路散文獎”去年12月啟動,共收到作家或者出版社推薦的2016一2017年間出版的散文著作近300部,經由茅盾文學獎評委,冰心散文獎評委,著名作家、教授組成的評委會的精心審讀,讨論,投票,最終遴選出獲獎作品。

第三屆絲路散文獎揭曉 西安作家尤淩波榮獲最佳作品獎

除了五部最佳作品外,還有王族的《遺落西域的鑰匙》,史鵬钊的《出村莊記》,吳佳駿的《誰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溫亞軍的《所有的夢想都開花》,吉布鷹升的《在涼山》,章學鋒的《秦商史話》等20部著作獲得了優秀作品獎。

據陝西省散文學會會長陳長吟介紹,此次獲獎作品的題材面比較寬,既有對曆史現象的梳理和深思,也有對現實社會生活的細緻描寫,在文筆上、情趣上、哲理上都進行了新的探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