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本文講的是<b>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b><b>【IT168 專稿】</b>前不久剛剛落幕的2009下一代資料中心大會上,來自英特爾IT工程計算的資訊技術經曆周翔先生就英特爾自身IT最佳案例——建構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資料中心進行了分享。周翔強調了英特爾以四年為周期的伺服器更新計劃以及全球資料中心整合方案,并用第一手的IT成本回報來證明英特爾是如何減少IT成本的。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英特爾最終希望在全球建設8個非常有戰略性的資料中心,用以支援企業的設計、工廠營運以及全球服務。"英特爾IT工程計算資訊技術經理周翔說道,"英特爾有7.7萬台伺服器組成了75個資料中心,而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有100多個,而整合他們意味着将計算密度提升到一個非常高的檔次,我們有信心在2014年關掉剩下的将近70個資料中心,隻保留8個。"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周翔介紹到,英特爾每一秒有接近6萬個計算任務需要處理,還有一些對I/O吞吐要求很高的任務,從各國來的計算需求到了資料中心,如何協調和配置設定就成了主要的問題。英特爾認為一個資料中心主要面臨9個重要挑戰: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而整合計算資源,提高計算密度可以作為總體政策。是以,英特爾2008年全年更新了2萬台伺服器,進而在能耗和管理上節省了7000萬美元,并整合了16個資料中心。宏觀上來說,英特爾計劃将全球116個不同地區的超過21萬泰伺服器整合為8個全球資料中心,伺服器則精簡到12萬台,進而使成本由原來的2.75億美元下降到1.85億美元,功耗從87兆瓦降低到52兆瓦。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2006年英特爾的IT支出占到營運收入的3.8%,而我們計劃在2010年将它降低到2.6%。"周翔表示,通過SAP平台轉移、提升資料中心效率、優化工作流、托管伺服器和IT治理等方向的努力,英特爾成功的減少了55個決策論壇,伺服器成本減少了9000萬美元(52%),平均項目持續時間從過去的71周減少為26周,IT資本相比2005年減少了1.14億美元(53%)。普通的伺服器叢集使用率隻有20%到30%之間,而英特爾通過整合計算資源,将伺服器使用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英特爾認為一個伺服器的更新周期分别是2年、4年、6年以及8年,而4年是黃金更新時間--無論從成本保修、減少設施需求、能效還是網絡交換成本來說都是如此。但是在更新的尺度上,英特爾堅持一個20%的更新原則,因為如果全部更新伺服器裝置的話,投資回報反而會很低,因為更新裝置的成本也要計入。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令人意外的是,周翔表示,英特爾在資料中心服務的支出隻占到了總支出的8%,而有19%是伺服器平台,在軟體上的支出則遠遠大于這兩個數字--達到了驚人的73%,進而成為了整個資料中心的巨額成本消耗。不過,英特爾從硬體和管理方面入手,以均衡平台、發展高效資料中心、靈活搭建伺服器池、統一網絡等方法改造資料中心,将成本降到最低。

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09-05-05

本文作者: IT168 孟慶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标題:英特爾專家揭秘内部高效資料中心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