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作者:暴走的C君

在全球的影視圈裡,其實都流傳着一句相似的話,叫“演而優則導”!

安迪.瑟金斯,便是那麼一位擁有着“教科書”般演技的好萊塢導演。身為演員的他,并沒有獲得過很高的成就,走在街上也很難被人認出,這是因為他很少會在影響力廣大的電影作品中露臉。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然而,安迪.瑟金斯在業界卻又有着極高的名氣。在他的表演履曆上,其實并不缺乏知名的好萊塢大作,如《指環王》系列、《猩球崛起》系列。這與前一段話,絕無沖突,因為他在這些電影中,其真實的容貌,都被另一張臉所覆寫了。

若是提到《指環王》中的“咕噜”,《猩球崛起》中的“凱撒”,相信就會不少好萊塢影迷們,都會蓦然感歎一聲:“哦!原來是他?”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沒錯,這兩個脫離現實,卻又能深入人心的電影角色,都來自安迪.瑟金斯的傾力演繹。是現代電影科技與真人演員所絕妙融合的代表作,皆是電影史上的裡程碑。

特别是《猩球崛起》三部曲中的“猿王-凱撒”一角,更是為安迪.瑟金斯奠定了“動作捕捉之王”的美譽。哪怕奧斯卡的評委們,并不認同他在電影史上的成就。

但隻要在好萊塢電影中,提到“動作捕捉技術”一詞,就繞不開安迪.瑟金斯的出色演技。

▲關于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

動作捕捉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動畫師馬克思.弗雷歇爾發明了“轉描機技術”。

轉描機技術,是指把預先拍好的真人影片,投放到玻璃上,再以手工臨摹的方式,把真人動作一幀幀的臨摹下來,以增強動畫角色的真實感。并在1921年的動畫短片《墨水瓶人》中,實作了動畫與真實場景的互動。

迪士尼也利用了這項技術,在1937年制作出了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這也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第一部涉及到真人動作捕捉的電影長片。但在此之後的幾十年間,這項技術都隻用在了二維動畫上。

直到1983年,麻省理工開發出了基于LED的“木偶圖像化”技術,用發光二極管代替人體關節點,才成就了光學動作跟蹤系統的雛形。

自此,演員們可以穿着帶有發光點的捕捉服,在場景單調的攝影棚裡表演,讓錄影機收集動作資料,最後輸入到電腦中,配合三維動畫技術,生成人物模型。

而在好萊塢電影史上,第一個在真人電影中,完全靠動作捕捉技術來表演的角色,并非是安迪.瑟金斯飾演的“咕噜”。而是在《星戰前傳1》中的“加.加.賓克斯”,這部電影于1999年5月份在美國上映,那時的《指環王》仍未正式開始拍攝。

隻是“加.加.賓克斯”這個角色,沒能在當時帶來很大的反響。而後來者“咕噜”的影響力,則被評為了“電影史上百大經典人物之一”。

正因為“咕噜”的深入人心,很多影迷才會先入為主的把安迪.瑟金斯,譽為真人電影史上的“動作捕捉第一人”。

這個“第一人”,若按次序來說,會有失公允;但如果是以影響力來論,這倒可以是事實。

“咕噜”帶給全球影迷的不僅是一個經典角色的誕生,更是讓電影行業裡一些有遠見的人士,看到了屬于未來的大趨勢。

在《加勒比海盜2》中,動作捕捉技術在外景拍攝中得到了質的提升,“不死人-戴維.瓊斯”亦成為了經典的反派角色。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在引領時代的《阿凡達》裡,動作捕捉技術功不可沒,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更是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了“面部表演捕捉頭盔”。從此動作捕捉演員的頭上,都必然會戴上一頂特制頭盔。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其後,安迪.瑟金斯也在《猩球崛起》裡,在“面部表演捕捉”的基礎上,開發出了“臉部肌肉組織模拟技術”。同時解決了外景拍攝時,室外光污染的問題,把演員臉上的反光标點,換成主動發光的紅外線标點。

由此可見,在《指環王》上映後,動作捕捉技術的發展與衍生,能夠變得如此迅速,絕對離不開安迪.瑟金斯這位先驅者的帶動!

▲安迪.瑟金斯的伯樂|演藝與導演事業,皆由一人助力

安迪.瑟金斯在出演《指環王》之前,隻是英國演藝圈裡的一個小演員,舞台劇是他的主業,偶爾也會參演一些小制作的影片。

在1999年,收到《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的邀約時,那年35歲的安迪.瑟金斯,是無比意外的。他從未想過,自己在這個年紀,加上當時的名氣,能夠參與到這部電影的制作中。

起初,彼得.傑克遜也隻是想讓安迪.瑟金斯為“咕噜”這個角色配音。

也就是安迪.瑟金斯不用出現在鏡頭下,隻需要在一旁聲情并茂地念稿子,讓與“空氣”對戲的其他演員,能幻想出“咕噜”就在眼前,友善發揮對演技的想象力罷了。

但在後來,彼得.傑克遜改變了主意,他延長了安迪.瑟金斯的工作合約,讓其穿上動作捕捉服,參與到了鏡頭内的拍攝中。

當時期,在動作捕捉表演的過程中,一段戲,安迪.瑟金斯需要重複拍兩遍。

第一遍,是安迪.瑟金斯與其他演員一起在實景\布景鏡頭下拍的;第二遍,則是他單獨一個人,在布景單調的攝影棚中拍的。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這麼做,都是為了友善後期的工作,為了可以盡量少的以去動畫潤色細節,增添真實的表演性。

當然,最主要原因,還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然而,在《指環王》大獲成功後,動作捕捉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短短幾年後,類似的拍攝已經可以扯下綠幕,真正由室内走向室外了。

2002年,《指環王》的片方推選安迪.瑟金斯競逐“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獎項。

然而,奧斯卡的評委們卻認為:在《指環王:雙塔奇兵》中的“咕噜”一角,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維塔工作室”的特效創造,并非是安迪.瑟金斯的演技表現。

往後,由安迪.瑟金斯出演的《金剛》、《猩球崛起》等完全憑借動作捕捉技術表演的電影,隻要試圖競逐奧斯卡的角色類獎項,都會被奧斯卡貼上“不具備讨論意義”的标簽,給直接拒之門外。

但這并未讓安迪.瑟金斯失去對這種表演形式的熱情,因為“動作捕捉技術”可以讓任何人,扮演任何角色,不再局限于自身外形、性别、膚色。雖說奧斯卡評委們,至今仍不認可這是一種“表演形式”,但時代在發展,未來總是可期的。

關于執導電影,其實也是老朋友彼得.傑克遜給到的機會。

2011年,《指環王》的前作系列《霍比特人》正式開拍,安迪.瑟金斯再次扮演“咕噜”。然而在這一次,他卻有着另一個身份,便是擔任“第二組”導演。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彼得.傑克遜認為,以安迪.瑟金斯在“動作捕捉表演”領域上的經驗,是完全有能力負責起這一方面的相關拍攝的。故此,整個攝制團隊便分做兩組,各自帶領一支,分工合作。使得整部電影的拍攝速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最後出來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有了這次執導長片的經曆,也為安迪.瑟金斯帶來了更多的導演機會,此後他相繼執導了《森林之子毛克利》以及《一呼一吸》。

《森林之子毛克利》是華納投資的大制作,隻可惜已經有改編自同一故事的《奇幻森林》上映在前,加上改編幅度較大,故事偏暗黑風格,脫離了童話故事的本體,以至于口碑勉強隻在合格線上。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而嚴格意義上,這部電影是沒有票房一說的,當時華納在看過成品後,就将這部片賣給了美國收費視訊網站巨頭“Netflix”,讓《森林之子毛克利》成為了一部網絡大電影。

至于劇情片《一呼一吸》,雖說是小成本的獨立電影,但因為故事性上佳,又有安德魯·加菲爾德與克萊爾·福伊擔當主演,是以口碑倒是很接近佳作。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除去在一些好萊塢視覺大片中擔當動作捕捉顧問的經曆,以上幾乎就是安迪.瑟金斯的整個執導履曆了。

▲被索尼影視看中

安迪.瑟金斯無疑是一名資深演員,但也是一名新人導演。在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底下拍出了一部“網絡電影”後,是足以讓他的導演前途蒙上一層陰影的。

但命運就是那麼的讓人意料不到,在2019年8月,好萊塢的另一巨頭-索尼影視,向安迪.瑟金斯遞出了橄榄枝,讓他執導IP大作《毒液2》。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需知道,在18年上映的《毒液:緻命守護者》,可是全球票房達8.55億美元的現象級電影。這部電影的成功,所帶來的後續收益,更是難以被忽視。它的續作拍攝,關乎到“毒液”能否成為真正的“IP”,以及索尼影視對于許多電影計劃的啟動。

那些被索尼塵封了多年的“超級英雄”們,能否相繼重見天日,《毒液2》擔到了很大的責任。

是以說,在《毒液2》的導演人選上,索尼排除掉了那麼多的知名導演,最終選擇了安迪.瑟金斯,并一次性簽下了三部片約,實在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但在安迪.瑟金斯身上,肯定是有能打動索尼的優點的,如他對電影人物的塑造力與創造性,又或是他旗下的特效制作公司“奇幻秀”,以及經驗豐富的動作捕捉表演團隊。這些應該都能很好的應用到《毒液2》中,打造出不輸前作的視覺大片。

在此,也由衷希望才華洋溢的安迪.瑟金斯,真能幫助到《毒液2》成為一部佳作吧!最好是能讓更多的超級英雄,走上大銀幕,給全球觀衆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與視覺震撼!

安迪.瑟金斯|不被奧斯卡評委待見,卻能被索尼押注執導《毒液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