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作者:古籍舊書庫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又曬了它們的館藏珍貴古籍,這次介紹的是珍貴的明清版本,有洪武原刊,雕版古樸,雅近元刻,集古今名家校訂批跋的明洪武刻本《蘇州府志》。蘇州府建制于明初,此為曆史上第一部《蘇州府志》;明初所刻,尚有元刻遺風的《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書中夾縫多有朱筆校字,為校勘名家何焯手筆,卷末有康熙四十三年何焯跋文;明弘治十二年楊茂仁刻《楊文懿公文集》為楊氏家刻本,楊家有“一門五進士”之謂。書經黃丕烈、汪憲、吳翌鳳、汪士鐘等名家遞藏,末有藏書大家黃丕烈題跋。(圖文來自微信公号“南京圖書館)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洪武]蘇州府志五十卷圖一卷

(明)盧熊纂修 明洪武刻本

傅增湘跋,汪希董跋并錄黃廷鑒校跋及顧遴士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盧熊(1331-1380),字公武,昆山人。從學于著名學者楊維桢,元末明初任吳縣教谕,官至兖州知州。

蘇州府建制于明初,此為曆史上第一部《蘇州府志》。洪武原刊至民國間已十分少見。傅增湘曾購得一部,為康乾間宋賓王手校本。當時的過雲樓主人顧鶴逸是以書為本郡名志,有意收購,但傅氏未能割愛。之後,傅氏為顧鶴逸另購得同版一部,即此本。(見卷端傅氏手跋)此洪武原刊雕版古樸,雅近元刻,又集古今名家校訂批跋,甚為寶貴。

框高24.8厘米,寬16.5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上下黑口,四周雙邊。單黑或雙對魚尾。钤“藏園”、“傅印增湘”、“沅叔”等印。國家名錄号11660。

瓊林雅韻不分卷

(明)朱權撰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刻本

丁丙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朱權(1378-1448),朱元璋第十七子,别号臞仙,涵虛子、丹丘先生。十三歲封甯王,永樂元年改封南昌。朱權一生涉獵廣泛,于音樂、道教、星曆、醫蔔、戲曲等皆有成就。

是書為曲韻專書。正文不分卷,分十九個韻部:一穹窿,二邦昌,三詩詞,四丕基,五車書,六泰階,七仁恩,八安閑,九囗(左角+右端)鸾,十幹元,十一箫韶,十二珂和,十三嘉華,十四砗琊,十五清甯,十六周流,十七金琛,十八潭岩,十九恬謙。共收字八千餘個,并于各字之下加注字義。

框高24.9厘米,寬16.7厘米。半葉九行,行字不等,小字雙行,字無定數。黑口,四周雙邊,雙順黑魚尾。钤“璜川吳氏收藏圖書”、“八千卷樓珍藏善本”、“四庫坿存”、“丁氏八千卷樓藏書記”等印。國家名錄号02280。

增廣注釋音辯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

(唐)柳宗元撰 (宋)童宗說注釋 (宋)張敦頤音辯 (宋)潘緯音義 附錄一卷 明初刻本 何焯批校并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是書為柳宗元詩文集之宋代注釋本。編者将童宗說、張敦頤、潘緯三家注釋合為一書,以“童雲”、“張雲”、“潘雲”别之。随文附有注音及釋文,僻音難字,一一疏通。選編嚴謹,雖詳博不足,但簡明易曉,對研讀柳文頗有幫助,是柳集早期注釋本中流傳較廣的一部。

此本為明初所刻,尚有元刻遺風。該書曾為清代校勘名家何焯所藏。書中夾縫多有朱筆校字,為何焯手筆,卷末有康熙四十三年何焯跋文一篇。

框高19厘米,寬12.9厘米。半葉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四周雙邊,上下黑口,雙順黑魚尾。钤“周震”、“謝印複申”、“陳留世家”、“周翰”、“語古”、“惟守艹堂”等印。全書有印九十餘枚,大多為此類閑章。國家名錄号11852。

曆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

(明)黃淮 楊士奇等輯

明永樂内府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黃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内閣首輔。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東裡,以字行,泰和(今江西吉安市泰和縣)人。官至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

正文三百五十卷,卷帙宏大,輯錄曆代名臣學士所進奏、疏、議、劄子、封事、策對等共八千餘條。全書分為君德、聖學、孝親、敬天、郊廟、務農、田制、學校、風俗、禮樂、用人、求賢、知人、建官、選舉、法令、兵制、賦役、律曆、禦邊、夷狄等共六十五門,以為治國之鑒。

框高25.2厘米,寬16.1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四周雙邊,上下黑口,雙對黑魚尾。钤“廣運之寶”、 “大将軍圖書之府”等印。國家名錄号03873。

天元玉曆祥異賦七卷(明)仁宗朱高熾撰

明洪煕元年(1425)内府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朱高熾(1378-1425),明成祖朱棣長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在位十個月。廟号仁宗。

是書為星占術著作,專記有關天文、氣象等内容,如日食變異、月淩犯五星、帝王氣象等。乾隆年間曾入禁毀書目,後世多以抄本行世。

框高18.6厘米,寬12.7厘米。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或三行,字數不等。黑口,雙對花黑魚尾。钤“廣運之寶”、“内府之章”等印。國家名錄号01831。

曆代臣鑒三十七卷

(明)宣宗朱瞻基撰

明宣德元年(1426)内府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長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是書乃宣宗敕令臣工編就,總執筆人為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楊榮。

該書選取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曆代權臣,從曆代經史讀本中摘抄其代表性事例加以編輯,以為鑒戒。正文三十七卷,分兩部分,卷一至二十九“善可為法”,卷三十至三十七“惡可為戒”。

框高27.3厘米,寬18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四周雙邊,上下粗黑口,雙對花魚尾。钤“八千卷樓珍藏善本”、“錢唐丁氏藏書”、“八千卷樓”、“四庫坿存”、“光緒壬辰錢塘嘉惠堂丁氏所得”等印。國家名錄号03915。

周易傳義十卷(宋)程頤 朱熹撰

上下篇義一卷 (宋)程頤撰

易圖集錄一卷易五贊一卷筮儀一卷 (宋)朱熹撰

易說綱領一卷 (宋)程頤 朱熹撰 明

正統十二年(1447)司禮監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司禮監始設于明初,是管理宦官與宮内事務的官署之一,有“第一署”之稱。其下屬經廠專掌刻書出版事宜,規模大、分工細,所刻之書版式闊大,刻印皆精。

該書前有司禮監奉旨重刊《五經四書》文,無總目錄。正文十卷,卷一至四為上經三十卦,卷五至八為下經三十四卦,卷九系辭傳分上下,卷十說卦傳、雜卦傳。

框高23.4厘米,寬16.8厘米。半葉八行,行十四字,小字雙行,行十八字。四周雙邊,上下黑口,雙順黑魚尾。國家名錄号10030。

曆代君鑒五十卷(明)代宗朱祁钰撰

明景泰四年(1453)内府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朱祁钰(1428-1457),明宣宗次子,明朝第七位皇帝。是書總執筆人為宣宗宣德五年探花、翰林院編修林文。

與《曆代臣鑒》相類,本書擇取曆代帝王善惡事迹,以為鑒戒。卷一至三十五為“善可為法”,卷三十六至五十為“惡可為戒”。

框高27.7厘米,寬18.1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四周雙邊,上下粗黑口,雙對花魚尾。钤“求己室”、“八千卷樓珍藏善本”、“錢唐丁氏藏書”、“八千卷樓”、“四庫坿存”、“光緒壬辰錢塘嘉惠堂丁氏所得”等印。國家名錄号03925。

潤州先賢錄六卷(明)姚堂 劉文徽輯

明天順七年(1463)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姚堂,字彥容,又字仲升,慈溪(今屬浙江甯波)人。明正統四年進士。曆任廣信知府、蘇州知府、鎮江知府,成化時為廣東參政。著有《廣信先賢事實錄》。劉文徽,字迪猷,湘陰(今屬湖南嶽陽)人。明宣德四年舉人。官至揚州同知。

正文凡六卷,卷一高風,卷二忠節,卷三相業,卷四直谏,卷五德望,卷六文學。全書輯錄鎮江先賢二十人,自周延陵季子迄宋洪興祖止,分六門,先為像、贊,再列其人傳記事實、著述或名公碑記吊祭之文。

框高23.3厘米,寬14.6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一字。上下黑口,四周雙邊,雙順黑魚尾。钤“真州吳氏有福讀書堂藏書”印。國家名錄号01561。

貞觀政要十卷 (唐)吳兢撰 (元)戈直集論

明成化十二年(1476)崇府刻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吳兢(670-749),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曆任谏議大夫、修文館學士等。

是書分類編輯唐太宗與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關于國家治理的言論。元戈直于每條之後列舉古人論說及自己的見解。

框高25.6厘米,寬18.4厘米。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上下黑口,四周雙邊,雙對魚尾。钤“賜錦堂收藏圖書”、“時還軒藏書記”、“歐寄室王氏收藏”等印。國家名錄号03840。

楊文懿公文集三十卷 (明)楊守陳撰

明弘治十二年(1499)楊茂仁刻本

黃丕烈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楊守陳(1425-1489),字維新,号鏡川,一作晉庵,鄞縣(今浙江甯波)人。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卒谥文懿。楊氏一門,除楊守陳外,他的弟弟守址,堂弟守随、守隅,侄子茂元均系進士出身,故有“一門五進士”之稱。

此本為楊氏家刻本。經黃丕烈、汪憲、吳翌鳳、汪士鐘等名家遞藏。末有藏書大家黃丕烈題跋。

框高19.5厘米,寬13.6厘米。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雙順黑魚尾。钤“枚庵浏覽所及”、“吳翌鳳家藏文苑”、“汪士鐘藏”、“平陽汪氏藏書印”、“平江汪憲奎秋浦印記”、“顧遴士”、“顧鶴逸藏書印”等。國家名錄号11929。

渭南文集五十卷 (宋)陸遊撰

明弘治十五年(1502)

華珵銅活字印本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陸遊(1125-1210),字務觀,号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有《劍南詩稿》等。

是書為陸遊晚年親自編定的詞文集,因其受封渭南伯,故名。正文依次為:表、箋、劄子、奏狀、啟、書、序、碑、記、銘、傳、疏、祝文、勸農文、跋、墓志銘、墓表、塔銘、祭文、哀辭、天彭牡丹譜、緻語、入蜀記、詞。

華珵(1438-1514),字汝德,号夢萱,江蘇無錫人。有藏書樓名尚古齋,所制活闆甚精密,印有多種書籍。

框高23.4厘米,寬14.1厘米。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左右雙邊,小字雙行,行十八字,白口,單黑魚尾。钤“仲魚圖象”、“得此書費辛苦後之人其鑒我”、“鷗寄室王氏收藏”等印。國家名錄号02083。

楚騷五卷 (楚)屈原撰

附錄一卷 (漢)司馬遷撰

明正德十五年(1520)熊宇篆字刻本

查日華跋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南京圖書館古籍線上展:《蘇州府志》等珍稀明版13種

明正德嘉靖年間複古之風盛行,好古之人以篆文抄寫刊刻先秦典籍,頗具藝術欣賞價值。然篆字上版刊刻不易,故較為少見。是書首為正德十五年長沙熊宇撰“楚騷序”,正文凡五卷,皆于篆字下附正字。

框高19.4厘米,寬14.8厘米。半葉五行,大小字相間,每行五個大字篆字,下附五個小字正字。四周單邊,白口,無魚尾。钤“經訓堂”、“濟陽經訓堂查氏圖書”、“猷州查子穆藏書之印”、“查氏松森家藏”、“麗圃審定”、“泾川樝氏紫藤花館藏書之印”、“酉山手校”等印。國家名錄号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