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作者:紅星新聞
31年前,峨眉電影制片廠導演王冀邢執導了電影《焦裕祿》,該片由李雪健主演,被奉為一代經典。 時隔31年,峨影導演範元又執導了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可謂是峨影傳承焦裕祿精神的又一力作。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我的父親焦裕祿》劇照 圖據片方

《我的父親焦裕祿》今日(8月6日)正式上映。記者截稿時,該片上映首日票房已經突破600萬,導演範元接受紅星新聞記者專訪時,透露拍攝影片的幕後故事。

談初衷|“把焦裕祿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

《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正式上映前,經過了長達兩周的點映,點映票房将近500萬。如今,電影正式上映,導演範元顯得很平靜,他笑言:“我該做的事情該做的工作都已經做完了,作品終于和觀衆見面了,不可能不高興,但是也沒說激動得不得了,因為電影拍攝後總是要見人的嘛,醜媳婦還要見公婆呢,至于結果怎樣,這個是我沒法決定的。”

範元之前曾拍攝《被告山杠爺》《一路夫妻》《兄弟兄弟》等影視作品,時隔多年,範元再執導筒,從觀衆反響來看,《我的父親焦裕祿》口碑不錯,不少豆瓣網友為其打了高分,網友“meizi”表示,《我的父親焦裕祿》的真是一部奇特的電影,“或許是因為已失去,是以才顯得格外珍貴。被演技打動是很久不曾發生的事了,但這次,到底是焦裕祿精神讓我落淚還是郭曉東的演技更動人,我許久沒能厘清楚。希望看到這部電影的人能更多一點。”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我的父親焦裕祿》海報 圖據片方

提及主旋律電影如何赢得年輕觀衆的喜愛,範元導演表示,從接到拍攝任務,到電影拍攝,他和劇組團隊做了很多工作,“怎麼讓課本裡的焦裕祿能夠回到我們身邊,讓每一個觀衆都能感受到他的呼吸,感受到他的溫度,一定要跳出原來的創作窠臼。”說到創作的初衷時,範元直言,“實實在在還原一個人,把書本上、報刊上看到的焦裕祿,把他變成一個活生生的,有溫度、有呼吸的人,就好像是一個大叔,你看得見也摸得着,你感受到他的呼吸,他的溫度。”

範元希望年輕的觀衆看完電影後更珍惜當今美好的生活,因為一切都來之不易,中國曾經走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的歲月,這段艱難的歲月能走過來,是靠像焦裕祿這樣千千萬萬的人支撐着,今天除了珍惜美好的生活,還要學着做人、做事,要有精神、講追求。

談演員|郭曉東為演焦裕祿付出很多

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以焦裕祿二女兒焦守雲口述回憶改編創作,影片由焦守雲擔任總監制,導演範元執導,高滿堂、李唯擔任編劇,郭曉東、丁柳元領銜主演。峨影集團、四川傳媒學院等出品。四川傳媒學院學生王思涵擔任“女二号”,四川傳媒學院數十名師生擔任影片的後期制作。

談到影片叙事,範元表示,以焦裕祿女兒的角度切入,以創作者的視角展開客觀叙事,讓觀衆産生情感共鳴,“我們的劇本反複強調的一點就是焦裕祿的共情能力,對他人的遭遇、對他人疾苦的感同身受,是真真正正發自内心去感受對方的疾苦與遭遇的不幸,再有深深的同情,然後再傾盡全力地去幫助他們,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足矣。”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範元透露,拍攝《我的父親焦裕祿》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因為預算有限,拍攝周期隻有四十多天,在這四十多天裡,要輾轉多個地方進行拍攝,從山東淄博博山、河南洛陽到甯夏銀川、内蒙古阿拉善……到了拍攝地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比如在甯夏時遇到了大雪,但拍攝的戲份不能有雪,劇組隻有想辦法除雪,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拍攝過程中,劇組用實際行動诠釋焦裕祿精神,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中有“涉險救人”片段,當時拍這場戲時,演員和劇組從業人員在溫度很低的池子裡泡了很久,非常不容易。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在影片拍攝過程中,焦裕祿書記的動人事迹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劇組主創。領銜主演郭曉東在接到這個角色後,推掉了整整5個月的行程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塑造當中。為貼近角色,郭曉東堅持減重30斤,從形體和表演等各方面還原了焦裕祿的形象。

範元表示,郭曉東和焦裕祿一樣都是山東人,在身高、形象方面和焦裕祿很接近,“郭曉東自己也說,自己前半生的所有創作上的積累都是為了等焦裕祿這個角色,這話也對,是以在拍攝過程中他付出很多,減肥啊、餓肚子啊、不睡覺啊,為了找人物的那種狀态,可以說是非常辛苦,我相信這些付出他一定是會有回報的,因為在點映階段觀衆對郭曉東扮演的焦裕祿是認可的、欣賞的、點贊的,那就算是完成得不錯了。 ”

談90版《焦裕祿》|“不能簡單類比”

說到與焦裕祿有關的影視作品,1990年的《焦裕祿》被影迷稱為經典,該片的導演王冀邢同樣來自峨眉電影制片廠,“90版的《焦裕祿》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史的一個豐碑式的存在,它是一個高峰。我接到《我的父親焦裕祿》以後壓力非常大,因為有一個豐碑式的作品在你前面,我跟王冀邢導演又是同僚,是同一個機關。那我今天再拍焦裕祿,很多人也都認為這個太具有挑戰性了,你怎麼可能去超越90版的《焦裕祿》呢?我從來沒有去超越的這個想法,我就是想向90版《焦裕祿》緻敬,因為我們的叙述角度不一樣,90版的《焦裕祿》更多的是單線叙事,更多的是集中在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他工作上的東西更多一點,我們這一版除了有工作,我們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雙線叙事,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是他的家庭,他和妻子、和兒女、和母親的關系,叙事角度完全不一樣。”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父親焦裕祿》在成都舉行首映活動時,王冀邢也觀看了影片,範元導演和王冀邢導演進行了交流,“我們選的都是焦裕祿,簡單類比就不合适。90版《焦裕祿》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高峰,一個豐碑式的作品,我們去追趕它、學習它,心态是這樣的。但實際上,我們的叙事角度也好,表現形式也好,是完全不一樣的,是以說今天兩部電影放在一起,各有千秋,各有各不同的東西。”

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 實習生|王祖曦

編輯|段雪瑩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紅星專訪|《我的父親焦裕祿》導演範元:讓年輕觀衆感受到電影的溫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