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從基礎設施開始創新

數字化與傳統企業間的融合也就造就了數字化企業,這也使得IT在企業中起到了越來越核心的作用。雲計算、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技術都是數字化企業關注的重點,而它們的發力點往往都集中在基礎設施層面,并且企業還要不斷優化底層架構。

激發企業的雲能力

數字化轉型是今年比較火的詞,在IDC看來,數字化轉型主要集中于4個方面,全方位使用者體驗、高效靈活的業務流程、智慧化産品與服務、颠覆與重構的商業模式。

而在技術層面雲計算、網際網路+、大資料都是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技術,尤其是基礎架構層面的雲計算。

英特爾對于雲計算的政策是“Cloud for All”,雲可以适用于所有類型的應用以及企業,而且雲計算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混合雲。中國企業在使用混合雲時往往把它當做備用的資源,或者在嘗試新業務時使用,這就造成了在混合雲的功能沒有被最大化大的發揮,如何建構一個完善的混合雲架構,就需要找到差異化。

英特爾全球資料中心産品集團企業事業部總監Patrick Buddenbaum用英特爾自身的IT系統舉例,英特爾已經将HR、CRM、報帳等系統遷移到公有雲中,但像ERP、核心制造系統等核心系統放在私有雲中運作。

數字化轉型從基礎設施開始創新

同時混合雲通過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程式設計接口)技術,還可以在資料的基礎上互通資訊,在雲之間建立新的業務。英特爾全球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解決方案總經理Michael Pederson認為這讓整個IT的功能以及職能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從原來的支援變成更多帶動企業業務轉型加速業務更新的重要部分。

數字化轉型從基礎設施開始創新

在雲的開放上,英特爾也一直在加強整個開源建設,基于客戶對于開源的偏好投入不同的資源,并且不斷配合中國合作夥伴。

金融行業應對之法

具體到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讓我想起在和銀行客戶交流時常常能聽到一個詞Bank3.0。金融行業在進化的過程中也面臨了三大挑戰,第一,所有的投入都要滿足風險和合規;第二,客戶的行為模式在不斷轉變;第三,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代表的新型競争者的出現。

這一切都要求傳統金融行業要進行數字化轉型來應對這些挑戰,就像Bank3.0是一個關于未來銀行的預想一樣,數字化轉型也同樣伴随着技術對銀行進行改變。當然轉型的驅動力還要基于金融企業的思想和流程,以及完整的政策規劃。

根據英特爾全球行業合作與解決方案部金融行業總監Mike Blalock的觀察金融機構正在向着數字化轉型,而且不僅限于前端提供自動化的終端手段,可能更需要依靠前後端的配合實作整體的自動化,并且使用分布式的技術支撐業務發展,完成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從基礎設施開始創新

建設私有雲為基礎的開放架構資料中心,來節省成本提高靈活性就是其中一種轉型方式,另外80%的美洲銀行在資料中心上已經實作了軟體定義來實作雲服務。

實際上實作數字化轉型需要投入很大的資源,首先要将現有的基礎架構進行更新,快速向雲發展。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曆新舊系統的轉變,尤其是在兩個系統進行對接時,可能會使成本增加,是以需要盡量短的時間加速向雲的基礎架構轉型。

同時英特爾還聯合合作夥伴提供軟硬體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數字化需求。Mike Blalock認為,真正的挑戰是我們如何建設好整個生态系統,能夠提供簡單高效容易部署的解決方案,快速幫助客戶實作數字化轉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7-14

本文作者:王聰彬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