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作者:多藝堂傳播

封建社會在中國曆史上曆經兩千多年,科舉制度也是封建社會舞台上曆經千年的主角。從隋炀帝大業元年(605年)進士科的創設,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科舉制在中國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1904年為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這次殿試的一甲三名即探花是一廣東番禺人,名叫商衍鎏(1875-1963),他是小編今天要說的主角。說他什麼呢?因為他是清末著名的學者、書法家,他書法一流,且一身正氣!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封建王朝最後的探花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樂老人,清代為廣州駐防正白旗漢軍人籍。光緒甲辰孝欽後七十聖誕,特開恩科,狀元為劉春霖、榜眼為朱汝珍、探花為商衍鎏。他得中探花,任翰林院編修。1906-1909年被派往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學習法政,回國任國史館編修、實錄館總校、文淵閣校理等文職。1912年被聘為德國漢堡海外商務學院漢文教授,1916年回國。先後任國民政府财政部秘書、江西省财政特派員等職,後見官場腐敗,憤而辭職,輾轉于四川各地以賣書為生,可謂一身正氣。直到1945年回南京,他還是遠離政壇,幽居著述為業。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新中國成立後,他曆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職。一生與文史打交道,可謂學富五車,成為一代學者。商衍鎏不僅文采好,懂史政,還擅長書法。他畢生研習書法,楷書學顔真卿、褚遂良,中年以後博采曆代名家草書之長,變化自如,飛逸多姿。行書尤為流走飛動,别有一種高雅氣韻。1941年書的楷書心經軸,時評為“貴在能以動人行而不失空靈靜默, 一股清氣統貫全幅”。

在繪畫造詣上,他擅于畫竹石,頗有聲名,他把竹石比拟為自身個性寫照。壽終88歲,留有《清代科舉考試實錄》、《太平天國科舉考試紀略》、《商衍鎏詩書畫集》傳世。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欣賞完兩幅他畫的竹子,再去欣賞他晚年精熟的書法藝術,特别是他70歲所書的楷書《正氣歌》,盡顯唐人之風,點畫遒勁瘦铄,結字灑脫清雅,用筆自如婉逸,氣韻典雅秀麗,亦可見他一生為人和修養。

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楷書精妙,自喻竹石,隻留“正氣”在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