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虛拟化:商務智能系統的資料架構與管理》一 2.2 什麼是商務智能

大多數機構的成功高度依賴于他們做出決策的品質。不用懷疑,一個機構的很多方面,比如産品品質與價格、服務等都會很大程度地影響自身的成功與否。例如,在市場上釋出一款有瑕疵的汽車款型可以導緻一家汽車制造商的破産,或者一家機構的服務價格過于高昂會使它的商業交易行為消失。但是,即使一個商品的品質合格,價格适宜,也不能保證一家機構的成功。原因是,一個不正确的決策會毀滅一個産品,甚至一個機構。例如,錯誤地銷售一款産品或者無效地分銷一款産品都會導緻商業交易的破滅。

商務智能領域關注支援和改進機構做出決策的過程。當一家機構在正确的時間以正确的形式提供正确的資料後,商務智能便會進行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商務智能并不會做出決策,而是提供決策過程支援服務。

商務智能有很多定義。在本書中,我們使用Boris Evelson 在福裡斯特研究中提出的定義(參見文獻[19]):

商務智能是一種方法論、處理過程、體系結構和技術的集合,這個集合将未加工的資料轉換為有意義的和有用的資訊,以便實作更有效的、戰略性的、巧妙的、可操作的洞察力和決策。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得出,商務智能并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或者設計技術,而是任何需要處理資料并以正确形式呈現資料所需要的東西。商務智能會優化決策過程。

商務智能這一術語在1958年的Hans Peter Luhn寫給IBM的一篇出版文章中第一次提出(參見文獻[20])。他定義商務智能為“一種了解事實互相關系的能力,這種能力指導實踐朝着期望目标前進。”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這一術語并沒有被使用,直到Howard Dresner在1989年重新提出這個概念(參見文獻[21])。Dresner對商務智能的定義與我們現在的定義十分相似。從1989年開始,“商務智能”這一術語被普遍接受。

在商務智能這一術語普及之前,術語決策支援是被普遍使用的。現在還不清楚為什麼名稱會改動,因為後者傳達的意思十分明白。然而,為了與現在一些其他的與該領域相關的參考文獻保持一緻,本書使用術語商務智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