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作者:華聲線上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4月18日訊(記者 熊遠帆)近二十年來,湖南省内首次以古玉為主角的特展“玉出山河——南陽地區出土古玉精品展”19日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二廳開幕。展覽共展出南陽地區出土自上古、三代至兩漢的良工精琢之珍品玉器169件(套),紋飾精美、造型生動、品類豐富,兼具自然精華與人文理想之美。其中,象征着等級和權力的玉鏟、玉钺、玉牙璋,紋飾巧妙絕倫的龍鳳紋玉龍,質地潤澤細膩的龍紋玉柄,線條靈動流暢的煤精獸等都極具看點。它們一方面印襯出中國玉文化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從不同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禮儀制度、道德信條等豐富的曆史文化資訊。市民可以通過欣賞出土自南陽地區的精美古玉,感受中國古玉文化的精深與悠遠。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玉器的國家。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國人将“玉”與“人性”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玉文化,并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玉器進行研究,不僅對我們了解古代人類的物質文化成就大有裨益,而且能使我們在這些古老遺産的結晶上透視到古代人們在社會心理、意識形态等方面的情況。

河南南陽地區曆史悠久,是中國礦産品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位于南陽中部的獨山盛産玉料,所産之玉名為獨山玉,是我國四大名玉之一。因古人生産大多就地取材,南陽地區成為史前玉文化的一個中心。曆年來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古代玉器,對研究中國古代玉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次展覽以時間為序,向觀衆介紹南陽玉文化的發展曆程,講述猶如精靈的美石,從自然山河之中走出,以琳琅之姿在家國山河中畫下濃墨重彩之筆,再在人間山河中留下玲珑身影的一段史話。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部分“美石通靈 事神緻福”表現了新石器時代玉器作為生産工具、裝飾品轉變為溝通天神的靈物的過程;第二部分“辨等明序 王權以彰”反映了夏商周時期玉器作為王權的象征和國家禮儀制度重要載體的使用情況;第三部分“以服以佩 比德君子”展示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說興起後對玉文化發展産生的重要影響;第四部分“法天象地 為念永生”主要展示曆代“玉殓葬”的喪葬禮儀。

本次展覽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南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陽市博物館共同承辦,免費展出至2019年7月21日(逢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市民朋友們可關注長沙博物館微信公衆号或登入官網實名預約,也可在濱江文化園長沙博物館大門入口處憑有效證件取票。同時,為滿足不同年齡觀衆需求,長沙博物館将在展覽期間推出一系列精心準備的教育活動,對展覽進行全面、深度的闡釋。活動主要有針對成年觀衆舉辦的兩場專題講座;針對青少年舉辦的多場導賞(可作為暑假中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針對教師聯盟提供的曆史教育素材包等。

重點展品:

玉鏟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龍山文化

長15.5、上寬8、下寬10.2、厚0.6厘米

南陽市黃山遺址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說明:南陽獨山玉,黃褐色,潤澤細膩,質密,磨制較精。體扁平,呈梯形。背微弧,弧形雙面刃。近背居中有一個對鑽孔。

玉钺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夏代

長11.9、寬10.5-11.6、厚1.2厘米

南陽市宛城區黃台崗鎮高堂村揀選,現藏南陽市博物館

說明:南陽獨山玉,黑白花。平首,兩側下端略外侈,刃由三段月牙形雙面凹弧刃組成。首部居中有半個對鑽孔,中上部有一單面鑽孔。器首兩面殘留有切割線。制作精美。

玉牙璋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長37.8、寬9.8、厚0.6厘米

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望城崗出土,現藏南陽市博物館

說明:灰黑色。體扁薄。器體有一定程度扭曲。凹弧形雙面刃。闌兩側飾牙形脊,内(nà)近闌處鑽一孔。通體磨光。

獸面玉飾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春秋時期

長7.6 、寬7.1厘米

南陽市淅川下寺楚國墓地出土,現藏河南博物院

說明:青白玉,溫潤微透,器表經侵蝕呈乳白色。片狀,上窄下寬。正面下部飾一獸面紋,兩側飾對稱的龍頭紋,龍頭作瞠目侈吻吐舌狀。四周對稱的牙脊實為龍頭的舌、鼻、眼、角輪廓。背面光素。上、下端居中鑽一圓孔。從該玉牌左上部僅刻出輪廓未雕琢細部來看,應是一件未完工的作品。此器造型生動,紋飾繁密豐盈,精工雕琢,是一件難得的珍品。

龍鳳紋玉龍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長6.7、寬2.5

南陽市桐柏縣月河鎮左莊村墓M1出土,現藏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說明:均為白玉,溫潤細膩,質密微透。沁色略有不同,有灰白色沁斑和黑漆古。片狀。呈垂首、拱背、屈膝、垂尾的龍形。體飾龍頭紋。龍首下、尾共刻出五個鳳首。鳳首橢圓形目,勾喙較長。共有六穿。造型獨特,構思新穎,為罕見之作。兩件玉龍大小、紋飾完全相同,應為雙面分别雕刻完紋飾之後再進行對剖,以使大小、紋飾都能達到較大程度的相似性,用在玉組佩中兩兩對稱進行裝飾。

蠶節紋玉觿(xī)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長13.2、寬1.5厘米

說明:蝕變岩。黑色。體呈角狀,略彎曲。粗端為橢圓形,中空,至器長三分之一處漸扁,呈實心狀。飾兩組凹弦紋,每組六道。近扁細端兩側琢有凸出的扉棱,一面飾纖細的雲紋,一面光素。粗端鑽一4厘米的未透孔,旁有一穿與其相通,器身三分之一處外弧側鑽一孔亦與之相通。

文物:龍形玉玦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直徑5厘米

說明:青白玉,溫潤細膩,質密微透。均有黑漆古。片狀,為團屈龍形。背面光素。玉龍橢圓形目,有角,侈紋,長舌上卷,尾屈卷與口相對。兩器為一玉對剖。其一身飾五個龍頭,一個簡化龍頭。另一殘,身飾四個龍頭,一個簡化龍頭。從短處紋飾不連貫推知,為器未琢成時斷裂。

文物:玉串飾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小玉牌長1、寬0.8、厚0.4,小玉珠長0.6、直徑0.7、孔徑0.4厘米

南陽市物資城墓M1出土,現藏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說明:上部為琉璃串珠,下部為玉管、小珠、玉蛙、大小玉牌相間串成。大玉牌三件,青白玉,質潤微透。整體近橢圓形,大小相同。兩端有橫凹槽。其一正面皆飾俯視的龍頭紋,臣字目,大角後披;其二光素;其三中部飾鱗紋,兩邊飾短斜線紋。玉蛙八件,白玉或青白玉,質潤微透。大小略有差異。屈肢,卧姿,平腹,隆背。背部琢出蛙眼、四肢。

煤精獸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漢代

長3.35、寬1.95、高2.05厘米

南陽市天冠集團濱河住宅小區墓M26出土,現藏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說明:黑色。圓雕。卧姿。虎形頭,耳較長,身團屈,長尾。應為傳說中的神獸辟邪。造型生動,形象傳神。以寥寥的數刀呈現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動物形态,展現了“漢八刀”的簡潔技法。

文物:玉面罩(玉覆面)

4月19日長沙文化海報:玉出山河

西周

南陽市萬家園墓M202出土,現藏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說明:青白玉。由51件不同形狀的玉飾件拼綴而成,每件器物邊緣均有鑽孔,以供縫綴之用。面罩周邊用29件兩種等腰三角形圍繞,中間由各種不同形狀的玉飾作額、眉、眼、鼻、頰、口、颌等,其中有6個豆芽狀飾件,安排方式不明了。

[責編:封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