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預測2015年十大戰略技術趨勢

Gartner提出2015年對企業組織而言最重要的十大戰略性技術趨勢,分别涵蓋了三大主題:真實與虛拟世界的融合、實作智能無處不在的概念,以及技術對數字化商業轉變所帶來的影響。

1. 無處不在的計算

随着移動裝置日益普及,Gartner預測,未來會愈發重視如何滿足移動使用者在各種情境與環境下的需求,而非僅聚焦于裝置本身。

2. 物聯網

将各種事物數字化以便結合資料流與服務,就能創造出四種基本使用模式:管理、獲利、營運和擴張。這四種基本模式可應用在四種“網絡”中任意一種。企業不應限制自身,認為隻有物聯網(資産與機器)才具有利用這四種模式的潛力。

3. 3D列印

2015年全球3D列印機出貨量可望增長98%,到2016年出貨量更将翻倍。3D列印技術将在未來三年内達到臨界點,因為相對低價的3D列印裝置持續快速發展,工業應用範圍亦顯著擴充。

4. 無所不在卻又隐于無形的先進分析技術

随着嵌入式系統所産生的資料不斷增加,分析技術将成為市場焦點,企業内外各種結構與非結構的資料都可以拿來分析。大資料仍将是這股趨勢的推動者,但必須将重點轉移至問題與答案方面,繼而再考慮大資料。畢竟技術的價值在于答案,而非資訊本身。

5. 充分掌握情境的系統

無所不在的嵌入式智能與資訊分析相結合,将催生出具備周遭環境感應與回應能力的系統。具備情境感覺能力的安全防護正是這項全新技術的早期應用,不過,未來還會有其他應用問世。

6. 智能機器

環境感覺技術加上深度的資訊分析,為智能機器世界提供了所需的先決條件。這項基礎集合了能讓系統認識環境、自我學習以及自主行動的進階算法。自動駕駛汽車 原型、智能機器人、虛拟私人助理以及智能顧問都是目前已經實作且未來将快速發展的領域,帶領我們邁入機器助手的全新時代。

7. 雲/使用者端計算

短期之内,雲/使用者端架構架構的重點在于内容與應用程式狀态在多重裝置間同步,以及解決跨裝置的應用程式可移植性。但長期而言,應用程式将朝着支援同時使 用多重裝置的方向發展。如今的第二螢幕應用熱潮主要着重于電視搭配移動裝置的觀賞體驗。未來,由于和企業應用程式都将利用多重螢幕,并開發可穿戴式裝置與 其他裝置來提供更好的體驗。

8. 軟體定義的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

為了滿足快速變遷的數字化商務需求,并且迅速擴充或縮小系統的規模,計算正從靜态架構轉型至動态架構。這就需要能動态地組合與設定所有必要元素(從網絡到應用程式)的規則、模型與代碼。

9. 網絡規模IT

“網絡規模IT(Web-scale IT)”是一種在企業IT環境當中提供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能力的全球級計算模式。越來與多的企業将像Amazon、Google、Facebook等網絡巨頭一樣地思考、行動、開發應用程式及建立基礎架構。

10. 基于風險的安全與自我防衛

企業将逐漸認識到要提供一個百分之百安全的環境是不可能的。一旦企業承認這點,就能開始采用一些較為複雜的風險評估與緩解工具。就技術而言,認知周邊防禦 的不足以及應用程式必須扮演更積極的安全角色,将帶來全新的多層次方法。未來,這将進一步發展成為直接在應用程式當中内建安全防護的全新模式。周邊防禦和 防火牆再也不足以提供保障,每一個應用程式都必須能夠自我感覺及自我防衛。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01月13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