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遷雲實戰》——1.3 雲服務的發展現狀

SasS、IasS、PaaS這三種雲服務模式目前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中,SaaS和IaaS産業比較成熟,PaaS領域起步最晚,提供該服務的企業并不多。表1-1給出了三種雲服務模式現狀的比較。

圖1-1給出了2015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占比圖,從中可以看到,國内的雲計算服務以SaaS和IaaS為主,PaaS占比較小。SaaS服務雖然占據了半壁以上江山,但是行業格局依然比較混亂,缺乏上司者;PaaS服務仍處于發展初期,市場認知度比較低,但是未來的增長預期恰恰是最高的;IaaS服務的占比超過1/3,已經得到國内企業客戶的充分認可,雲主機、雲存儲等應用形式是使用者使用最多的,占比70%以上。

《企業遷雲實戰》——1.3 雲服務的發展現狀

接下來我們逐一分析各種雲服務模式。

1.3.1 SaaS

SaaS服務的概念産生于2003年,是最早引入中國的雲服務形式。SaaS是一種通過網絡提供軟體的模式,有了SaaS,所有的服務都托管在雲上,使用者不用再購買軟體,且無須對軟體進行維護。現在,一個完整的企業Web應用程式,可以在雲上提供一個靈活、統一的企業協作平台。就像使用自來水一樣,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賃線上的軟體服務。SaaS可以幫助企業減少費用,管理硬體、網絡和内部IT部門。

早期的SaaS服務主要用于銷售管理,如八百客、xTools等使用的ASP就是早期的SaaS服務。進入2008年,傳統企業集中轉型,辦公軟體企業(如用友、金蝶)開始開發Saas業務。SaaS企業集中布局在CRM、ERP流程管理領域。2013年,SaaS服務開始細分,通信、郵箱、網盤等工具開始SaaS化,基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SaaS平台開始出現。随着移動終端的普及,SaaS自2014年以來持續高速增長。

目前,企業級SaaS服務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持續受到資本青睐,相關參與方不斷探索新型服務形式。SaaS廠商發展的基本現狀可總結如下:

1)傳統軟體企業通過拓展服務形式轉型為SaaS服務商。

2)創業公司在原有垂直領域SaaS服務基礎上,向底層拓展同類PaaS服務。

3)網際網路巨頭拓展平台,在Saas基礎服務上,引入第三方服務商形成SaaS服務入口平台,打造雲服務生态。

SaaS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智能化推動流程管理效率提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引入将極大提升流程優化效率,改善服務,成為改進SaaS服務的重要推動力。

2)行業垂直SaaS空間大:在垂直行業積累一定客戶的SaaS企業,有機會發掘供應鍊上的其他機會,例如B2B、增值服務等。

3)打通碎片化服務:多數服務商專注單一SaaS流程、面臨服務資料互不連通的問題,是以在提供整合碎片化資料、流程的SaaS服務方面存在機會。

1.3.2 PaaS

PaaS是指将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并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或者企業可以基于PaaS平台快速開發自己所需要的應用和産品。同時,PaaS平台開發的應用能更好地搭建基于SOA架構的企業應用。PaaS作為一個完整的開發服務,提供了從開發工具、中間件,到資料庫軟體等開發者建構應用程式所需的所有開發平台的功能。

2009年,新浪推出國内首個PaaS平台SAE Alpha。2013年,微軟、亞馬遜AWS等海外公共雲PaaS服務進入中國;之後,BAT(百度、阿裡、騰訊)分别推出開發者PaaS平台(百度的BAE、阿裡的ACE、騰訊的Qcloud);IM、推送等領域的垂直PaaS平台開始提供服務(個推、融雲等)。進入2015年,國内大型雲服務商開始開放更多面向開發者的雲服務能力(如阿裡百川等);同時,垂直PaaS平台也發展迅速,如出現了面向物流網、語音識别等的PaaS平台。

目前,PaaS廠商發展的基本現狀主要是在原有技術功能基礎上,根據優勢拓展服務形式和客戶群,拓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拓展服務功能:從單一PaaS服務擴充多樣PaaS服務,形成功能商店。

拓展服務形式:在原有PaaS服務基礎上,拓展同類SaaS服務。

拓展新客戶:在Paas通用子產品基礎上,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流程管理。

目前PaaS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業務類型同質化:提供單一功能的PaaS廠商,橫向發展成長為PaaS工具商店,可能造成PaaS廠商業務重合度高。

2)開發者增值服務成為增長點:在提供功能子產品的基礎上,形成平台生态,提供滿足企業/應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技術服務。

3)國際化業務或成新增長點:技術子產品在國際化推廣過程中受到地理位置、使用習慣的限制較小,突破海外市場将成為PaaS廠商新增長點。

1.3.3 IaaS

IaaS供應商為使用者提供雲化的IT基礎設施,包括處理、存儲、網絡和其他基本的計算資源。使用者能夠遠端部署和運作任意軟體(包括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供應商則按照使用者使用存儲伺服器、帶寬、CPU等資源的數量收取服務費。

公共雲IaaS是一種“重資産”的服務模式,需要較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和長期營運技術經驗積累,該項業務具備極強的規模效應。是以,一旦巨頭優勢顯現後,将産生馬太效應,通過價格、性能和服務建立起較寬的“護城河”。亞馬遜自2006年推出AWS服務,到2016年4月,其價格已經下調了42次;阿裡雲從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一年内降價高達17次。

IaaS的發展大緻可以分為萌芽階段、IaaS成長階段和洗牌階段。

IaaS萌芽階段:2008年,IBM在中國建立首個雲計算中心,IaaS正式進入中國。随後一年,盛大、阿裡雲開始研發和試點營運相關雲業務。

IaaS成長階段:2013年前後,微軟、亞馬遜AWS IaaS業務正式進入中國。同年,UCloud、青雲等IaaS創業公司成立并開始提供服務,騰訊、華為等巨頭也紛紛加入雲服務陣營。

洗牌階段:到2015年,IaaS雲行業發展趨于穩定,行業格局和盈利模式日漸清晰,行業領先者開始出現,企業逐漸開始盈利。同時,行業競争加劇,進入洗牌階段。

2017年1月,阿裡巴巴集團财報顯示,阿裡雲2017财年第四财季(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營收達到21.63億元,同比增長103%,連續第八個季度增幅超三位數。阿裡雲雲計算付費使用者數量同比增長100%,達到87.4萬,覆寫金融、醫療、公共交通、能源、制造、政府機構、遊戲、多媒體等廣泛的行業和企業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