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作者:上遊新聞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編者按:

年資高、經驗豐富、妙手仁心……在重醫附二院裡,有這樣一群老專家,他們醫術精湛,在20、30年的臨床中,積累沉澱了滿滿的經驗,與病魔賽跑時能妙手回春;他們眼光獨特,擅用獨到的診治方法,與疑難病交手時能力挽狂瀾;他們潛心鑽研,時時掌握最新技術,與複雜病較量時能杏林春暖……

上遊新聞開設《重醫二院·聚焦砥柱》專欄,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這一群“中流砥柱”,來看看他們是如何以滿腔的熱情和畢生的信念,踐行自己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一個好醫生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還要有高尚的醫德,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這是從醫30年來,李洋教授作為外科醫生堅守的信念,也是作為黨員的初心使命。為了救治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為了讓胃癌、結直腸癌患者接受比微創更微創的手術,為了提高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他潛心鑽研各種新技術,為患者帶去一流的手術和貼心的關懷。他說:外科醫生就應做到“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本期中流砥柱]李洋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重醫附二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追求“比微創更微創”

率先開展胃腸道NOSES手術

在醫學不斷快速發展的今天,微創手術已經成為患者心目中外科治療中的首選方式。在保證手術品質的前提下,減少手術創傷,是外科醫生李洋教授從醫以來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作為先鋒黨員以初心解患者疾苦的使命。

随着胃癌、結直腸癌患者對手術要求的提高,近年來,經自然腔道取标本手術(NOSES)也日益受到患者的青睐。該術式具有腹壁無切口、創傷小、疼痛輕、術後康複快等諸多優勢,被稱之為“微創中的微創”。不管是對患者生理或者是心理産生的影響都非常小,既往的微創手術一般是在腹腔鏡完下成病竈切除,于體外完成重建,而NOSES手術則需要在體内完成重建,難度非常大。

是以,NOSES手術對手術醫生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對腔鏡微創手術有豐富經驗和技巧的李教授,以己之能率先在重慶開展了這類手術。

42歲的童女士,因為大便習慣改變就診,腸鏡結果檢查發現直腸新生物,活檢結果提示直腸腺癌。因童女士體格偏胖,合并糖尿病及哮喘,李教授綜合評估其病情後,決定為她施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NOSES)。術後第二天,童女士就能下床活動,疼痛程度非常輕微,由于腹部沒有切口,避免了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愈合延遲、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發症,術後第6天就痊愈出院。“沒想到這個手術比我當年闌尾手術痛苦還小。”童女士驚喜地告訴李教授,并表示感謝。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據統計,目前李教授帶領團隊已經開展NOSES及類NOSES手術超過200例,患者反響甚好。“但是,并不是每一例患者都可以施行NOSES手術,該手術有嚴格的适應症。比如惡性良性腫瘤環周徑大于5cm、直腸腸腔較細、系膜肥厚等就不适合NOSES術。”嚴謹細心的李教授反複強調,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NOSES手術一定要保證“無瘤無菌”原則。

因李教授在消化道各種全腹腔鏡微創手術及内鏡手術造詣頗深,臨床經驗十分豐富,他備受患者的信賴與認可。他精湛的醫術,得益于從醫30年的積累沉澱。

1992年,從重慶醫科大學大學畢業的李洋,來到重醫附二院普外科工作,在6年的住院醫師,10年的主治醫師中,他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努力學習各種新技術滿足臨床需求,業務能力和診療水準不斷提升,并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于199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為了進一步深造,他攻讀了重醫大的碩士、博士研究所學生。2008年,普外科分亞專科,已是副主任醫師的李洋,以不斷加強黨員醫生的職責與使命,緻力研究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選擇到胃腸肛腸外科,并在醫教研“三駕馬車”中以上率下,潛心鑽研專業領域新技術,一步步升到主任醫師、副教授,在業内外都有一定影響力。

突破保肛手術極限

救治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患者

手術一流,突破極限,在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心中,李教授就是讓他們重生的救命恩人。據了解,為了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李教授還在重慶率先開展了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

李教授介紹,目前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随着對直腸的局部解剖、直腸癌的病理特性、惡性良性腫瘤浸潤、淋巴結轉移規律的認知,以及吻合器、閉合器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低位及超低位直腸癌患者可行保肛手術。“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對手術适應症的嚴格把握,手術術式的合理選擇,主刀醫生的專業技術,以及整個圍手術期的個性化綜合幹預。”李教授明确指出。

68歲的趙女士,去年不幸被診斷出患有超低位直腸癌,惡性良性腫瘤病竈下緣距離肛緣僅僅2.0cm。由于兩年前,她的丈夫因患直腸癌施行了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永久性結腸造口),目睹了丈夫永久性腹壁造口帶來的不便後,她告訴李教授,如果是做永久性改道,她甯死也不做手術。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李教授對趙女士進行了反複的開導,告知她相關利弊,并承諾一定盡最大努力保留肛門。由于趙女士惡性良性腫瘤分期較早,李教授為她施行了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手術,在達到惡性良性腫瘤根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她的排便排尿功能。

“是您給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沒有您,我這輩子就完了。”術後,趙女士對李教授感激不盡,并感慨如果她的丈夫當初能遇到李教授,或許如今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看到患者能成功接受保肛手術,我跟他們一樣高興。”李教授表示,并提醒胃腸、肛腸外科醫生一定要嚴格遵從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的适應症,不能為了保肛而保肛,也不能為了遵從患者意願而保肛,一定要從惡性良性腫瘤根治、保留肛門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而施行手術。

緻力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潛心鑽研并應用治療新技術

“李教授,我被胃食管反流折磨4年了,現在又出現明顯的反酸、燒心、上腹部隐痛不适,抑制胃酸分泌藥也吃了不少,麻煩您看看我該怎麼辦哦?”日前,48歲的張女士,聽病友介紹李教授擅長診治胃腸、肛腸方面的疑難雜症,便立即前往重醫附二院找他診治。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李教授耐心細緻地看完了張女士帶來的各種檢查單和治療單,詳細詢問了她的用藥史,及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後的治療效果,說“你這個很可能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需要先做胃鏡明确病變情況”并收她入院。

結果不出李教授的預料,胃鏡檢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萎縮性胃炎、合并食管裂孔疝。結合張女士有8周标準劑量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史等,李教授明确診斷為難治性胃食管反流,并制定了詳細的診療計劃。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李教授為張女士施行了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食管裂孔疝無張力修補術。術後第二天,她的反酸、燒心症狀完全消失;術後5天出院;術後2周返院複診,上腹部隐痛不适症狀也消失了;術後6月,複查胃鏡,結果未見異常。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除了反酸、燒心等臨床症狀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合并食管裂孔疝,患食管癌風險也高,需要引起患者和醫生的高度重視。”李教授介紹,我國具有胃食管反流臨床表現的患者,約占人群的2.5%~7.8%,38.6%的患者同時合并食管裂孔疝。多項研究指出,合并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患者,酸暴露更加明顯,更易患食管癌。為了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李教授又率先在重慶開展了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抗反流手術治療。

“腹腔鏡胃底折疊術和食管裂孔疝無張力修補術,自上世紀90年代提出以來,迅速發展,因創傷小、恢複快等特點,已成為現在最受歡迎的腹腔鏡抗反流手術方式。”李教授進一步解釋,胃底折疊術是通過重建加強胃食管結合部抗反流屏障;食管裂孔疝修補術是通過修補消除導緻反流的機械事件。兩者從病理生理學機制層面,對胃食管反流合并食管裂孔疝進行治療,具有良好且穩固遠期臨床療效。

72歲的李大爺,也是在李教授這接受手術的受益者。10年來,他反複出現上腹部脹痛不适,就診發現食管裂孔疝,進一步檢查發現合并胃食管反流,李教授果斷為他施行了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食管裂孔疝無張力修補術,術後第3天症狀消失。出院時李大爺一直握着李教授的手,說“謝謝,謝謝,是您讓我擺脫了10年病痛。”

目前李教授團隊已經完成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食管裂孔疝無張力修補術超過100台,治療效果顯著,得到了患者的一緻好評。

精湛的醫術+誠摯的關懷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除了胃腸、肛腸領域的疑難危重疾病患者,李教授的患者中還不乏一些病情嚴重、反複的常見病患者。從給他們制訂的詳細診治方案,就透露着李教授的仁心仁術。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痔瘡患者陳先生,他的病情嚴重程度是李教授從醫以來見過最嚴重的。陳先生曾經到多家醫院就診,得到的答複都是:需要分多次手術治療,才能緩解目前症狀,而且術後出現肛門狹窄的風險極大。因為家庭困難,陳先生甚至打算放棄治療,直到在電視中看到李教授的訪談節目後,抱着試一試的态度來重醫附二院找他。

李教授為陳先生做了詳細的檢查,告訴他,痔瘡治療的目的是緩解臨床症狀,根據目前他的病情,是有機會一次性手術達到治療目地的。陳先生将信将疑,術後,李教授精湛的醫術讓他贊不絕口,不僅一次性解決了病痛,術後肛門排便功能未受到任何影響。不僅如此,由于經濟情況較差,出院時李教授幫忙申請減免了他的部分醫療費用。

“一個好醫生不僅要有高超的醫術,還要高尚的醫德,要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一視同仁,不論貧窮富裕、地位高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疾病救治放在第一位。”作為從醫30年的外科黨員醫生,李教授一直以初心為舵、以技術為帆,禦風前行在治病救人的醫者道路上。

為了幫助更多的患者解決病痛,對于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李教授目标明确。首先,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及臨床技術推廣,李教授連續兩年獲批重慶市衛健委适宜技術推廣項目“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在未來幾年将繼續在區縣醫院進行技術推廣,再提高基層醫院的診療水準的同時減少患者的費用支出。其次,加強科研工作,做到科研結合臨床,不斷開拓創新。最後,加強臨床帶教工作,做好傳幫帶,培養更多優秀臨床醫生。

醫生名片》》

重醫二院·聚焦砥柱|第3期 李洋:“一刀除”的外科醫生,手中有刀心中有愛

李洋:重醫附二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擅長領域:消化道良惡性疾病(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胃腸間質瘤、胃腸神經内分泌惡性良性腫瘤)、肥胖代謝性疾病、食道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GERD)、腹腔内及腹膜後占位性病變、腸源性感染、直腸脫垂及肛門失禁等各種消化道疑難重症的診斷與治療。對消化道各種全腹腔鏡微創手術及内鏡手術造詣頗深,臨床經驗十分豐富。率先在重慶市開展了全腹腔鏡胃癌、結直腸癌腹部無切口的經自然腔道取标本手術(NOSES術 or 類NOSES術)、腹腔鏡下胃底食管裂孔疝無張力修補及胃底折疊術(Nissen、Toupet、Dor)、全腹腔鏡肥胖、Ⅱ型糖尿病手術(Sleeve、By-pass手術)、超低位直腸癌極限保肛手術(TaTME)、頑固性便秘外科手術(金陵術式)。

門診時間:渝中院區周二上午,江南院區周三上午。

學術任職:中國中醫藥協會黏膜修複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促會臨床實用技術分會食道裂孔疝學組委員,中國NOSES聯盟委員,中國NOSES聯盟重慶分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醫學會胃腸惡性良性腫瘤MDT專委會副主任委員,重慶市抗癌協會大腸癌專委會常委兼秘書,重慶市中西醫結合肛腸專委會委員,重慶市醫學會微創外科學專委會減重與代謝外科學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腸内腸外營養專委會委員,重慶市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專家。

科研成果:先後主持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重慶市科委課題1項,重慶市衛生局課題2項,重慶市衛健委适宜技術推廣項目2項,重慶市渝中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為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等雜志的特約審稿人。在《Am J Surg》、《ACTA CIRURGIA BRASILEIRA》、中華器官移植雜志等CSCD核心期刊發表論著共40餘篇。

來源:上遊新聞 彙聚向上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