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丨戴屆全:荷葉塘裡開荷花

作者:日常惡魔
散文丨戴屆全:荷葉塘裡開荷花
散文丨戴屆全:荷葉塘裡開荷花

荷葉塘裡開荷花

文/戴屆全

荷葉塘坐落在巍巍的石牛山下,它既是一口塘,又是一個屋場,住着14戶人家。

12畝面積的荷葉塘,徒有虛名,既沒荷葉,更沒荷花。據75歲的張公講,在他年輕時,荷葉塘是有荷花的,并且每年還開得旺盛。後來荷葉塘多年未修,泥沙淤積,加上村民也不注意,死雞死鴨、飲料瓶、塑膠袋什麼的,都往裡面丢,荷葉塘就成了一個漚糞塘,荷花也就慢慢地沒有了。

“你看,如今滿塘都是‘革命草’……她還把掃屋灰倒到塘裡。”

我站在張公旁,他指着塘對面正在倒垃圾的李大娘。

“現在全鄉都在搞美麗鄉村建設,我們這裡也要搞一下……”

傍晚,張公的小兒子阿春跑運輸回來,對張公說起了鄉裡一些村子村民投工投勞,自覺美化綠化家園的情況。

“好啊,我去發動,具體事情你們做……”

次日,張公就挨家挨戶去發動,做工作,大講美化環境、青山碧水的好處。

在李大娘家,張公坐下,喝了兩口茶。“唉,如今,一些人把廢物都往塘裡丢,這塘裡的水往下流,到甯鄉、到長沙,還不是城裡人喝了……”張公心想,李大娘的兒子兒媳在長沙工作,就這麼一說,李大娘的臉霎時紅了。

阿春向村裡彙報了情況,争取了村支兩委和市裡駐村後盾機關上司的高度重視,後盾機關支援10000元資金和5噸水泥。

“不就四五天嗎!”阿春又說合鄰村開挖機的好友阿秋,阿秋願意無償出動挖機,幫助清淤。

清塘開始了,荷葉塘在家的男女老少一齊上陣,阿春開動他的卡車,阿秋開動他的挖機,在衡陽打工的阿龍請假回來了,阿虎、阿牛更是争先恐後,大娘大嬸端茶送水,隻用了9天的時間,荷葉塘就徹底掃障清淤、塘基護徹加強,還栽上了14株垂柳。

張公發揮他的手藝,在塘的兩角用松樹、毛竹搭了兩個涼亭,亭頂蓋上厚厚的茅草,古樸典雅。

阿春從東湖塘跑運輸的夥伴家裡買回了150公斤荷種,把它們均勻地種到塘裡;不知他又從哪兒弄來了一大袋花種,要張公播撒在荷葉塘周圍的空坪隙地,分發給各家各戶,要他們種在屋前屋後。

春回大地,塘基上的垂柳穿上了鵝黃色的新裝,舞動着曼妙的腰肢,吸引着啁啾的小鳥,也吸引着歡樂孩子們。

荷葉塘如鏡的水面現出了綠色,起初隻一點點星綠,星綠慢慢長大,如同小孩子們的手掌,不幾天,這些手掌就像小傘一樣,比賽似地攤在水面,有晶瑩的露珠在傘葉上滾動,煞是好看。

夜晚,荷葉塘成了青蛙們歡樂的舞台,它們有的坐在荷葉上,有的伏在荷葉下,瞪着圓溜溜的雙眼,鼓動腮幫、拍打着肚皮,“呱——呱,呱——呱”的合唱聲此起彼伏,一曲高過一曲。

“要清除雜草,合理密植,品種多樣……”播撒的花種,長出了新苗,張公沿家沿戶指導,有時還幫助種植。

仲夏,荷葉塘的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粉紅色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間冒出,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兒全部展開,露出嫩黃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很快就要破裂,桔紅色的蜻蜓停在上面,一動不動。南風吹來,荷葉如綠濤翻滾,一支支荷花随風搖曳,一陣陣清香撲面而來。

“荷葉塘裡開荷花!”這件事就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傳遍了全鄉的角落,每天引來不少人看稀奇。

不久,從婁底過來一批寫生畫畫的師生,他們20多個人圍着塘基,支起畫闆。蓄着齊肩卷發、紮着沖天雀尾的男老師不時指點,這更吸引了看稀奇的村民。

畫畫的師生剛走,又來了一大客車攝影的,他們戴着鴨舌帽,扛着“長槍短炮”,有的對準石牛山,有的對準母雞帶着小雞,更多的是對準荷花,“咔嚓——咔嚓”,響個不停。

節假日,或邀着同伴,或帶着家人,從城裡來這裡遊玩賞花、品嘗蓮蓬的人就更多了。

鄉親們從未變過錢的幹魚,山菌,插菜、粉絲等土特産,被來遊玩賞花的城裡人買走一空,辣椒、豆角、黃瓜等時新蔬菜也供不應求。張公做柴燒的一個樹蔸,也被一個身穿紅色襯衣的圓臉後生看上,硬要買走。

最開心的還是李大娘,她把嫁在外村的女兒叫了回來,在家裡開了一個“荷花餐館”,招待每天來遊玩賞花的客人。有些時候,李大娘幫女兒掃地,洗菜,打打下手,但更多的還是拿着火鉗,背着竹簍,在村子裡撿拾着果皮紙屑……

戴屆全,甯鄉市農業農村局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