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CTO該不該寫代碼:我們調查了100個CTO,70%的人說不用寫但要懂

近期,某醫療網際網路公司前CTO在網絡上飙紅,很多IT圈人士的微信、微網誌均遭到刷屏待遇。具體事件經過不再做累述,資訊大家都已心照不宣。

我們關心的是,由這次事件所引出的各種聲音,其中最突出的一種聲音是,廣大IT人士開始對CTO要不要自己寫代碼産生了諸多疑問,大家都各執己見。鑒于此,我們特别設計了一次問卷調查,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對接近100多名以CTO,CIO為主,也包括程式員、産品開發人員在内的相關人士通過問卷的形式進行了集中調查。并邀請了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客觀評論與分析。以下為本次調查結果:

1.調查人員分布情況

關于CTO該不該寫代碼:我們調查了100個CTO,70%的人說不用寫但要懂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對接近100多名包括企業CIO、CTO、程式員、産品開發人員在内的企業在職人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了集中調查。首選,我們姑且把1-50人技術團隊的規模定義為中小型業企,在本次調查人員中占了大概1/3的比例;50-200人技術團隊我們把其定義為中型企業,在本次調查中占了接近一半的比例。200人以上技術團隊的規模我們定義為大型企業,在本次調查中占了1/7的比例。

2.CTO應不應該親自編寫代碼

關于CTO該不該寫代碼:我們調查了100個CTO,70%的人說不用寫但要懂

針對CTO應不應該寫代碼這一熱點話題,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有比較明顯的展現。認為CTO必須寫代碼的投票占到了大概1/5的比例;認為CTO根本沒必要自己代碼的人數隻占到1/10;而剩下70%多的人則認為,CTO應該懂代碼,但不必親自編寫代碼。

3.CTO需不需要經常參與日常例會

關于CTO該不該寫代碼:我們調查了100個CTO,70%的人說不用寫但要懂

從結果顯示,認為CTO必須每會必開的投票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例;認為CTO要盡可能多的參與例會的比例也占到1/3的比例;而認為CTO應該有選擇的參加對自己比較重要會議的投票比例占到了1/4;目前,還沒有一個人認為CTO是不需要參與日常例會的。

4.CTO在企業中需要履行的職責

關于CTO該不該寫代碼:我們調查了100個CTO,70%的人說不用寫但要懂

對于CTO在企業中都需要履行哪些主要職責的問題,從投票結果顯示,按比例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1、團隊管理與建設;2、系統架構搭建;3、企業産品與品牌宣傳;4、項目協調與監管;5、核心技術攻堅;6、日常技術維護;7其他;

5、CTO在企業中的核心價值

在第五項調查中,我們設定了一道開放性題目,原題目為:結合您的企業,您認為CTO在企業中所應展現出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我們發現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對CTO所應展現出的價值存在很多差異,以下按照不同企業規模将比較典型的回答列舉出來供大家參考。

中小型企業

上司技術方向,對于技術團隊的成長要給予适當的鼓勵和抑制,在團隊成長的時候,根據個人經驗給予建議,防止技術團隊犯下明顯的錯誤。(某粉絲營運平台 CTO)

幫助梳理公司各項業務,使得業務能夠标準化,系統化,提升作業效率;幫助企業建立一套強大的系統架構,能夠非常靈活的承接各類業務;(某全媒體購物平台 CTO)

技術形象代言人(某教育服務平台 CTO)

CTO應該是公司的技術的保證,了解目前的技術潮流。(某科技公司 進階工程師)

技術保證是前提,公司發展是首頁(某網際網路私廚平台 CTO)

1、IT部門的技術(産品)支援滿足公司業務需求;2、部門内外協調管理;3、IT部門整體技術能力得到提升;4、IT部門直接産生經濟收入(某企業級垂直門戶網站 CTO)

團隊的管理,團隊成員的培養,幫助技術人員成長。給技術同學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及内部競争環境。團隊是否有成長性和戰鬥力是CTO的重要考核名額.(某科技公司 CEO)

通過技術節約人工成本;通過技術分析出資料得以優化産品(某網際網路私廚平台CEO)

中型企業

針對公司業務,規劃适合合理的技術架構,并帶領團隊實作。(某汽車網絡媒體 CTO)

團隊管理與組織,協調各BU的需求合作,保障公司發展所需的技術支援(某商用車制造商 進階經理)

對公司業務熟悉,對行業技術發展有前瞻性,并能很好利用新技術及架構幫助公司實作效率和營收的提升。(某電子商務企業 CTO)

産品方向(某語音營銷平台 CTO)

一、公司戰略制定參與,戰略實作分解及組織執行; 二、技術選型及系統架構; 三、技術團隊組建、職位序列、KPI目标、流程規範; 四、核心業務跨部門溝通,大項目組織實施(某科技門戶網站 CTO)

公司技術選型,技術團隊創新及人員培養,技術推動公司産品(某攝影門戶網站 CTO)

方向方案評估建議。給予業務部門和決策部門更為準确的平台及系統的現狀,領會戰略方向預估系統瓶頸風險,及時有效的對技術團隊予以激勵和撫慰。灌輸全局觀使每一個技術人員了解工作對公司的意義,力求技術團隊跟得上公司業務戰略思路(某網際網路房産平台 進階經理)

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上協調技術資源和企業資源(某網際網路金融企業 産品總監)

公司戰略規劃核心人物,公司各方面技術的保障(某網際網路房産平台 産品總監)

系統整體方向性把控,核心項目風險把控,技術對業務部門支撐度等(某網際網路門戶網站 CTO)

大型企業

把握技術方向 技術選型(某特賣網站 技術開發工程師)

技術核心,内部更新。技術體系員工福利。(某電商企業 軟體開發工程師)

技術人士評論

企業在不同階段需求不同類型的CTO

某安全創業企業CTO評論:CTO要不要寫代碼,需要按企業規模和發展階段來決定。企業規模越小,CTO要做技術帶頭人的職能就越明顯,甚至可能需要自己去寫代碼。當公司發展的稍微大點之後,就有些偏重業務了,這個時候公司基本上已經走入正軌,技術已經不是特别大的問題,這時企業做出來的産品是不是使用者想要的變成企業很突出的問題,這個時候CTO應該會更關注業務,業務經營怎麼樣,使用者的轉化度接受度怎麼樣之類的問題。而公司發展到更大的時候,CTO就變成了一個“招牌式”人物,更多的是宣傳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和對一些前沿概念性的研究,甚至可能出去“站台刷臉”,作為象征性的标志。而在這三個階段企業其實需要不同類型的CTO。是以我們說CTO在這三個階段可能是三個不同的人,而不是同一個人,在企業的不同階段需要去做不同的事。

CTO應該像CEO一樣去思考

某安全創業企業CTO評論:CTO經常是技術出身的,雖然他可能不再做一些底層的編碼工作,但是他經常有工程師的那種偏執和隻看眼前東西的習慣。而CEO要對整個公司負責,CEO的目标是讓大家過得都好,而CTO是我做的東西是最好的,兩者視角不一樣,發生沖突也是常見的,但很多時候CTO還是要遵從CEO的願望的。

某企業級垂直門戶網站CTO評論:CTO其實有時候是要像CEO一樣去思考,應為像CEO一樣去思考是一個很好的境界,否則就會容易從技術層面出現一些分歧,一個CTO出現的技術分歧會影響下面很多技術總監和技術人員的想法,他們在整個業務配合中就會出現很多的不和諧關系,但是CEO考慮的層面會更大一些,會從公司整個戰略方面去考慮,是以要求所有的不光是CTO,包括CMO、CIO更多的情況下思想上應該是像CEO一樣去思考。

CTO要有選擇性的參與企業例會

某企業級垂直門戶網站CTO評論:我了解的例會指的是CTO職責範圍内的例會。可能有很多種,比如說一個CTO可能會管技術、産品開發、運維,再到前端後端之類,我覺得例會,第一,總體公司的管理層例會必須要參加;第二,一些主要的例會,主要産品立項的例會肯定要參加。剩下的會議就要有選擇的參加了。比如牽涉到業務部門的某些具體例會就沒有必要參加,還有開發部門自己的例會,可以有選擇性的參與。同樣道理,例會肯定要選擇性參加,上層的和平級之間的例會CTO肯定要盡量參加,因為需要了解公司的整體營運情況,而下級的例會我覺得可能要有選擇性的參加,如果是功能性或者是非協調性的會議就可以先放一下。

CTO不必非要是技術出身

某安全創業企業CTO評論:我覺得投票的這些人的背景可能都是技術出身,他們有一個良好的願望就是,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大公司的CTO,但是事實經常是做了多年技術細節的人很難最後成為大公司的CEO。那麼,如果不懂技術是不是會讓下邊人心中不服,這實際是技術人員的一個陋習,很慣性的去以技術評定CTO這個人。實際從公司角度來說,公司更認可的是你能不能給公司帶來業務上的支援,這是公司盈利潛在的發動機,你的技術好與壞和你帶整個團隊在技術上走得越來越遠,越來越快,越來越精,這不是一回事。是以我覺得說懂點技術是好的,就是到了CTO這個層面,如果你是技術出身是好的,畢竟你的項目都是要帶技術人員來完成,但真的沒有必要對技術是如何如何的精通。

編輯總結

當我們看完調查結果,聽完衆多CTO、以及技術人員對此次事件的評論後,再來看近期某醫療網際網路公司前CTO所引發的這次事件。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企業的CEO,還是CTO本人,亦或是技術人員,其實都不太會把會不會寫代碼作為對一個合格CTO的主要考核标準。換句話說,沒有一個CEO會對CTO是不是親自寫代碼那麼“感冒”。是以說,關于CTO要不要親自寫代碼的這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算是一個假命題。那麼,為什麼還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呢?原因是,很大程度上公衆在看待事物的時候,通常最先看到一個事件中最尖銳的焦點,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往往就會被忽略掉。

另外,我們在調查中,也發現有些企業要求CTO要親自參與代碼的編寫工作。從問題1和問題2所對應的投票比例可以大緻看出,大、中型企業一般對CTO是否需要親自編寫代碼都不太關心,而隻有一些小型企業或創業企業的初期往往會更看重CTO的這一基本技能。但也無可厚非,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CTO有不同定位造成的,而這次事件的導火索可能就出現在了企業定位與CTO自身定位發生了分歧,最終導緻了此次事件的發生。

是以,根據這份調查,我們的結論是,CTO的職責與核心價值應該是随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改變而變化的。作為CTO,你懂運維,你會編寫系統,甚至你是某項技術的創造者,這些很重要,但關鍵是能力和目前業務需求的比對性。如果比對不好,CTO往往就很難伴随一家企業的全過程發展。綜上所述,管理層目标和團隊需求,以及CTO自身對職業生涯的定位,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CTO的工作重心應該放在哪裡,寫代碼可能是一個問題,但不是一個關鍵問題。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7月6日

本文作者:李超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