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7月14日電(記者陳澍、于玥、餘恒)談及為什麼來到大陸?林正偉的回答簡單而有力,"因為機會很多。
作為島上長牙多年的權威,2017年,39歲的林正偉做出了一個外人稱之為"非常大膽"的決定——離開島上的大家庭,隻來四川紫陽開發,以技術的形式加入博恩口腔集團,并作為集團旗下的四川鴻正文口腔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總經理。
"由于政策原因,台灣的牙科市場早已本土化和銷售,早已接近飽和,島内進一步突破的空間不大。他表示,大陸在這方面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當然想來,大陸市場是台灣的發展。
據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分析,未來五年内地口腔行業年均增長率将超過18%,預計到2030年将達到4200億元。
來到四川之前,林正偉在大陸上任何一個城市都長期沒有工作和生活過,而這次他決心在資陽"紮根",也是因為他看好大陸西部内地的發展前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指出,近年來,大陸加快建構以國内外雙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大力推進高品質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西部内陸地區已成為台商投資發展的新蕭條。
四年來,當地人民的熱情、工作環境和完善的政策支援,讓林正偉感到"來得正直"。
"對于醫療企業來說,獲得注冊證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此,當地政府給予了不少幫助,讓我們能夠盡快滿足大陸醫療法規的要求,順利實作市場銷售。他說,這是至關重要的。
同樣被這口牙齒吸引的還有台北人徐俊浩。
告别了自己以前作為歌手的角色,2004年,在父親的影響和鼓勵下,通過入學考試,徐俊浩來到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學習,并于2015年獲得大陸醫師資格,目前在成都經營口腔診所。
在他看來,選擇哪個城市發展的關鍵是看這裡的發展和規劃是否能幫助他,以及他能在其中做出貢獻。"我見證了成都的發展,感受到了這座城市人民的寬容和幫助。"這是一個起飛的城市,這裡有很多事情要做,"徐說。
對于34歲的高雄男子、華西口腔校友林靜涵來說,牙齒在他手中走得更遠、更"時髦",在成都開了一家醫療美容診所。
"包括牙科整形外科在内的醫療美容行業是一個新興市場,成都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不僅有一流的大學,還有政府對醫藥健康産業發展的支援。"未來的市場都在大陸,我會一直留在這裡,"林笑着說。
四川作為中醫藥大省,已被列入全省16大重點種植産業,發展勢頭迅猛。2021年"兩岸記者四川餘杭"聯合采訪活動,13日走訪了位于資陽的"中國牙谷",當地政府打造口腔裝置材料産業鍊基地,已逐漸形成規模。
資陽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丁偉表示,未來口腔産業将以口腔産業為起點,向制造業和服務業雙向延伸和輻射。
"目前,全球龍頭企業愛知科技、卡瓦集團等77個口腔産業項目已經落地,去年全年産值為14億元,今年這一數字有望增至30億元。他說。
"大陸有良好的政策和強有力的政府支援,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林說,台灣在口述領域起步較早,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分享,相信未來兩岸在口述領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徐俊浩還說:"大陸很大,機會很多,台灣的年輕人應該睜開眼睛,親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