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BIT 2016:用資料說話,确實應該“以人為本”

正如德國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局成員Oliver Frese所講,數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商業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将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為消費電子、資訊及通信領域重量級的展會,CeBIT 2016的主題就是聚焦于“人”的。

CeBIT 2016:用資料說話,确實應該“以人為本”

CeBIT 2016的主會現場設在8号館,這裡是分享新鮮想法的重點區域。在封閉會場的外圍,有開放的舞台,參觀者在這裡走走停停,可能準備歇個腳坐會兒的功夫就又通過聽嘉賓的演講得到了不小的收獲。

CeBIT 2016:用資料說話,确實應該“以人為本”

會場外開放舞台 

而主會中也有極其吸引人的圓桌論壇或是演講。其中一場是來自谷歌公司的Yuval Dvir,CA公司的Sven Mulder,SAP的Maggie Fox等嘉賓坐在一起探讨了關于在數字化改造過程中,商業是如何轉變的。

他們探讨表示,數字經濟正在迅速且深刻地改變着商業等價值鍊,反過來也促使了許多公司檢讨他們的數字化現狀,并思考如何才能讓數字技術更全面地融入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中來,這是一個改變的過程,并且需要強烈的意願,明确的戰略和高水準的管理能力,這樣才可以徹底改變企業現有的内部結構。參與此場圓桌會議的嘉賓也以實際例子舉證,研究了企業在數字化程序中的成敗關鍵點。

CeBIT 2016:用資料說話,确實應該“以人為本”

主會上的圓桌會議

而細化來說,在數字化程序中,我們有個誤區是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在新的通信技術上,而忽視人在其中的決定性作用。

Unify産品部門的執行副總裁Peter Kürpick在題為“請讓你的數字化改造更加人性化”的主題演講中呼籲,“一定要以人為本,讓你的數字化改造更加人性化”。

如果組織機構在進行數字化改造時忽視了“人”在其中的重要性,那就可能導緻新的技術和裝置得不到全面的應用,使使用者感到失望,讓本來能很好的協作的員工産生工作上的不對接,甚至導緻組織機構的客戶或服務對象有糟糕的體驗。更何況今天的企業對即時通路等服務等要求在不斷提高,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呢。

CeBIT 2016:用資料說話,确實應該“以人為本”

Unify産品部門 執行副總裁Peter Kürpick

Peter Kürpick為我們展示了一系列的數字來證明我們确實在關注點上有跑偏的地方。

69%的人認為工作的地點越來越不重要;65%的人認為他們在工作中的角色與五年前相比大不相同;35%的人甚至認為,在五年後,其現在所在的職位将消失,可見數字化給人們帶來多大的影響。關于數字化後對組織機構有何影響,74%的人認為數字化确實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的工作模式;42%的人認為,虛拟的團隊溝通能比面對面溝通更有效率;36%人認為,虛拟團隊有個長處是能常提供創意性的成果。同時,有趣的是,Email是在工作中使用率最高的交流手段,高達74%,超過使用率49%的面對面式會議、32%的電話會議,但同時,Email也是大家最不喜歡的溝通工具,Peter笑稱Email是“Monster(怪獸)”。

是以說,加快數字化程序需要兩點,一個是擴充,包括計算的能力、存儲的能力以及帶寬;二是快速的部署,包括工作方式的改變、組織模型的建立以及統計每個員工的工作習慣,也就是說技術的實施部署要和人的應用需求和習慣相結合,不然的話就會被大家稱為“Monster”。

總結來說就是,數字化這麼好的概念和技術是用來建立一個好的工作環境,來讓員工和被服務的客戶雙方都感受到便捷的,平衡不斷增長的需求,建構“萬物皆服務”的生态,提高組織機構的能力和價值。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6年03月16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