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固态磁盤性能發展之現狀

固态閃存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許多主流産品内,是以廠商目前已經将他們的目光轉向了閃存在吞吐量與耐用性方面的表現。你可以透過他們在這些領域的創新找到背後所隐藏的問題。 固态磁盤緩存技術早已成熟,不再有當初新上市時候的光鮮,而成為一種必備的功能。是以,目前絕大多數技術圍繞着如何改進固态磁盤的性能與可靠性。

早些時候,固态磁盤緩存通常以單塊磁盤的形式使用。随着技術的日益成熟,廠商開始用多塊固态磁盤來提升其性能并防止資料丢失。

數年之前,閃存存儲常常被認為一種低可靠性的方案,因為其中的每個單元最終都會磨損耗盡。而今天,閃存存儲已經和磁盤同樣可靠耐用——如果不說更勝一籌的話。即便如此,閃存驅動器最終仍會失效。對于讀緩存而言看似問題不大,但對寫緩存而言這是個不小的難題。假如寫緩存是由單塊磁盤構成的話,那麼這塊驅動器的失效意味着上面所有資料的丢失。Synology等廠商通過用第二塊固态閃存作為寫緩存鏡像的方案力求避免這類問題。在主固态閃存驅動器出錯的時候,第二塊固态閃存驅動器上的内容會被立刻激活,而且即便第二塊也一同失效時,寫緩存還會暫時保留資料。

從性能角度來看,廠商一直在努力最大化固态閃存的性能吞吐量。他們中的一部分會為讀寫操作配置單獨的閃存。而另一些則使用基于PCI Express連接配接的閃存存儲。另外還有一種日益流行的做法,将閃存條帶化分布于多塊固态磁盤上,進而克服磁盤控制器的帶寬限制,改善總體性能。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6年03月31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