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DC:大資料行業應用在路上

zdnet至頂網cio與應用頻道 06月30日 評論分析(文/王聰彬):大資料這個比雲計算更為容易了解和落地的技術仿佛在一夜之間席卷了中國,大資料預測世界杯、大資料解讀綜藝節目等等都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裡。這也正是由于資料量的不斷增長以及資料價值沒有得到更高的利用造成了這一現象的出現,到2020年有價值的資料将會增長25倍,大資料蘊含的機會也将被不斷的挖掘,尤其一些傳統行業使用者會更多的利用其進行業務拓展和創新。

IDC:大資料行業應用在路上

idc中國進階研究經理潘永花

大資料技術、應用、服務新趨勢

大資料經曆了2013年的起步年,到2014年已經逐漸進入落地年。而對于2014年大資料的進一步發展,idc中國進階研究經理潘永花也指出了其在技術、應用、服務角度的新趨勢。

技術:hadoop的技術應用會越來越深,但其并不能完全代替傳統資料庫技術,因為兩者的應用場景有很大差異,形成共存的狀态;物聯網會成為大資料快速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其中除了個人的可穿戴裝置外還有行業性應用,像智能電網、智慧交通産生的資料;資料安全和隐私管理技術會面臨挑戰;資料可視化技術會快速發展,并且出現更多的新興公司。

應用:以客戶為中心的大資料應用将會重點方向,像360度視圖;智慧城市和大資料會必然結合到一起,因為資料共享是智慧城市的基礎;基于大資料的風險管控應用将會幫助使用者預測風險并提前防範;基于位置資訊服務将提供給客戶更多個性化的服務。

服務:外國很多政府已經實作了開放資料平台,為市民和各部門提供更多的幫助,但這也需要打通部門的利益壁壘這一重要挑戰;第三方資料交易平台會出現的更多,該平台可以基于這些來自于多個來源的資料對外提供各種服務。

“hadoop是大資料經常被提及的技術,在某些應用場景其會比較适用,由于實作成本較低,并且對非結構化處理有一定的優勢。”潘永花也指出了hadoop的弱點,像在純結構化資料的處理以及實時交易應用方面比較弱,是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料性質來進行選擇。

中國很多企業的内部資料都以結構化資料為主,外部資料則以非結構化資料為主,是以應在利用好内部資料的同時進行外部資料分析,這樣企業也可以使用hadoop以外的技術進行分析。

大資料促進行業創新

大資料除了在以上三方面的變化外,加上政府層面的積極推行,也給真正的行業使用者帶來越來越明顯的挑戰。潘永花認為,網際網路公司往往以大資料為基礎進行業務創新,并且開始拓展到傳統行業,這也給傳統行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是以傳統行業也越來越注重大資料的應用。

大資料的行業應用走在最前的必然是網際網路行業,這也由于其基因所決定。網際網路企業一直在利用大資料對業務進行創新和優化,因為資料對于他們來講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尤其是bat這些擁有更高技術實力的企業。

傳統行業将主要集中在金融、電信、政府、交通、醫療。電信企業的大資料主要展現在經營分析系統,經分系統在之前對業務的幫助十分有限,經過更新後卻能為營運商帶來更多的業務創新。并且營運商也在嘗試和傳統行業使用者合作,為其提供lbs資訊幫助他們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潘永花表示,從hadoop角度看,電信企業可以把使用者的上網記錄做收集和分析,之前因為每天資料更新量過大,傳統技術很難收集這種體量的資料,營運商利用hadoop後則實作了這樣的目标,但這都還處在初級階段,未來還會在不同層面和大資料做相應的結合。

而有些金融行業使用者則利用社交媒體的資訊進行分析,這可以了解不同區域的使用者對于理财的需求,這樣就可以基于不同區域提供符合區域特色的理财服務。“銀行通過大資料技術可以把一些曆史資料轉換成活資料,但目前主要以查詢為主,未來還有待進一步開發。”潘永花說道。

除了行業使用者積極主動使用大資料外,其實也變相帶動了服務外包企業的轉型,傳統的人力外包需求已經在逐年減弱,并且從離岸外包轉向國内,這也促使服務外包企業也更多的在新技術上尋求業務模式的轉變,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這其中也少不了大資料的身影。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年06月30日

本文作者:王聰彬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