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至頂網伺服器頻道 08月14日 新聞消息:邁克爾·j·福克斯帕金森氏症研究基金會(mjff)和英特爾公司于今日宣布了一項合作,該合作項目旨在促進帕金森氏症的研究和治療——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全球範圍的、患病率僅次于阿茲海默氏症的神經退行性腦部疾病。
這項合作将利用全新的大資料分析平台進行多階段研究,該平台利用可穿戴技術監測患者症狀,并用收集得來的資料探索相關模型。這項工作能幫助研究人員和醫生們在衡量病症進展方面邁出重要一步,進而加快藥物研發程序,以實作突破性進展。
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todd sherer博士表示,“1817年時,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對帕金森氏症作出了最早的系統描述,而在近200年後的今天,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仍在使用與那時相同的方式來主觀地測量帕金森氏症。資料科學、可穿戴計算及來自其他來源的資料将發掘出我們潛在的能力,幫助我們擷取和客觀地評估患者的實際病症經曆,進而為帕金森氏症的藥物研發、診斷和治療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英特爾公司進階副總裁兼資料中心事業部總經理柏安娜表示,“帕金森氏症症狀的多樣性給疾病檢測的進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新興的技術不僅可以建立一個測量帕金森氏症的全新範例,還能為醫學界提供更多資料,以便找出目前尚未明确的疾病特征,進而開拓全新的研究領域。”
追蹤隐形殺手
近二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緻力于改進進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技術,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帕金森氏症病理細胞檔案。而今資料收集和分析領域的重大進步可為擴充這些分子資料的價值帶來寶貴機遇:把這些資料與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特征互相關聯,可助力藥物的研發。
對成千上萬帕金森氏患者的可測量症狀,如行動遲緩、震顫和睡眠品質進行資料收集和分析,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帕金森氏症的臨床進展及其與分子變化的關系。可穿戴裝置能夠24×7全天候地在背景實時收集和傳輸相關客觀資料。通過這種方法,研究人員能以每秒數百讀數的速度分析來自成千上萬患者的資料,同時獲得海量資料以用于探索模型和擷取新發現,再也不必受限于零星收集得來的少量資料資訊和繁雜的書面患者日志。
英特爾公司和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于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發起一項研究,共有16名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和9名對照志願者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他們需要在兩次就診期間的4天内,全天候一直佩戴可穿戴裝置。這項研究旨在評估可穿戴裝置在追蹤參與者的特定生理特征時,以及大資料分析平台在收集和分析資料時的可用性和準确性。
46歲的紐約人bret parker是參與這項研究的帕金森氏症患者之一。 parker稱,“許多醫生都告訴他們的患者要對每日的症狀進行跟蹤記錄。在這方面,我并不是一個聽話的病人。我關注自己的病情,但它并非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可穿戴裝置可以對我的病情進行實時監測且不會影響我的生活,而且還讓我感覺自己對開發治療方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英特爾的資料科學家目前正将收集到的資料與臨床觀察資訊和患者日志互相關聯,以檢測裝置的準确性,同時他們也在開發算法以測量症狀和疾病進展。
英特爾和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還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款新的移動應用,該應用可支援患者報告他們的藥物攝入量及其症狀感受。這個應用是下一階段需要研究的部分,這一階段将通過對來自可穿戴裝置傳感資料的變化進行檢測,來幫助醫學研究人員研究藥物對于運動症狀的治療效果。
收集、存儲和分析資料
為了分析海量資料——這需要在每秒内分析每位患者的300多條觀測資料。英特爾公司開發了一個大資料分析平台,該平台內建了大量軟體元件,包括cloudera® cdh* ——一個可收集、存儲和管理資料的開源軟體平台。該資料平台部署在針對英特爾® 架構優化的雲基礎設施上,這使得科學家可以專注于他們的研究,而不必再為基本的計算技術而發愁。該平台還支援一款由英特爾開發的分析應用,它可實時處理和偵測資料的變化。通過檢測傳感器資料和其他資料的異常與變化,該平台可為研究人員提供一種客觀衡量疾病進展的方法。
在不久的将來,該平台将能夠存儲其它類型的資料,如患者、基因組和臨床試驗資料。此外,該平台還可以支援其他的先進技術,如機器學習和圖形分析,進而為研究人員提供更加精确的預測模型,以檢測疾病症狀的變化情況。這些進步可實作針對帕金森氏症本質的前所未有的洞察,進而幫助科學家們衡量新藥品的功效,以及協助醫生制定預後方案。
共同緻力于開放通路資料
英特爾和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還共同緻力于通過公開通路資料來推進合作項目的進展。它們希望與更大規模的帕金森氏症的醫生和研究人員社群共享資料,并邀請他們送出消除了個人識别資訊的患者資料及自身的主觀資料用于分析。各種相關團體也可以将消除了個人識别資訊的患者資料貢獻出來,以便将其用于覆寫面更廣、規模更大的研究。
此前,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曾将其贊助的研究項目所擷取的消除了個人識别資訊的資料和生物學樣本提供給了合格的研究人員,這些資料和樣本有些是來自出現lrrk2基因突變(可能會引發帕金森氏症)的個人。自從2010年parkinson’s progression markers initiative(ppmi)這一極具裡程碑意義的生物标記物研究項目啟動以來,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便開放了資源通路。到目前為止,全球的帕金森氏症研究人員已下載下傳ppmi資料超過235,000次。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4年08月14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