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作者:大江看潮

1982年7月之前的胡娜是中國最具天賦的網球天才,而那之後,她的名字與“叛逃者”三個字聯系在了一起。胡娜在出戰聯合會杯時,獨自離隊滞美不歸,并于一年後向美國政府申請“政治避難”獲準,當時被稱為國家的“叛逃者”,直接導緻中美停止1983年雙邊體育交往。

39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參考消息》會在2003年突然刊登她的報道?她為什麼又在2004年第一次回國?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少年成名

1963年,胡娜出生在重慶,那一年是兔年,兔子總給人溫馴的感覺,但胡娜卻說自己身上卻找不到任何溫馴的影子。

2歲半時,胡娜因為生病住到了重慶當地的勞工醫院。醫院規定晚上不許親屬陪伴,胡娜在醫院度過了第一個沒有媽媽陪伴的夜晚。那一晚胡娜難過得睡不着覺,隔天一大早她就決定實行自己“逃脫計劃”。

2歲半的她從醫院的住院部一樓走過天橋,來到醫院裡的籃球場,前一天母親就是從這條路将胡娜送來。站在籃球場回頭望向遠方的醫院大樓時,隻看見大樓燈光通明,隐約聽見有護士在喊着她的名字。胡娜靜靜地站着,不發聲也不回應,好像一切都與她無關。

最終,胡娜還是被跑到籃球場的護士找到抱回醫院。等到母親第二天一早來到醫院時,胡娜半夜逃跑的故事已經傳遍醫院。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天性不羁的胡娜出身于一個體育世家,她的外祖父溫嶺屬于中國最早接觸網球并以網球比賽、教學為生的那批人。解放後,溫嶺執教四川網球隊,直至1972年退休。胡娜的外祖母也曾是是上海江南女子學校的籃球主力。胡娜繼承了優越的運動基因,而且在4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網球,并很早入選了四川隊。很快她就在隊中嶄露頭角,在國内各級青少年賽場脫穎而出,15歲那年奪得全國青少年女單冠軍。

如此優異的成績和卓越的天賦,在當時國内網球一行還沒有蓬勃發展的時候,比賽很少,胡娜被國家隊和教練寄予厚望,16歲拿到全國甲組女單冠軍,很快,胡娜又拿到了亞洲女單冠軍,并有機會前往美國比賽。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叛逃”

1982年7月,中國女子網球隊出征美國舊金山參加第20屆聯合會杯比賽。出征前,讓不讓胡娜去,體委上司确實權衡了半天。胡娜之前已經去過兩次美國。其中一次是1979年,中國國家隊回訪美國,小隊員男女各選了一個,女的是胡娜,那次通路,讓16歲的胡娜眼界大開,她當時已經在亞洲各級青少年賽事所向無敵。也就是從1979年開始,胡娜對于職業網球開始充滿了向往。

從1979年到1982年間,胡娜每年都會随國家隊去美國打比賽,對職業網球的向往也與日俱增。與此同時,胡娜那幾年在美國打比賽期間,也認識了不少華人球迷和朋友,這也為此後的“叛逃”埋下了伏筆。

1982年7月16日,聯合會杯第一輪比賽,中國隊迎戰日本隊。胡娜率先登場,6-1、6-2橫掃岡本久美子。餘麗橋接着4-6、7-5、6-3逆轉柳昌子。第3場,胡娜/李心意6-3、6-2打敗柳昌子/井上悅子,為中國隊鎖定勝局。以絕對優勢淘汰日本隊,中國運動員的表現讓各國側目。大家都期待着下一輪中國和4号種子德國隊的遭遇戰。

胡娜人生的轉折點就此展開。中德之戰在7月21日舉行,早上所有隊員都出現在餐廳吃飯,唯獨缺少胡娜。事後詢問得知,胡娜在當晚是和衣而睡,球拍等物品均未帶走,隻拿了一隻敷冰的冰桶,從酒店的後門坐着一位華人朋友的小轎車離開。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在找遍所有房間和可能去的地方後,大賽組委會的官員通知,“胡娜已經通過她的律師打來電話說,她在外面很安全,你們不用找了。她已經向美國政府提出要求政治庇護,同時通過大會通知你們,希望你們保密。”

總領事一聽“政治庇護”,就知道問題要搞大了。當天進行的中德之戰,隊員人心惶惶情緒有所波動,再加上實力懸殊,三戰皆墨敗下陣來。中國隊決定不參加随後的安慰賽,第二天就傳回舊金山。

次日早上,隊員們吃早餐,發現一份别人留下來的報紙,拿起來一看,頭版頭條,登着胡娜的大幅照片,标題是:中國網球運動員胡娜要求政治庇護。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隐瞞10年的真相

就這樣,胡娜如人間蒸發一般從此留在了美國,住在一個華人朋友家中,過了8個月沒有“身份”的日子,直到1983年4月,她向美國申請政治庇護獲得準許。

取得了美國居留權,胡娜的網球事業并不像她當初想象的一帆風順。一開始,在美國毫無根基的胡娜由于傷病,停了八個月的訓練,後來又因為沒有排名,無法參加進階别的賽事。

在打了幾年的低級别賽事後,1984年,胡娜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大滿貫——美網。可她最好的年華和天賦在那幾年中都浪費了,好在胡娜堅持不懈,從未放棄,是以此後她在八年的職業生涯中參加了16次大滿貫賽,最好的成績是打進了溫網第3輪。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從1982年離隊的那天起,胡娜就再也沒有見過任何親人,直到1990年,她的父母獲準赴美國探親,一家三口才時隔8年之後第一次相見。母親一見到胡娜就哭了出來,對此胡娜解釋說:“我還以為是太久沒見面的緣故,可後來她才說:‘我不是因為太久沒見,因為我們有通信,而是覺得你怎麼變那麼醜!又黑又瘦,滿臉都是黑斑。1982年我最後一次在成都和你見面,你那個時候是多漂亮的一個小女孩,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8年的時間裡,胡娜與父母隻是保持書信來往,那時候打電話并不友善。

2003年,《參考消息》刊登了新華社記者廖翊對胡娜的采訪,時隔20年之後,胡娜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了中國内陸的媒體上,2004年,胡娜自從“叛逃”之後第一次回國。這兩件事有沒有什麼聯系,是否意味着胡娜“解禁”?

“不是,我從來沒有被禁止回中國。”胡娜談到這個問題時說,“你想,1990年我父母都能到美國看我,後來我外公也去了。說明國家并沒有任何阻撓的意思,在這個問題上,其實真的沒有被找麻煩。新華社駐台灣的廖翊記者當時聽說我開了網球俱樂部,而且還培養原住民小孩,就來采訪我,後來《參考消息》就刊登了出來,并沒有什麼特别的。”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可是為什麼在《參考消息》刊登了關于胡娜的報道之後,2004年就回國了?“這兩件事并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胡娜的回國與20多年前的往事無關,隻與家庭有關。

1993年,胡娜的弟弟胡波因為一次意外去世,她與父親連夜趕到出事地點,決定将這個消息對母親隐瞞,而這一隐瞞就持續了10年。10年間,家人編各種理由“騙”母親,“弟弟去國外工作,不友善聯系。”直到2003年,母親終于知道兒子早已去世的消息。于是在母親的要求下,2004年,胡娜一家人回成都為弟弟掃墓,胡娜也時隔22年之後第一次回到了中國内陸。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胡娜與張德培合影

胡娜叛逃,改變了哪些人的人生?

事實上,胡娜39年前的“出走”,并非一時興起。在頭一天作為一号種子對日本隊兩連勝後,她便決心比賽後要留在美國。對陣原聯邦德國隊前夕,領隊開會通知,如果輸了球,隔天就要傳回中國,這讓胡娜确定了時機,“這是最後的機會。”

從胡娜申請政治避難的那一刻起,中國就不斷與美方展開交涉,并發生了長達8個月的糾葛。胡娜的申請甚至被移交至白宮,美國國務院高調介入,敦促盡快準許胡娜“政治避難”的申請。1982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時曾表示,“胡娜這件事不解決,中國今後還敢派什麼人去交流?”并在第二年表示,“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會引發連鎖反應,送胡娜回國是上策,讓胡娜留在美國讀書是中策,給予政治避難則是下策。”可惜,美國方面在1983年4月4日,正式宣布準許胡娜“政治避難”的申請,4月7日,中國正式宣布停止當年中美兩國的體育交往。

在中國,胡娜被視作“叛逃者”,而她“叛逃”的目的——打職業賽,也在中美雙邊的你來我往中一度擱置。沒有合法居留身份的8個月,胡娜不能在公開場合露面,一旦被移民局發現,她将被遣返。“我不能冒這個險。”胡娜在自傳中披露,不能打球,她開始瘋狂地吃冰淇淋來排解情緒,4個月後,她胖了10公斤。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剛到美國時,胡娜隻會用英語說“謝謝”和“早上好”,為了重新開機職業生涯,她去聖地亞哥大學上語言課。然後,她在台灣一企業的支援下,開始了一個人扛着所有裝備走遍歐美打比賽的生活。

“我從小就很獨立。”但胡娜依然會羨慕擁有龐大團隊的李娜,“她有教練和按摩師等等,很幸福。”而當年除非遇上非常重要的比賽,胡娜才會精打細算地請個教練,“費用很高,要負責旅費,每天還要付錢。而且當年比賽的獎金很低。”她以四大滿貫為例,“冠軍也就是三四萬美元。”在她初征職業網壇的階段,看到過日本隊帶着電飯鍋、扛着大米參賽的情景,胡娜苦笑着說:“我隻能看到什麼吃什麼,肯德基、麥當勞,随便。”

對胡娜而言,一切的決定和苦楚都是為了以“chinese girl”(中國女孩)的名義站上中央球場,“我站上去過很多次,每次隻要聽見有人用中文為我加油,我就覺得親切。” 她最好成績的進入過溫網第3輪,這些成績的背後,是胡娜的肩膀、腰和膝蓋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病。

1992年,29歲的她選擇退役,學習經營管理,延續網球生命。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39年前的聯合會杯,中國隊領隊由楊明訓換成了金恕,教練則由1974、1978年兩屆亞運會女隊主教練沈建球出任。

從美國回到北京後,領隊金恕和當年進行政審的上司被要求寫檢查;胡娜的室友李心意被取消了參加亞運會的資格;沈建球同樣無緣亞運會,且從國家隊回到了地方。

“我亞運會的證件都準備好了。”沈建球有些無奈,“國家隊不用的人,地方上敢用嗎?”此後,他便開始了業餘教練的生涯。

對于胡娜的“追尋網球夢”的結果,多年以後,沈建球依然重重地用了“叛逃”二字。“至少,對任何中國人而言,不願再看見有第二個胡娜吧。”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當年的“叛國”者,經常回國辦畫展

早在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受邀來訪中國,打開了中美外交的新篇章。1979年,網球國家隊通路美國,胡娜也在其中。

在美國,胡娜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天地,似乎可以實作自己的抱負,希望自己能夠自由地在美國中央球場上奔跑。

再者,80年代中國的網球還沒有職業化,沒有像美網、澳網那樣的大型公開賽。是以當胡娜看到美國的賽事時,就已經被征服了。什麼國家榮譽、師生情誼、父母恩情統統抛之腦後,她隻顧及個人利益。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2003年,已經定居台灣的胡娜被問及為何做出如此舉動時,她說:

“我太想成為職業網球選手了。”

“那時太年輕,太單純,也太不成熟。”

中國對胡娜還是很寬容的。胡娜在一次采訪中說,自己從未被禁止傳回中國,1990年以後,自己的父母外公多次前往美國探親,也未遭阻撓。

2004年,胡娜曾偷偷摸摸地回國探親,後來卻逐漸高調了起來。2011年,胡娜竟然以中網解說員的身份回到北京,在現場解說中國球員的比賽。

此時的她,難道不覺得羞愧嗎?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2008年,胡娜帶着3個女孩回到北京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期間她去見了老上司楊明訓家。楊明訓問,如果當年還是自己領隊(當年領隊的是金恕,頂替了楊明訓),胡娜是否還會走?胡娜默然不語。

2014年,作為台灣知名畫家,胡娜來到北京開了個人畫展,如此的高調,沒有對當年的事情做出任何道歉。難道不應該對祖國、對教練和隊友說一聲“對不起”嗎?

圓了自己的夢,那教練和隊友的夢呢?

傷害了祖國,還一笑而過!39年前,她為何“叛逃”?

如今,胡娜經常回到國内舉辦畫展。從她的近照看,顔值依然較高,身材保持很好。顯然,在美國的經曆,讓她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曾經的網球名将,沒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最終隕落,不禁讓人唏噓。

當年已經定性為叛國,她為何卻能堂而皇之地回國撈金?

有網友質問:假如胡娜這樣的人,都能夠高調地在國内撈金,以後我們還怎麼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怎麼跟孩子們說“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