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處理器的惟一生存希望似乎在于避免與晶片巨頭下面沖突。
本周二,英特爾公司表示,預計其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的銷售總額為157億美元,上下誤差在5億美元——這意味着波動區間在10億美元水準。
而就在兩天前,即本周四,amd公司驕傲地宣布其截至9月24日的過去三個月内斬獲13億美元營收——剛剛超過10億美元。amd公司目前的營收水準已經與英特爾的波動區間基本相當。
這樣的消息對于我們普通使用者而言非常不利:糟糕的競争狀态會導緻産品價格上升,而amd的創新能力也将大打折扣。當然,并不是說amd公司的表現真的如此糟糕——其x86 zen處理器在工程師群體中廣受好評。而且amd也擁有着明确的發展規劃,其很清楚自身目前及未來應當推出哪些産品。
目前的最大問題是,英特爾公司的表現已經超神。這直接導緻amd公司僅僅成為解決反壟斷監管機構調查的一道屏障——在目前的狀況下,監管機構對于英特爾在全球資料中心計算工作負載領域點撥99%份額的現實顯然并無異議。
對于相信市場上應該存在公開與公平競争态勢的朋友們來說,這樣的局面無疑令人沮喪。
說到這一點,amd公司在其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财報後的數小時内,股票價格下跌6%,目前為每股6.56美元。
下面來看amd公司本季度的營運狀态彙總:
淨虧損為4.06億美元,達到上年同期1.97億美元虧損額度的兩倍。從非gaap角度來看,amd公司實作2700萬美元盈利,表現好于上年同期的1.36億美元虧損。然而我們都很清楚,非gaap其實隻是種财會層面的遊戲。amd公司不得不向global foundries方面提供3.4億美元,進而與該晶片代工巨頭建立晶圓供應協定。而在債務贖回方面,amd方面損失了6100萬美元——這也正是造成本季度嚴重赤字的主要原由。
營收為13.0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比分析師們給出的預期高出9000萬美元。
1.計算與圖形業務銷售總額為4.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amd公司目前已經啟動了其14納米finfet polaris gpu産品線,然而這仍然無法抵消糟糕pc市場銷售狀況對其造成的打擊。目前計算與圖形部門營運虧損為6600萬美元,好于上年同期的1.81億美元虧損額度。
2.企業、嵌入與半定制業務營收為8.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需要強調的是,其中企業與半定制(遊戲主機晶片)業務擁有旺盛的市場需求。該部門的收入為1.36億美元,不僅高于上年同期的8400萬美元,同時亦打破了自身曆史紀錄。
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較上年季度降幅為18%; 不過實際情況并非特别糟糕,畢竟同比營收仍然上漲了12%。
amd公司計劃于2017年上半年推出其zen伺服器處理器,且已經向中國網絡巨頭阿裡巴巴售出了大量伺服器級圖形處理器。另外,其finfet晶片亦開始在xbox one s以及更新版playstation 4與索尼playstation 4 pro上推出。
在另一方面,特斯拉公司宣布其全新車型中的自動駕駛硬體,全部采用英偉達的gpu産品。而本周公布的任天堂公司switch遊戲主機則采用英偉達與arm技術,而非amd設計的晶片。總而言之,本周的消息可謂喜憂參半。
“我們在本季度成功經曆了多個晶片與平台技術的發展裡程碑,并成功将多套設計推向oem、企業與雲服務供應商處,”amd公司ceo lisa su在一場分析師電話會議中解釋稱。
“就在上周,我們宣布與中國規模最大的雲服務供應商阿裡雲建立合作,将在其資料中心内部署radeon pro伺服器gpu,旨在擴充其全球雲服務方案的規模。”
“我們目前正在與多家雲資料中心供應商合作,為其提供伺服器gpu供應。我們的radeon pro硬體将與行業标準程式設計工具及api結合,進而提供卓越的性能。這一利潤空間可觀的市場正逐漸增長,這也讓我們的投資開始獲得回報。”
moor insights & strategy公司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面對本季度的表現,顯得非常樂觀。
“amd與英特爾雙方已經不再立足于同一市場區間,”moorhead告訴我們。
“着眼于短期,amd公司真正的關注重點在于遊戲主機以及高端獨立顯示卡,而英特爾的關注重點并不在此。二者在筆記本電腦與台式pc層面确實存在交集,其中amd主要着眼于中低端市場,而英特爾則主打高端且在中端擁有統治地位。amd公司也許能夠利用zen在2017年向英特爾的高端與中端cpu發起沖擊。”
moorhead進一步補充稱:“amd公司第三季度的總體營收中有9%由遊戲主機業務、polaris類筆記本顯示卡以及筆記本處理器貢獻。微軟與索尼正在積極更新自家遊戲主機,是以相信這會給amd方面帶來積極影響。”
“最近amd公司公布的bristol ridge與stoney ridge處理器是其在移動應用處理器領域發起的第三輪沖刺,如果能夠保持zen一樣的發展勢頭,那麼想必也能夠帶來理想的結果。”
“在與oem客戶的溝通當中,我發現他們對于zen抱有濃厚興趣,是以接下來隻需要由amd公司于2017年為市場帶來一輪完美而成功的新産品釋出活動即可。”
不過zen處理器的前進道路并非一馬平川,畢竟其還面臨着另一位強勁的對手——英特爾的kaby lake cpu。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6年10月22日
本文作者:楊昀煦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