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合基礎設施将如何影響資料中心?

雲計算、大資料和移動等技術的出現,給資料中心行業帶來颠覆性影響。包括傳統idc廠商、傳統it廠商在内的各行業巨頭都在謀求轉型,以适應目前雲技術的發展,提升自身競争力。

近幾年,融合基礎架構成為資料中心建設領域應運而生的新事物。融合基礎架構采用了搭積木的方式将資料中心關鍵基礎設施整合到一個盒子或系統當中,并且進行統一管理。目前融合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正迅速增長,許多大的供應商和剛剛建立的小公司在不斷争奪客戶。據業内權威調查報告,目前至2016年,大多數企業it将加大在融合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

還記得老式資料中心的樣子嗎?一捆捆的各種通信電纜、各種互聯的伺服器、存儲和網絡裝置,以及為了維持25度以下低溫而産生巨大噪音的冷卻系統。出現問題後管理者不得不進入讓人難以忍受的機房,整理雜亂的裝置,以便确定問題所在,耗時又耗費精力。但是現在,融合基礎設施的出現讓這些都成為過去時。

融合基礎設施将如何影響資料中心?

融合為資料中心提供了成本優勢及靈活傳遞能力

采用融合基礎設施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控制硬體成本。通常情況下,硬體設施成本占據了企業it70%以上的預算。在傳統方式下,it組織通過巨資購置和維持大量的可用設施來保障系統的可用性,于是出現了所謂it蔓延現象——其中一些設施基本上是閑置的。從it業務實際需求來看,這種模式根本不具備成本效益。

另一方面,不管是在辦公室辦公,還是流行的移動辦公,客戶對it服務的需求已經出現了急劇增加,這種情況下購買新硬體并不是那麼友善的——畢竟這些硬體設施需要幾天或者幾個星期才能運過來,之後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繁瑣的配置與調試。而在融合基礎設施中,所有硬體裝置都已經就緒,隻需要啟動和配置設定就可以了。

融合基礎設施将許多伺服器、網絡和存儲元件內建到一起,采用統一的管理平台進行管理。在某種程度上,融合基礎設施不僅僅是一套硬體平台,同時還是一套it整體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一套系統内,存儲、伺服器、網絡、電源與冷卻、安全控制等所有一切功能部件都集中形成一個資源池,一切資源在需要時都從資源池統一配置設定出去。管理平台是這套解決方案的根本,讓所有部件一起運作,讓資源能根據需要啟用和配置設定。

這些融合基礎設施産品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一種平台即服務(paas)類型的雲基礎系統,所有硬體都被管理平台定義為服務。這一切能夠使it組織更加靈活快速地向商業使用者傳遞産品。

戴爾最新融合基礎架構産品poweredge fx2是在戴爾新一代poweredge伺服器産品基礎上研發而成,支援微軟azure服務,“it部門在平衡創新與服務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他們需要更快、更高效地提供新的應用,同時還要超越業務部門對性能和資料越來越高的要求,”微軟雲計算與企業部門公司副總裁bill laing表示,“微軟與戴爾密切合作,提供在新一代poweredge伺服器上經過驗證的解決方案,實作自助服務功能以及雲計算承諾的所有好處和靈活性,同時在服務提供商雲和微軟azure上實作一緻性和移動性。”

融合更容易實作虛拟化資料中心

在融合系統内,一切都被虛拟化。這意味着伺服器虛拟化、存儲虛拟化、網絡虛拟化和i/o虛拟化同時實作,形成統一資源池,最終通過單一的內建管理接口,按需配置設定資源。虛拟化和硬體的緊密內建,使系統形成一個綜合的功能體,系統内的部件已經很難被獨立看待。

通常企業會将融合系統嵌入到現有基礎架構當中,使得內建更加容易。可以将虛拟機遷移到整合之後的盒子當中,通過接口進行管理。産品可以和虛拟平台進行內建或者獨立提供相關功能。許多整合産品都來自于現有的存儲供應商,通常使用閃存存儲來加快速度和提高性能表現。盡管聽起來十分昂貴,但是融合可以減少對于私有存儲區域網絡(san)的需求。

你介意供應商鎖定麼

資料中心的整合活動仍在大規模進行着,一些供應商使用封裝好的融合基礎架構系統來提供內建更為緊密的融合産品。實際上,這樣做就産生了“供應商鎖定”這個概念。當你購買一個元件之後,也就意味着需要從這個供應商購買基礎架構中的其他大部分元件。

上面一再提到,融合基礎設施産品包括了統一的管理平台,這為資料中心管理帶來了操作簡單和無需管理的優勢。對于一些it部門來說,控制權的減少意味着管理者的工作量也随之減少,但是對于想要獲得控制權限的系統工程師來說,“供應商鎖定”成為有待解決的問題。

為了避免供應商鎖定問題,it組織可以遵循一定标準,通過整合來自不同廠商的裝置自行搭建一套融合基礎設施。但事實上,目前整個行業仍缺乏統一的标準,例如一旦将機架式伺服器換成刀片伺服器,與其相關聯的存儲和網絡裝置很難随之一并進行管理,因為刀片伺服器廠商通常采取各自的技術,并無統一标準。

作者:何妍 

來源:51ct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