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gartner的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商業智能(bi)和分析軟體市場收入預計将達到183億美元,相比2016年增長7.3%,到2020年該市場預計将突破228億美元。
據gartner稱,現代商業智能和分析繼續以超過整體市場的速度擴張,這彌補了傳統商業智能支出的下滑。最近幾年出現了不少現代商業智能和分析平台以滿足新的需求:可通路性、靈活性、更深度的分析洞察、從it主導的、系統記錄報告轉向業務主導的、包括自助服務的靈活分析。
然而,現代商業智能和分析市場預計将減速,從2015年63.6%的增幅減少到2020年的19%。gartner認為,這反映了資料和分析逐漸成為主流。該市場在席位擴張方面呈現增長,但是收入會受到定價壓力的抑制。
gartner研究副總裁rita sallam表示:“采購決策仍将受到企業高管以及那些希望有更高靈活性、可選擇小型個人和部門級部署以證明成功的使用者的影響。企業友好的采購模式對于成功部署将變得越來越重要。”
gartner認為,快速變革的現代商業智能和分析市場正在受到以下七大動态的影響:
1、大規模現代商業智能将主導新的采購——雖然商業使用者最初湧入新的現代工具市場是因為這些工具在不需要it輔助的情況就可以使用,對監管越來越高的需求将成為it重新參與進來的催化劑。從企業層面來看,支援更高可通路性、靈活性和分析洞察力的現代商業智能工具将主導新的采購。
2、新的創新廠商和知名廠商将推動下一波市場變革——智能資料發現能力、機器學習和整個分析工作流自動化的興起,将推動新一波的采購熱潮,因為其中存在縮短從進階分析中獲得洞察、将洞察提供給企業中更多人的潛在價值。雖然這個“智能”熱潮正在受到有創新性的初創公司的推動,但是傳統商業智能廠商也在緩慢地進行調整以适應目前的“現代化”浪潮,他們在某些情況下也起到了推動發展的作用。
3、需要複雜資料集推動資料準備中的投資——商業使用者希望分析多樣化的、通常很大且更為複雜的資料來源和資料模型,速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以自動化的方式快速準備、清理、豐富和發現可信賴的資料集,這一能力億i紀念館成為一個重要的推動力。
4、可擴充性和可嵌入性将成為擴大使用和增強價值的關鍵推動力——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和客戶要麼使用更加自動化的工具,要麼把分析嵌入到背景使用的應用中,或者兩者兼有。内嵌和擴充分析内容的能力,将成為推動普及和從分析中擷取價值的關鍵因素。
5、支援實時事件和流資料将擴大使用——組織機構将越來越多地利用裝置、傳感器和人生成的流資料來快速決策。廠商們需要投資類似的能力,為采購者提供把實時分析與流資料和其他類型源資料結合其他的單一平台。
6、對雲部署的興趣将越來越高——商業智能和分析平台的雲部署有降低總擁有成本和縮短部署時間的潛力。不過,企業仍然有很多資料是儲存在本地中的,這将成為阻礙采用的一大障礙。不過這個情況正在發生改變,gartner預計到2020年大多數新許可的采購都将是針對雲部署的。
7、市場将為企業機構創造機會,采購和售賣分析能力,加速獲得洞察——一個活躍的市場中,采購者和售賣者聚合到一起交換分析應用、聚合資料源、自定義可視化及算法,這将引發越來越多對商業智能和分析的興趣,推動未來的進一步增長。
sallam表示:“很多新的創新廠商将不斷湧現,來自大廠商對創新的重大投資、以及獲得風投的初創公司,這些都将讓企業機構從中受益。然而,他們需要特别小心,當多種單獨解決方案快速展現業務價值、不需要特别關注設計、實施和支援的情況下投入生産環境中可能導緻的技術債務。”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2月20日
本文作者:作者:楊昀煦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